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高考必考知识点真题汇总 下载本文

位于 X 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若控制有眼 /无眼性状位于 X 染色体上。根据上述亲本杂交

组合和杂交结果判断,显性性状是

,判断依据是 。

( 2) 若控制有眼 /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用上表中杂交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 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无眼性状的显隐性(要求: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

( 3) 若控制有眼 /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 4 号染色体上,用灰体长翅有眼纯合体和黑檀体残翅 无眼纯合体果蝇杂交, F1 相互交配后, F2 中雌雄均有 无眼所占比例为 3/64 时,则说明无眼性状为 种表现型, 其中黑檀体长翅

(填 “显性 ”或 “隐性 ”)。

【答案】(1)不能 无眼 只有当无眼为显性时, 子代雌雄个体才都会出现有眼和无眼性状分 离 (2)无眼与有眼杂交若子代中无眼: 有眼 =3:1,则无眼为显性性状; 若子代全部为无眼, 则无眼为隐性性状 (3)8 隐性

【解析】 本题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考查了自由组合定律以及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 解答本题关键 掌握判断显隐性的方法, 能准确掌握根据子代特殊比例来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 的方法。(1)分析题干可知,两亲本分别为无眼和有眼,且子代中有眼:无眼 无关联,所以不能判断控制有眼和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

=1:1,且与性别

X 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若控制

有眼 /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且有眼为显性(用基因 E 表示),则亲本基因型分别为 XeXe 和 XEY ,子代的基因型为 XEXe 和 XeY ,表现为有眼为雌性,无眼为雄性,子代雌雄 个体中没有同时出现有眼与无眼的性状,不符合题意,因此显性性状是无眼。

( 2)要通过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无眼性状在常染色体上的显隐性,最简单的方法是可以选择 表中杂交子代中雌雄果蝇均为无眼的性状进行杂交实验, 中无眼雌雄果蝇均为杂合子,则该杂交子代中无眼:有眼

若无眼为显性性状, 则表中杂交子代 =3:1;若无眼为隐性性状,则表中杂

交子代中无眼雌雄果蝇均为隐性纯合子,则该杂交子代全部为无眼。 ( 3)表格中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

=9:3:3:1,可分析出显性性状为灰

体(用基因 A 表示)和长翅(用基因 B 表示),有眼和无眼不能确定显隐性关系(用基因 C 或 c 表示),灰体长翅有眼纯合体和黑檀体残翅无眼纯合体的基因型可写为

AABB

和 aabb

可推出 F1 的基因型为 AaBbCc,F1 个体间相互交配, F2 的表现型为 2×2×2=8 种。 F2 中黑檀体 ( Aa ×Aa=1/4)长翅( Bb× Bb=3/4)无眼所占比例为 3/64 时,可知无眼所占比例为 1/4,则无 眼为隐性性状。

18.( 2018 新课标全国 Ⅲ卷, 32)某种家禽的豁眼和正常眼是一对相对性状,豁眼雌禽产蛋能 力强。 已知这种家禽的性别决定方式与鸡相同,

豁眼性状由 Z 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a 控制,且

在 W 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 1)用纯合体正常眼雄禽与豁眼雌禽杂交, 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 因型和表现型为 , F2 雌禽中豁眼禽所占的比例为 。

;理论上 F1 个体的基

( 2)为了给饲养场提供产蛋能力强的该种家禽,请确定一个合适的杂交组合,使其子代中雌 禽均为豁眼,雄禽均为正常眼 ,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要求标明亲本和子代的表现型、基 因型: 。 ( 3)假设 M/m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m 基因纯合时可使部分应表现为豁眼的个体表现为正常 眼,而 MM 和 Mm 对个体眼的表现型无影响。以此推测,在考虑

