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下载本文

笔算。

全体在本上完成,指名板演。

说说计算36÷3、78÷3应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3。 ①出示主题图。

②完整读题,理解题意。

③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列式。 ④引导学生尝试估算。

⑤尝试笔算。遇到了什么问题?(2个百除以6不够商1个百,怎么办?)

⑥交流解决办法:百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将百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合并,看成几十个十来计算。

⑦再进行尝试完成下面的计算。 ⑧叙述计算过程。

⑨对比估算与计算的结果。

⑩观察例3被除数、除数、商,说说发现的规律。 2.想一想。Array

①出示:如果一本相册有24页,1本相册能插得下这些照片 吗?2本呢?

②读题,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算法解答。 ③集体交流、展示解题方法。

方法一:从例3结果看,需要40页,而一本相册24页,插不下;而24×2>40,所以2本能插下。

方法二:24×6=144,24页只能插下144张,144×2>236,所以1本不够,2本可以。 ……

④比较哪种思路简单。 三、练习、作业 1.“做一做”。

先判断各题的商是几位数。独立计算。验证判断商的位数是不是接近计算结果。 2.练习五第1题。

先看明题意。判断商的位数,涂色,说明理由。集体订正。 3.练习五第2题。

独立连线。让学生说说方法。表扬用估算方法判断连线的做法。 四、课堂小结

笔算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时要注意什么?如何 不用计算就能判断出商的位数? 【教学内容】

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练习:练习五第3~8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2.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3.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运用分析、推理能力正确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笔算。

2.练习五第4题。

讲清题目要求,同位一人口算一行,另一人对结果。 3.练习五第5题。

读题,先判断商是几位数。说说判断理由。逐题计算。验证判 断商的倍数是否正确。 二、巩固练习 1.第3题。 ①出示内容。

②读题,理解题意。怎样理解每集大约播放多少时间? ③分析数量关系。为什么用除法? ④先估算,列竖式计算。 2.第6题。

①看图,理解题意。 ②尝试推理,说明理由。

③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3.第7题。

①看图,完整叙述题意。

②说说题中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Array ③运用哪些信息可以解答(1)?学生解答。

④让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做法。比较不同的做法。 ⑤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3.第8题。

①出示四幅文具图。

②看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③板书问题(1)。你怎么知道李老师用144元、125元分别买 了哪种文具?

④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⑤独立解答。 三、课堂小结

说说自己的收获;怎样验证计算结果是不是正确? 【教学内容】

用乘法验算除法:25页例4及“做一做”,练习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利用乘、除法的关系验算除法。 2.使学生体验验算的作用。 3.培养学生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情境导入 1.笔算。

2.导入新课。

①创设例4实际情境,师生分角色合作。(也可以直接观察例4主 题图,但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图中每个学生手里拿的钱数) ②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行尝试解决。

③重点探讨:100÷7=14……2 100÷5=2算法对吗?你可以用 什么办法检查?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1.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尝试验算。 2.交流各自的验算方法。 方法一:再做一遍。

方法二:用商乘除数加余数等于被除数的方法。 3.结合情境重点探讨:①14×7=98表示什么? ②为什么要加上2?让学生充分表达想法。 4.小结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一做”。

指名板演。其他学生观察其计算、验算是否正确。针对错误加Array以纠正。 2.练习六第1题。

强调易出现的错误。独立完成并验算。指导学困生。 3.练习六第3题。

看题,叙述题目要求。说说打算怎样解答。算一算,填一填。集体订正,交流方法。找一找规律,渗透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不可涉及过多)。 4.练习六第2题。

出示内容。读题,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能摆多少行,还剩几张,说说要注意的问题。集体完成,交流思路。质疑。 5.练习六第4题。

出示内容。自由读题,分析。独立解答。反馈(注意学生的多种做法)。 6.练习六第6题。

出示记录单。看懂题意。先估一估,说说估算的方法。计算,比较。 7.游戏,练习六第5题。

两人一组,前后两个小组比赛。比在规定时间内比哪个组做对的多,又有验算。 8.思维训练,练习六第7题。

读题,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突出成人人数是儿童的2倍)。合作学习,尝试解答。阐述解答方法。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回忆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要注意的地方。 【教学内容】

商中间有0的除法:例5、6及“做一做”,练习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会正确计算商中间或 末尾有0的除法。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师讲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引出问题:其他三个人分不到西瓜用算式怎么表示? 生列式:0÷3 问题:0÷3=?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1.学习例5。

①学生自己说结果。

②讨论:0÷3为什么等于0?

借助情境中的内容,学生自由表达。

结合算理,说说0÷2、0÷4、0÷5各得多少?为什么? ③小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学习例6(1)。

①继续以《西游记》中徒弟三人分东西为情境引出问题:三人平 均分309个桃子,怎么列式? ②学生自己试笔算:309÷3 ③展示学生笔算过程。

过程一:写出了被除数中的0除以3的过程; 过程二:漏掉商中十位上的0; 过程三:用了简便写法。

④观察思考,重点讨论:为什么3除到被除数十位上时要商0?不写可以吗? ⑤比较另两种写法哪种简便? 3.学习例6(2)。

①继续以故事引出420÷3。 ②自己尝试竖式计算。 ③展示学生尝试过程。 ④讨论:

商末尾的0可以不写吗?

被除数个位上的0除以3的过程可以不写吗? ⑤修改笔算过程。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一做”。

独立完成。巡视了解。有针对地纠正。 2.练习七第1题。

指名板练,集中讲述出现的问题。 3.练习七第2题。

以小组为单位,每人一题,看哪小组做得快。 4.练习七第4题。 ①理解题意。

②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倍量。 ③独立列式计算。 ④说说自己的想法。 ⑤再提问题,,独自进行解决。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在求出商的最高位数后,什么情况下商0? 计算商末尾有0的除法时,应注意什么?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例7及“做一做”,练习八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商中间有零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有零的除法。 2.培养学生笔算除法的计算能力,养成验算的习惯。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 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商中间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以及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为什么要落下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引出问题

1.判断下面各题的商各是几位数。 2.选择喜欢的一道题进行笔算。 505÷5 804÷4

指名演算,其余的学生做在作业本上。 完成后,师问:为什么商中间有0?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例7:(1)星光小学832名学生分4批去参观天文馆。平均每批有多少人? ①学生读题。

②指名回答:找找这题的条件和问题是什么? ③根据条件和问题你想怎么计算?

④学生试算,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笔算过程,并展示在黑板上。 ⑤交流:你认为哪种算法最好,为什么? ⑥归纳比较:832÷4 804÷4 为什么832除以4

被除数十位上的数要落下

来而804除以4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不用落下来呢? 2.学习例7(2)

①情境中读题,理解题意,引出562÷4。 ②讨论:如何计算。

③生试算。让三个学生在黑板上试算。 ④思考:商的个位上为什么要商0? 3.小结商末尾有0的两种情况:

除到被除数十位正好除尽,个位又是0,不必再除下去,只在个位上面商0就可以;

除到被除数十位正好除尽,而个位上的数比除数小,不必再除下去,只在个位上面商0,落下被除数个位上的数作为余数。 三、练习巩固,内化提高 1.31页、32页“做一做”。

指名板演,其他学生从两个“做一做”中各选一题完成。集体订正,请板演学生说说计算方法。验算,检查计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