格力企业战略分析 下载本文

市场的角度来讲,不可能在全世界找到一块不是国际市场的市场,都是国际市场。在加入WTO之前,外国企业来了之后,让他占领大城市,本土企业到农村去;而中国市场现在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国内市场已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孟加拉是全球49个最贫穷国家之一,但是,国际名牌全在他们那儿有竞争。所以,这不能退缩而且必须迎上去解决的一个问题。在全球竞争中取胜的标志是品牌,因此必须运作全球范围的品牌;但是如果想做成一个国际化的品牌,又取决于你的全球化营销品牌的格力品牌营销战略。

W7、缺乏时代感的品牌运作:要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做到前端设计,后端服务。在这种情况下,还而应抓住机会,迎接挑战,创世界名牌。怎样才能塑造强势品牌?中国家电界一直在思考。当前的市场竞争已经由单纯追求市场份额的竞争转向多因素综合竞争,品牌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市场压力之下,家电企业的每一分投入都力求精打细算,将每次节约的费用使在刀刃上,比对手更快更准做出决策。

外部发展机遇(O):

O1、国家政策的支持: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惠民”等扩大内需政策驱动行业销售创新高。中国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中国加入 WTO 所带来的机遇。有 13 亿庞大的人口做后盾在“中国的就是世界的”口号下具有中国品牌优势的消费类概念的格力近年来的走势特别牛。 家电行业作为大宗消费品在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村,正在迎来消费升级换代的背景下,即将迎来较大的发展机遇。国家的支持,国际市场的开拓。同时伴随着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强,格力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格力的发展机会在于要把握住时代脉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O2、互联网高速发展:网络时代“即需即供”的销售模式,提高了格力对用户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越来越多的人有了PC机,工作越来越离不开电脑,网络了。格力需要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平台,试想将来很多行业都会离不开网络的,将来有第一网上菜市场网、第一建房网,第一饭店网,第一印刷网,第一食品网等等,当然也会有第一家电网。如果格力能提供及时充实的行业信息,想必在将来会是真正的第一的。

O3、消费观念的升级:这会带动格力的产品走向高端、节能、环保。在这个个性化的消费时代,“与众不同”一直是消费者的所追求的选购标准,家电的设计风格是否能迎合时尚潮流,同时又能与整个家居风格协调搭配也是消费者考虑购买的重要因素。

外部的威胁(T):

T1、行业竞争加剧:新的家电企业的兴起给格力的盈利带来一定压力。我国家电产业的发展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产业结构日趋完善,而整体市场也趋于成熟阶段,再加上我国家电业受到持续价格战的洗礼,已基本进入了微利竞争的时代,所以一般实力不够雄厚的企业是不敢轻易涉足的。但现有厂商相互渗透其他产品领域的多元化经营倾向较为普遍,如东芝、海信、美的、 TCL进入空调业,西门子进入电热水器领域等等,对格力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至于小家电行业由于进入门槛低,标准限制少,投资较少,生产线建设周期短以及较高利润

等特点,因此受到新进入者的威胁更大。所以从目前整个产业业态来看,白色家电产业的潜在竞争者威胁较大。我国家电整体产业的竞争状态是厂商面临上下游两面挤压,议价余地不大。现有厂商之间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价格战激烈。而大厂间相互切入对方的产品领域,进一步蚕食了整体家电产品的平均利润。受零部件专利技术的限制,产品利薄。家电市场总体进入供需平衡的缓慢增长阶段,例如空调、洗衣机、冷冻箱等大家电市场已经到了成熟期,因为这些产品增长率已不高,只维持稳定的增长,利润空间不大。以此观之,我国家电产业的内部竞争相当激烈,家电厂商面临来自全方位竞争者的严峻挑战。

T2、通货膨胀:使大宗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增加了格力的生产成本,不利于格力的发

资料

展。投入流通中的货币,主要是纸币发行量过多,大大超过流通实际需要的数量,以致引起货币贬值。通货膨胀是市场经济的固有属性,在现实生活中,创新的推动,市场需求的波动,劳工的议价等会使资本利润率产生差异,进而价格被扭曲。之所以会这样,最重要的是科学技术的推动使投资者觉得投资有差异,利润率也应当有差异,因而通货膨胀通常发生在利息率降低,通货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在这时,那些充足的资金会迅速的从利润率低的行业流向利润率高的行业;即流动资金越多,对行业利润率平均化要求越迫切。而在高利息率时期,资金紧缺,各行业对利润率平均化要求不高,因而行业间利润率差就高,但是如果各行业的相对利润率被充分扭曲时,高利息率下同样有发生通货膨胀的可能。

T3、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是相对于其他货币而言的,就好像1人民币可以买到更多美元,这种升值在国内市场基本无法显示。例如,在国际市场上原本一元人民币只能买到一单位商品,人民币升值后就能买到更多单位的商品。不利于格力的商品出口,影响格力海外市场的开拓。

T4、替代品的威胁:家电可能的替代产品将是更加人性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产品,因此,威胁主要来自于产品能否满足消费者日益高级化的需求,以及能否适应世界能源环保要求。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