M/m 基因的情况下,若两只

,子代中

表现型均为正常眼的亲本交配, 其子代中出现豁眼雄禽,则亲本雌禽的基因型为 豁眼雄禽可能的基因型包括 。

【答案】(1) ZAZA , ZaW ZAW、 ZAZa,雌雄均为正常眼 1/2 (2)杂交组合:豁眼雄 禽

( ZaZa)×正常眼雌禽 (ZAW) 预期结果: 子代雌禽为豁眼 ( ZaW),雄禽为正常眼 (ZAZa) ( 3) ZaWmm ZaZaMm,ZaZamm

【解析】理清 “基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等相关知识,形成清晰的知 识网络。在此基础上,依据上述相关知识并围绕题意,准确定位亲本的基因型,推知子代( 或 F2)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相应的性状分离比,进而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知,在家禽中,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F1

(1)依题意可

ZZ,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ZW,豁眼性状由 Z 染色

体上的隐性基因 a 控制,且在 W 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由此推知,亲本纯合体正常眼雄 禽的基因型为

ZAZA ,亲本豁眼雌禽的基因型为 ZaW,二者杂交所得 F1 的基因型为 ZAZa、

ZAW ,F1 的雌雄个体均为正常眼。 F1 的雌雄个体交配, 所得 F2 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ZAZA ∶ ZAZa ∶ZAW ∶ZaW= 1∶ 1∶ 1∶1,可见, F2 雌禽中豁眼禽( ZaW)所占的比例为 1/2。

( 3)依题意可知: m 基因纯合时可使部分应表现为豁眼的个体表现为正常眼,而 MM 和 Mm 对个体眼的表现型无影响。 两只表现型均为正常眼的亲本交配,其子代中出现豁眼雄禽, 这说 明子代中还存在正常眼雄禽( ZAZ_ );因子代出现的豁眼雄禽的基因型为 ZaZa,所以亲本雌 禽必然含有 Za,进而推知该亲本雌禽的基因型为 ZaWmm,亲本雄禽的基因型为 ZAZaMM 或

ZAZaMm 或 ZAZamm,子代中豁眼雄禽可能的基因型包括 ZaZaMm、ZaZamm。

19.( 2017?海南卷 .29)(10 分)果蝇有 4 对染色体( I~IV 号,其中 I 号为性染色体)。纯合体 野生型果蝇表现为灰体、长翅、直刚毛,从该野生型群体中分别得到了甲、乙、丙三种单基因

隐性突变的纯合体果蝇,其特点如表所示。

表现型

基因所在染色

基因型

表现型特征

体 III II II

甲 乙 丙

黑檀体 黑体 残翅

体呈乌木色、黑亮 ee 体呈深黑色

bb

翅退化,部分残留 vgvg

某小组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探究性状的遗传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 1)用乙果蝇与丙果蝇杂交, F1 的表现型是 1 的表现型分离比,其原因是 。

、表现型为 , F1 雌雄交配

;F1 雌雄交配得到的 F2 不符合 9∶ 3∶ 3∶

( 2)用甲果蝇与乙果蝇杂交, F1 的基因型为 得到的 F2 中果蝇体色性状 (填 “会”或“不会 ”)发生分离。

( 3)该小组又从乙果蝇种群中得到一只表现型为焦刚毛、黑体的雄蝇,与一只直刚毛灰体雌 蝇杂交后,子一代雌雄交配得到的子二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直刚毛灰体

♀∶ 直刚毛黑体 ♀∶

直刚毛灰体 ♂∶直刚毛黑体 ♂∶焦刚毛灰体 ♂∶焦刚毛黑体 ♂=6∶2∶3∶1∶3∶ 1,则雌雄亲本 的基因型分别为 【答案】(1)灰体长翅膀 ( 2) EeBb

灰体

(控制刚毛性状的基因用 A/a 表示)。

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 II 号染色体上,不能进行自由组合 (3)XAXABB 、 XaYbb

【解析】(1)根据表格分析,甲为 eeBBVgVg,乙为 EEbbVgVg, 丙为 EEBBvgvg。乙果蝇与丙 果蝇杂交,子代为 EEBbVgvg,即灰体长翅。 F1 雌雄交配,由于 BbVgvg 均位于 II 染色体, 不能自由组合,故得到的 F2 不符合 9∶3∶3∶1 的表现型分离比。

