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下载本文

一、填空

1、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 传统学派 和 批判学派 。

2、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 调查研究法 、 内容分析法 和 实验法 以及个案研究法。

3、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是:政治学家 哈罗德·拉斯韦尔 、心理学家 库尔特·卢因 、社会学家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 和心理学家 卡尔·霍夫兰 。 4、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 威尔伯·施拉姆 。

1、“传播”的英文是: communicate(动词)communication(名词) 。 2、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包括: 自我传播 、 人际传播 、 组织传播 和 大众传播 。

3、人类传播的历史演进可分为六个时代: 符号与信号 时代、 说话和语言 时代、 文字 时代、 印刷 时代、 大众传播 时代和 网络传播 时代。 1、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说:“信息就是信息,不是 物质 ,也不是 能量 。”它们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三种基本要素。

2、“三论”指的是: 信息论 、 控制论 和 系统论 。

1、内向传播,或称 自我传播 、 自身传播 ,是发生在 主我(I) 和 客我(me) 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2、人际传播的动机包括: 认识自我 、 协调关系 、 控制环境 和 沟通情感 。 3、大众传播的四种基本社会功能是: 传播信息 、 引导舆论 、 教育大众 、 提供娱乐 。

1、拉斯韦尔的五W指的是: 谁 、 说什么 、 通过什么渠道 、 对谁 以及 取得什么效果 。

2、丹尼斯·麦奎尔将传播模式分为五种类型,即基本模式、 个人影响、扩散和大众传播对个体的影响模式 、 大众传播对文化与社会的影响模式 、 受众中心模式 和 大众媒介的体系、制作、选择与流动模式 。其中基本模式又包括 线性传播过程模式 、 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 和 系统传播过程模式 。

传播模式与其所属的模式类别连起来:施拉姆模式:控制传播论过程,拉斯韦尔5W模式:线性传播过程模式,卡茨的使用与满足模式:以受众为中心的模式,赖利夫妇模式:系统论传播模式。

1、最早提出“把关人”概念的学者是 库尔特·卢因 。

2、《报刊的四种理论》中总结的人类四种传播制度是: 集权主义传播制度 、 自由主义传播制度 、 社会责任论传播制度 和 社会主义传播制度 。

1、卡尔·霍夫兰及其助手通过实验发现,在“一面说”和“两面说”两种版本的劝服讯息中,“ 一面说 ”对于原先就赞同的人非常奏效,对教育水平较低的人非常奏效;而“ 两面说 ”对原先反对此讯息的人非常奏效,对于教育水平较高的人非常奏效。

2、我国的《参考消息》的作用,可以与威廉·麦奎尔提出的“ 防疫论 ”相互印证。

1、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来理解媒介: 媒介的传播手段 、 媒介的时效性 、媒介的持久性 和 受众参与媒介的程度 。

2、马歇尔·麦克鲁汉的重要理论包括: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延伸论) 、 媒介即讯息(媒介讯息论) 、 冷媒介与热媒介(媒介冷热论) 和 “地球村”理论 。

1.受众的特点包括 多(人数众多) 、 杂(成分复杂) 、 散(居住分散) 和 匿(相对隐匿) 。 2.受众的选择性过程包括:选择性接触、 选择性注意 、 选择性理解 和 选择性记忆 。

1、传播效果研究发展历程的四个阶段是: 枪弹论 、 有限效果论 、 适度效果论 、 强大效果论 。

2、李和李在《宣传的完美艺术》中总结的七种宣传技巧包括: 辱骂法 、 光辉泛化法 、 转移法 、 证词法 、 平民百姓法 、 洗牌作弊法 、 乐队花车法 。

二、名词解释

受众:即受传者,或称阅听人,是对大众媒介信息接收者的总称。 1、两级传播论

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人通过伊里调查发现,信息从大众媒介到受众,经过了两个阶段,首先从大众传播到舆论领袖,然后从舆论领袖传到社会公众。他们提出的理论称为两级传播论。两级传播论认为人际传播比大众传播在态度改变上更有效。是一种有限效果理论。 2、施拉姆

威尔伯·施拉姆(1907-1987),美国传播学者,被称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他将传播学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提出来,并力图使之系统化、正规

化、完善化。他创立传播学的标志是1949年编纂的第一本权威性传播学著作《大众传播学》的出版。他一生中著有《报刊的四种理论》、《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人类传播概览》等30余本著作,创立了衣阿华民意调查中心、伊利诺伊大学传播研究所、斯坦福大学传播研究所、夏威夷大学东西方研究中心传播研究所等四所研究机构,培养了许多学生,是传播学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传播:信息的流动过程。

1、信息

人的精神创造物,它是用以减少或者消除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 2、符号

用来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 3、讯息

指传达一个具体内容的一组信息符号。

1、人际传播

是在两者或两者以上之间进行的面对面的或者凭借简单媒介如电话、书信等非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交流活动。

2、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持续不断地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地受众分享传播者所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

把关人:就是对信息进行过滤与加工的人。这个概念是卢因首先提出的。 1、媒介: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

2、媒介选择或然率公式:施拉姆等人提出的公式: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选择的或然率。它探究了人们选择某种信息或媒介途径的规律。 1、枪弹论

也叫“皮下注射”论或“刺激—反应”论,是盛行于20世纪20—40年代的一种媒介威力强大的理论。枪弹论认为,软弱的受众象射击场的靶子,无法抗拒子弹的射击。受众消极被动的等待和接受媒介所灌输的各种思想、感情、知识或动机。大众传媒有着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受众对大众传媒的信息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枪弹论将传播效果绝对化,将传媒作用不分时间、地点、对象、环境的夸大化。40年代以后,枪弹论逐渐被抛弃,“被代之以更多的考虑到传播的人类特性而更少归因于这一过程的物质资产的力量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