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教案
第 期 第 42 课时 日期:2013-6-12 编稿人:钟广清 教学课题:重习惯懂礼仪 教学内容: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教学目的:教育孩子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请求允许。擅自取用就是偷窃。 教学重点:借人物 须明求。 教学难点:倘不问 即为偷。 教学方法:讲授法、引导、互动 教学道具:短片、图片 一、 组织教学(见上课流程):见附录 二、 复习检查: 1. 分享上节课布置的《弟子规》行为实践作业完成情况; 2. 抽背《弟子规》(背的好的可获‘读经奖’) 三、 新课进行: 1. 出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弟子规》的谨部分,学习向别人借东西的规矩。 2. 引入:小朋友,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要借用到别人的东西,一定要事先讲明,请求允许。如果没有事先请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盗的行为。 签到学生数: 3. 读偈颂: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4. 读偈颂 (1) 范读; (2) 仿读(教读); 5. 讲偈颂 倘:假使,如果。即:那就是。 物:物品,东西。须:必须。 (1) 颂词讲解:用别人的东西,一定要事先征得对方的同意。如果问都不问直接拿去用,那就是偷窃的行为。 (2) 生活引申:小朋友要注意,即使是亲朋好友的东西,借用时也要事先讲明。不能擅自取用。 (3)故事引用【故事一】查道访亲 宋朝时,有一个叫查道的人,特别讲信用。有一天他和仆人挑着礼物去拜访远方的亲戚。中午时分,他和仆人都饿了,路上一时又找不到吃饭的地方,又没带午饭,怎么办呢?仆人建议从送人的礼物中拿些食物吃。查道说:“这怎么行呢?这些礼物既然要送人,就是人家的东西了,我们怎么可以偷吃呢!”结果,两个人只好饿着肚子赶路。查道把送人的礼物当成人家的东西,不随便处理,那么借用别人的东西时,就更要征得主人的同意了。 提问: ·小朋友们,查道和仆人去拜访远方亲戚,中午饿了,又没有带饭,仆人是怎么建议的呢? ——仆人建议从送人的礼物中那些食物来吃! ·查道是怎么做的呢? ——没有同意从礼物中拿食物出来吃) ·查道为什么这么做呢?——礼物既然是送人的,就是人家的东西了,没有经过主人的同意,我们怎么可以偷吃呢。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查道做的对吗? ——对 ·我们小朋友以后也要记住没有经过主人同意,不能随便动或拿别的东西,这种为是不好的,对不对? ——对 【故事二】面试的故事——同前面“事虽小勿擅为”故事《应聘的年轻人》 曾经有一家大公司正在征选人才,几千人筛选到十几人,这一群都是精英中的精英,都是各个学校毕业的学生,老板突然走出办公室,经过一段时间才回来,就对这十多名应征者说道:你们都没有录取。这些人都觉得纳闷,后来才知道原因,当老板不在办公室的时候,这群年青人没有经过公司同意,随便的碰触档案文件,让老板发觉这些年青人很没有教养,只好放弃这群人。 提问: ·小朋友们这个故事中面试的十多名应征者为什么都没有被公司录用呢? ——(面试过程中老板出去了,他们就随便的碰触档案文件等,老板觉得这些年轻人没有教养,所以都没有录用) ·小朋友们我们去别人家或公共场所,未得到主人的同意可不可以随便动别人的东西呢? ——(不可以,对的,无论是什么东西只要主人没有同意我们是不能动的,这种行为是不好的。) 【故事三】林纾“偷米”敬师 林纾是清朝末年一位很有名的文学家,他小时候心地十分善良,愿意帮助别人解决困难。他的老师是个品格端正、为人质朴的老先生,生活虽然很清苦,却总是帮助比他更穷的人。所以,老师常常没钱买米,经常饿着肚子教孩子们读书。 有一次,林纾知道老师病了,就去探望.到了老师家一看,屋里除了一些书,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和一张床外,就没有别的东西了。老师一个人躺在床上,身体显得非常瘦弱,林纾心里非常难过。他又悄悄地向米缸里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