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题库、习题与答案(全) 下载本文

答:①风景序列的起结开合②风景序列的断续起伏③园林植物景观序列的季相与色彩布局④园林建筑群组的动态序列布局。

14、色彩会使人产生哪些感觉?会表现哪些感情?140-142 答:①温度感②胀缩感③距离感④重量感⑤面积感⑥兴奋感。 色彩感情:

①红色:给人以兴奋、欢乐、热情、活力及危险,恐怖之感 ②橙色:给人以明亮、华丽高中、庄严及焦躁、卑谷之感

③黄色:给人以温和、光明、快活、华贵、纯净及颓废、病态之感 ④青色:给人以希望、坚强、庄重及低贱之感

⑤蓝色:给人以秀丽、清新宁静、深远及悲伤、压抑之感 ⑥紫色:给人以华贵、典雅、娇艳、幽雅及忧郁、恐惑之感 ⑦褐色:给人以严肃、浑厚、温暖及消沉之感

⑧白色:给人以纯洁、神圣、清爽、寒凉、轻盈及误伤、不祥之感 ⑨灰色:给人以平静、稳重、朴素及消极、憔悴之感

⑩黑色:给人以肃穆、安静、坚实、神秘及恐怖、忧伤之感。 15、园林色彩构图应当注意哪些问题?142-143 答:

第六章问答题

1、种植设计有哪些意义?144

答:首先,以植物景观为主是现代园林与户外景观空间建设的基本原则。其次,园林环境的三大效益之首为生态效益。第三,园林环境整体景观艺术效果直接受种植设计影响。

2、什么是生态设计?生态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144-145

答:模仿自然风景,并将生态学原理运用于园林设计,园林空间的营造着重体现自然生态环境和植物群落景观。这种设计思想和方法被称为“生态设计”基本内容大致包括四个方面:即自然式设计、乡土化设计、保护性设计和恢复性设计。

3、什么是环境?环境包括哪些因素?146

答:环境:一般认为专指有机体(人类和其他生物周围的生存空间。就园林植物而言,其环境就是植物体周围的园林空间。包括生物因素(植物、动物、微生物及人类及非生产因素(光、温、水、气候、土壤、岩石、人工构筑物以及许多化学物质。

4、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生态学各项原理包括哪些基本内容?146-148

答:①环境分析—植物个体生态学原理;②种群分布与生态位—植物种群生态学原理;③物种多样性—群落生态学原理;④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生态学原理。

5、简述种植设计的依据。种植设计应当注意哪些原则?148

答:依据:①社会法规依据:依据国家、省、市有关自然资源及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绿地系统建设等方针、政策和法规;城市绿地总体规划等。②自然科学依据:设计场地内的植被资源、生境地形、土壤气候、植物生态习性与生长发育规律。原则:①尊重自然,保护利用。②尊重科学,符合规律;③因地制宜,适地适物;④合理布局,满足功能;⑤各类多样,季相变化。⑥密度适宜,远近结合。

6、简述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基本形式。149

答:三种形式: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 ①规则式:又称整形式,是指园林植物成行成列等距离排列种植,或做有规则的简单重复,或具规整形状。又分规则对称式和

规则不对称式。②自然式:又称风景式,是指植物景观的布置没有明显的轴线,各种植物的分布自由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律性。③是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形式,通常指群体植物景观(群落景观,又分三种情形:自然式为主、变化规则式、规则式为主点缀自然式;规则与自然式并重。

7、树木、草花及蕨类苔藓植物种植设计包括哪些具体的造景类型?150—154 答:树木造景类型:孤景树、对植树、树列、树群、树林、植篱及整形树等景观设计;草花造景类型:有花坛、花境、花台、花池、花箱、花丛、花群、花地、模纹花带、花柱、花钵、花球、花伞、吊盆以及其他装饰花卉景观等。利用蕨类植物和苔藓进行园林造景设计,具有相互、自然和宁静的艺术境界,多用于林下或阴湿,如贯众、凤尾蕨、肾蕨、翠去草等。

加题: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类型:

答:一、根据园林植物应用类型分类:树木种植设计;草花种植设计;二、按植物生境分类:陆地种植设计;水体种植设计;三、按植物应用空间环境分类:户外绿地种植设计;室内庭园种植设计;屋顶种植设计。

