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水质工程学 (2) 下载本文

《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水质工程学(Water Quality Engineering )

二、课程教材:李圭白、张杰主编,《水质工程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三、参考教材:严煦世编,《给水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四版

张自杰编,《排水工程》(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四、开课单位: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水科学与工程系 五、课程的目的、性质和任务

《水质工程学》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水的性质、给水和污水的水质特征与水质指标等基本概念与理论;掌握城镇水处理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方法和实验方法及其发展状况,为将来从事本专业的工程设计、科研及运行管理等工作奠定理论和应用基础。

六、课程的主要内容 基本内容 第1章 水质工程学概论 1.1 水源水质 1.2 城市污水的性质及污染指标 1.3 水质标准 1.4 水处理方法(物理、化学、物化及生化)概述 第2章 水体污染与自净 2.1 水体污染 2.2 水体自净的基本规律 2.3 水体自净的数学模式 2.4 水环境保护 第3章 混凝 3.1 混凝理论 3.2 混凝剂和助凝剂 3.3 混凝动力学 3.4 影响混凝效果主要因素 3.5 混凝和絮凝设施 8 4 1. 水体污染及其危害以及对水体防护、水体防护、水体质量评价的方法 2. 水体自净的基本规律及计算方法 1. 胶体稳定的原因和DLVO理论 2. 铝盐的水解 3. 混凝机理 4. G值的推导和G值的物理意义 5. 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1. 悬浮颗粒自由沉淀 2. 拥挤沉淀及压缩沉淀 第4章 沉淀 4.1 悬浮颗粒在静水中的沉淀 4.2 悬浮颗粒在动水中的沉淀 4.3 影响沉淀池沉淀效率的因素 6 3. 颗粒在理想沉淀池中的沉淀 4. 沉淀总去除率分析 5. 絮凝颗粒的沉淀过程分析 6. 影响沉淀池沉淀效率的因素 第5章 过滤 5.1 过滤概述 10 1.滤床的类型及特点分析 2. 过滤的迁移机理、附着机1. 过滤的迁移机理、附着机理及脱1. 肯奇沉淀理论 2. 非絮凝颗粒沉淀总去除率 3. 絮凝颗粒沉淀总去除率 1. 水体自净的基本规律及计算方法,含耗氧、复氧、溶解氧平衡规律及氧垂曲线。 1. DLVO理论,铝盐的水解。 2. G值的推导和G值的物理意义。 8 计划学时数 (学时) 1. 水质标准 2. 污水的性质及污染指标 3. 水处理方法概述 重点 难点 1. 污染指标 基本内容 5.2 过滤理论 5.3 滤料与承托层 5.3 滤池冲洗 计划学时数 (学时) 重点 理及脱落机理 3. 过滤理论的数学描述 4. 清洁床水头损失公式的推导及分析 5. 截污滤床的水头损失增长分析 6. 滤池反冲洗水力学相关公式的推导及分析 7. 滤料及滤床特性参数 8. 大阻力配水系统和小阻力配水系统原理 落机理 难点 2. 过滤理论的数学描述; 3. 清洁床水头损失公式的推导; 4. 滤池反冲洗水力学相关公式的推导及分析 4. 大阻力配水系统和小阻力配水系统原理 1. 加氯量和余氯的关系折点加氯 2. 氯消毒法存在的问题 第6章 消毒 6.1 氯消毒 6.1.1 氯消毒原理 6.1.2 加氯量 6.1.3 氯胺消毒 6.1.4 漂白粉消毒 6.1.6 次氯酸钠消毒 6.2 臭氧消毒 6.3 二氧化氯消毒 6.4 紫外线消毒 第7章 污水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 7.1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7.2 活性污泥净化反应过程 7.3 活性污泥净化反应影响因素 7.4 有机物降解与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基础 7.5 曝气的理论基础 7.6 曝气系统与空气扩散装置 7.7 曝气池型式、工艺参数与运行方式 7.8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维护管理 7.9污水的脱氮除磷 16 4 1. 氯消毒原理及加氯量 2. 臭氧消毒 3. 二氧化氯消毒 1.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活性污泥的组成、特征、性能及其评价指标;各种污泥负荷的概念及环境因素对处理过程的影响 2. 活性污泥法的净化过程与机理;有机物降解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活性污泥法中的应用;有机物降解和污泥增长的规律;有机降解和需氧规律 3. 曝气原理;空气中的氧向水中转移的原理、基本计算公式及各种影响因素;供氧量的计算 4. 传统活性污泥法、阶段曝气法、生物吸附法、完全混合法、延时曝气法等的基本流程,主要特点及运用条件等 5. 氧化沟、SBR、AB法的工艺流程及特点 6. 脱氮机理及工艺流程, 除磷机理及工艺流程,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流程 1. 有机物降解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活性污泥法中的应用;有机物降解和污泥增长的规律;有机降解和需氧规律 2. 曝气原理、基本计算公式及各种影响因素,供氧量计算 3. 脱氮除磷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基本内容 计划学时数 (学时) 要特征 重点 1. 生物膜法的净化原理及主难点 1. 生物膜法的净化原理及主要特征 2. 高负荷生物滤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净化机理、负荷的概念,运行系统 1. 厌氧生物处理法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 2. 两级厌氧与两相厌氧生物处理 第8章 污水生物处理—生物膜法 8.1 概述 8.2 生物滤池 8.3 其它生物膜法 4 2. 生物滤池的基本概念与分类,高负荷生物滤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净化机理,负荷的概念,运行系统 3. 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及生物流化床的净化机理 第9章 厌氧生物处理 9.1 概述 9.2 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9.3 厌氧微生物生态学 9.4 升流式厌氧污泥层工艺 9.5 两相厌氧生物处理 9.6 悬浮生长厌氧生物处理法 9.7 固着生长厌氧生物处理法 第10章 污水自然生物处理 10.1 稳定塘 10.2 污水的土地处理系统 2 2 1. 厌氧生物处理法基本概念 2. 厌氧生物处理法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 3. 两级厌氧与两相厌氧生物处理 1. 稳定塘的类型,净化机理及工艺特征 厌氧稳定塘、曝气塘的净化模式及特点 3. 土地处理系统净化机理、类型及应用 1. 污泥的分类、特征及污泥性质指标 6 2. 污泥浓缩理论及浓缩类型 3. 厌氧消化机理及影响因素 4. 污泥好氧消化 5. 污泥干化与脱水 1. 接触氧化法除铁 2. 接触氧化法除锰 6 3. 活性炭吸附性能试验 4. 生物活性炭工艺及其应用 1. 稳定塘的类型,净化机理及工2. 土地处理系统净化机理、类型 2. 好氧稳定塘、兼性稳定塘、艺特征 第11章 污泥处理 11.1 污泥的分类、性质与排除 11.2 污泥浓缩 11.3 污泥的稳定 11.4 污泥的干化与脱水 第12章 水的其他处理方法 12.1 地下水的除铁锰 12.2 活性炭吸附 12.3 水的除氟

七、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1. 固体通量基本理论 2. 厌氧消化机理及影响因素 1. 铁、锰空气氧化速率的影响因素 2. 生物活性炭工艺及其应用 1. 了解水的性质、水质标准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等;

2. 掌握水体(河流、湖泊、海洋)污染的危害及其自净过程的基本原理; 3. 掌握水处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方法; 4. 掌握污泥处理与处置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5. 掌握脱氮除磷水处理基本理论和技术; 6. 熟悉特种水的处理原理和方法; 7. 掌握水处理新工艺和发展动向。

八、实验课程内容(项目)及学时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