( 3)子二代雄蝇:直刚毛:焦刚毛 =( 3+1):(3+1) =1:1,雌蝇:直刚毛:焦刚毛 =8:0=1:0, 表明 A 和 a 基因位于 X 染色体。子二代雌蝇都是直刚毛,表明直刚毛是显性性状,子一代雄 蝇为 XAY ,雌蝇为 XAXa ,亲本为 XAXA× XaY 。关于灰身和黑身,子二代雄蝇:灰身:黑身

=(3+3):(1+1)=3:1,雌蝇:灰身:黑身 =6:2=3:1,故 B 和 b 位于常染色体, 子一代为 Bb×Bb。 综上所述,亲本为 XAXABB 、XaYbb。 20.( 2017?新课标 Ⅰ卷.32)(12 分)

某种羊的性别决定为 XY 型。已知其有角和无角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黑毛和白毛由等位基因( M/m)控制,且黑毛对白毛为显性。回答下列问题:

( 1)公羊中基因型为 NN 或 Nn 的表现为有角, nn 无角;母羊中基因型为 NN 的表现为有角, nn 或 Nn 无角。若多对杂合体公羊与杂合体母羊杂交,则理论上,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现型 及其比例为 ;公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

N/n)控制;

( 2)某同学为了确定 M/m 是位于 X 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让多对纯合黑毛母羊 与纯合白毛公羊交配,子二代中黑毛 ∶白毛 =3∶ 1,我们认为根据这一实验数据,不能确定 M/m 是位于 X 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需要补充数据,如统计子二代中白毛个体 的 性 别 比 例 , 若

, 则 说 明 M/m 是 位 于 X 染 色 体 上 ; 若

,则说明 M/m 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 3)一般来说,对于性别决定为 XY 型的动物群体而言,当一对等位基因(如 A/a)位于常 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 种;当其位于 X 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 种;当其位于 X 和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 (如图所示),基因型有 种。

【答案】(1)有角 :无角 =1:3 有角 :无角 =3: 1 (2)白毛个体全为雄性 白毛个体中雄性 : 雌性 =1:1 (3)3 5 7

【解析】(1)多对杂合体公羊与杂合体母羊杂交,通过列表可知 型为:

子代基因型 1/4NN 子代雄性表现型 有角

Nn×Nn 子代的基因型及表现

2/4Nn 有角 无角

1/4nn 无角 无角

子代雌性表现型 有角

( 2)多对纯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毛公羊交配, 子一代均表现为黑毛, 子二代中黑毛 ∶白毛 =3∶ 1,由于常染色体上遗传与伴 X 染色体遗传结果后代表现型均为黑毛 ∶白毛 =3∶1,若是常染 色体上遗传,通常各种表现型中雌性

∶ 雄性均为 1 ∶ 1 ;若是伴 X 染色体上遗传,则

XMXM× XmY ,子一代 XMXm 和 XMY ,子二代中 1/4XMXM 、1/4XMXm 、1/4XMY 、1/4 XmY 。

【考点定位】分离定律的从性遗传,伴性遗传 【名师点睛】本题对于羊的从性遗传、伴性遗传及位于

XY 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的考查,要

求考生掌握羊的雌雄个体基因型对应表现型,伴性遗传特点各种表现型中雌性与雄性的比例。 主要是写出相应的基因型, 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推测出子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是解题的 关键。

21.( 2017?新课标 Ⅱ卷 .32)(12 分)

人血友病是伴 X 隐性遗传病。现有一对非血友病的夫妇生出了两个非双胞胎女儿。大女儿与 一个非血友病的男子结婚并生出了一个患血友病的男孩。小女儿与一个非血友病的男子结婚, 并已怀孕。回答下列问题:

(1)用“ ”表示尚未出生的孩子,请画出该家系的系谱图,以表示该家系成员血友病的患 病情况。

( 2)小女儿生出患血友病男孩的概率为 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女孩的概率为 。

;假如这两个女儿基因型相同,小女儿生出

( 3)已知一个群体中,血友病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且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的 该致病基因频率相等。假设男性群体中血友病患者的比例为 基因频率为 【答案】(1)

;在女性群体中携带者的比例为 1%,则该男性群体中血友病致病 。

( 2) 1/8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