8、树列有哪几种形式?简述树列设计对树种的选择与应用。155

答:树列有两种形式:单纯树列和混合树列。单纯树列是用同一种树木进行排列种植设计,具有强烈的统一感和方向性,种群特征鲜明,景观形态简洁流畅,但也不乏单调感。混合树列是用两种以上的树木进行相间排列种植设计,具有高低层次和韵律变化,混合树列还因树种的不同,产生色彩、形态、季相等景观变化。树种的选择与应用:宜选择树冠整齐、个体生长发育差异小或者耐修剪的树种。树列景观适用于乔木、灌木、常绿、落叶等许多类型的树种。混合树列树种宜少不宜多,一般不超过三种,。树列常用于道路边、分车绿带、建筑物旁、水际、绿地边界、花坛等种植布置。

加题:行道树设计:行道树是按一定间距列植于道路两侧或分车绿带上的乔木景观。行道树设计要考虑的主要内容是道路环境、设计形式、树种选择、定干高度等。(设计距离,安全视距

9、简述行道树两种设计形式的具体要求。156

答:设计形式有两种:绿带式和树池式。绿带式:是指在道路规划设计时,在道路两侧,位于车道与人行道之间,人行道或混合道路外侧设置带状绿地,种植行道树。带状绿地宽度可宽可窄,但一般不小于1.5m宽,至少可以种植一列乔木行道树。树池式:是指在人行道上设计排列几何形的种植池以种植街道树的形式。树池面积小,可留出较多的铺装地面以满足交通及人员活动的需要。树池开关以正方形较好,其次为长方形和圆形。树池规格因道路用地条件而定,一般情况下,正方形树池以1.5*1.5m较为合适。最小不小于1M*1m;长方形树池以1.2*2m为宜。圆树池直径则不小于1.5m.行道树宜栽植于树池的几何中心位置。

10、简述孤景树的设计环境与树种选择。157-158

设计环境:必须有较为开阔的空间功夫,既保证树木本身有足够的自由生长僮,也要有比较适宜的观赏视距和观赏空间,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观赏孤景树,孤景树设的具体位置除草坪、广场、湖畔等开朗空间处,还可布置于桥头、岛屿、建筑旁等。也可设计在规则式绿地环境中。树种的选择:一般要求树木形体高大,姿态优美,树冠开阔,枝叶茂盛,或者具有某些特殊的观赏价值,还要求生长健壮、寿命长、无严重浸染环境的落花落果,不含有害于人体健康的毒素等。常见适宜作孤景树的树种有香樟、榕树、朴树、雪松等。

11、简述对植树的设计形式和树种选择。158-159

答:设计形式有规则对称式和不对称均衡式两种。规则式对称多用于规则式庭园绿地,布局严格按对称轴线左右完全对称,树种相同,树林形态大小基本一致,采用单株结植,具有端庄工整的构图美。不对称均衡式:多用于自然式或混合式庭园绿地中,

构图两侧不完全对称布置,稍有变化,可用形态不同的种树,植株与中心线的距离也可不等。位置也可略有错落。

树种选择与应用:一般要求树木形态美观或树冠整齐、花叶娇美。规则式多选用树冠形状比较整齐的树种如雪松等。不对称均衡式植树树种要求较为宽松。对植树配植时,要充分考虑树木立地位置和空间条件,既要保证树林足够空间生长,又不影响环境功能的发挥。适合对植设计的树木有雪松、南洋杉、云杉、柳树、罗汉树等。

12、综述树丛设计的构图法则。159-162

答:①两株树丛:一般采用同种树木,或者形态和生态习性相似的不同种树木。形态大小不要完全相同,要有变化和动势。两株树之间既有变化和对比,又要有联系,相互顾盼,共同组成和谐的景观形象。②三株树丛:采用同种或两种树木。平面布置呈不等边三角形。三株通常成“2+1”式分组设置。③四株树丛:宜用一种或两种树木。布局时同种树以“3+1”式分组设置,整体布局呈不等边三角形或四边形,树量比3:1。④五株树丛:若为同一种树则树木个体形态、动势、间距各不同,并以“3+2”式分组布局为佳。亦可采用“4+1”式组合配植。株数以3: 2为宜。

13、植篱的设计形式有哪几种?166-168

答:①矮篱②中篱③高篱④树墙⑤常绿篱⑥花篱⑦果篱⑧刺篱⑨彩叶篱⑩蔓篱(11编篱。

(植篱的造型设计:几何型、建筑型、自然型三种 14、简述花坛的设计形式。168-172

答:花坛的设计有①独立花坛,独立花坛面积不宜太大,通常轴对称或中心对称设计,可供多面观赏,呈封闭式,人不能进入其中,一般多设置于平地,根据花卉景观内容的不同,独立花坛又有盛花花坛、横纹花坛和混合花坛三种设计形式。②组合花坛:由多个花坛按一定的对称关系近距离组合而成。③带状花坛:长宽比大于3:1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