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湿度传感器原理剖析 下载本文

VDD=5V,T = 25℃,除非特殊标注 参数 供电 供电电流 采样周期 条件 DC 测量 平均 待机 秒 min typ max 3 0.5 0.2 100 1 5 5.5 2.5 1 150 单位 V mA mA uA 次 注:采样周期间隔不得低于1秒钟。 7、应用信息 7.1工作与贮存条件 超出建议的工作范围可能导致高达3%RH的临时性漂移信号。返回正常工作条后,传感器会缓慢地向校准状态恢复。要加速恢复进程/可参阅7.3小节的“恢复处理”。在非正常工作条件下长时间使用会加速产品的老化过程。 7.2暴露在化学物质中 电阻式湿度传感器的感应层会受到化学蒸汽的干扰,化学物质在感应层中的扩散可能导致测量值漂移和灵敏度下降。在一个纯净的环境中,污染物质会缓慢地释放出去。下文所述的恢复处理将加速实现这一过程。高浓度的化学污染会导致传感器感应层的彻底损坏。 7.3恢复处理 置于极限工作条件下或化学蒸汽中的传感器,通过如下处理程序,可使其恢复到校准时的状态。在50-60℃和< 10%RH的湿度条件下保持2 小时(烘干);随后在20-30℃和>70%RH的湿度条件下保持 5小时以上。 7.4温度影响 气体的相对湿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温度。因此在测量湿度时,应尽可能保证湿度传感器在同一温度下工作。如果与释放热量的电子元件共用一个印刷线路板,在安装时应尽可能将DHT11远离电子元件,并安装在热源下方,同时保持外壳的良好通风。为降低热传导,DHT11与印刷电路板其它部分的铜镀层应尽可能最小,并在两者之间留出一道缝隙。 7.5光线 长时间暴露在太阳光下或强烈的紫外线辐射中,会使性能降低。 7.6配线注意事项 DATA信号线材质量会影响通讯距离和通讯质量,推荐使用高质量屏蔽线。 8、封装信息 1 2 3 4 9、 DHT11引脚说明 Pin 1 2 名称 VDD DATA 注释 供电 3-5.5VDC 串行数据,单总线 3 4 NC GND 空脚,请悬空 接地,电源负极 10、 焊接信息 手动焊接,在最高260℃的温度条件下接触时间须少于10秒。 11、注意事项 (1)避免结露情况下使用。 (2)长期保存条件:温度10-40℃,湿度60%以下。 二、实验过程记录2: Arduino #define DHT11_PIN 0 // ADC0 接到模拟口0 byte read_dht11_dat() { byte i = 0; byte result=0; for(i=0; i< 8; i++){ while(!(PINC & _BV(DHT11_PIN))); // wait for 50us delayMicroseconds(30); if(PINC & _BV(DHT11_PIN)) result |=(1<<(7-i)); while((PINC & _BV(DHT11_PIN))); // wait '1' finish } return result; } void setup() { DDRC |= _BV(DHT11_PIN); PORTC |= _BV(DHT11_PIN); 2

源程序 注:实验过程记录要包含实验步骤,页码不够可自行添加。

Serial.begin(19200); Serial.println(\} void loop() { byte dht11_dat[5]; byte dht11_in; byte i; // start condition // 1. pull-down i/o pin from 18ms PORTC &= ~_BV(DHT11_PIN); delay(18); PORTC |= _BV(DHT11_PIN); delayMicroseconds(40); DDRC &= ~_BV(DHT11_PIN); delayMicroseconds(40); dht11_in= PINC & _BV(DHT11_PIN); if(dht11_in){ Serial.println(\ return; } delayMicroseconds(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