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运行规程通用 下载本文

6.5.1.7 操作带有闭锁装置的刀闸时,应按闭锁装置的使用规定程序进行,不得随便动用解锁钥匙或破坏闭锁装置。 6.5.1.8 开。 6.5.1.9

操作刀闸发生异常时,应认真检查,不得强行分、合闸。

带负荷误拉、误合刀闸时,不允许把已误拉、误合的刀闸再次合上或拉

6.5.2 刀闸的操作范围:

6.5.2.1 在电网无接地故障时,拉合电压互感器。 6.5.2.2 在无雷电活动时拉合避雷器。

6.5.2.3 拉合220KV及以下母线和直接联接在母线上的设备的电容电流。 6.5.2.4 在电网无接地故障时,拉合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刀闸。

6.5.2.5 与开关并联的旁路刀闸,当开关合好时,可以拉合开关的旁路电流。 6.5.2.6 拉合励磁电流不超过2A的空载变压器和电容电流不超过5A的空载线路(但20KV以上应使用户外三联刀闸)。

6.5.2.7 拉合10kV及以下不超过70A的环路电流。 6.6 电压互感器运行规定

6.6.1 母线电压互感器在母线送电前投入,母线停电后停用(有母线谐振现象的除外)。

6.6.2 运行中的电压互感器二次侧严禁短路,不得长期过电压运行。 6.6.3 运行中的电压互感器二次侧只允许有一个接地点,一般在主控室保护盘上。其它地方不得有接地点。

6.6.4 运行中发现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或耦合电容器渗漏油时,应申请停电处理。

6.6.5 两组电压互感器二次并列前,一次系统必须并列良好后,方可二次并列。对于二次并列后的电压互感器,当其中一台停电检修时,必须先取下二次保险,拉开二次快速空气开关后,再拉一次刀闸,以防止二次反充电。

6.6.7 电压互感器停电前,或PT二次保险熔断、电压回路断线时,应首先停用或切换有关的保护、计量和自动装置,并汇报值班调度员。 6.7 电流互感器运行规定

41

6.7.1 运行中的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严禁开路(严禁用保险丝短接CT二次回路),不得过负荷运行。

6.7.2 运行中的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只允许有一个接地点,一般在主控室保护盘上。其它地方不得有接地点。

6.7.3 电流互感器末屏必须接地良好。

6.7.4 停运的电流互感器投入运行后,应立即检查表计指示情况和互感器本身无异音等异常现象。

6.7.5新上10KV线路投运前,检查零序CT上方电缆外皮接地必须穿过CT后,在线路侧接地。

6.8 电力电缆的运行规定 。

6.8.1 电力电缆的允许负荷电流,充油电缆的油压值等,应根据电缆结构、敷设条件、外界温度,按照部颁“电力电缆运行规程”规定执行。

6.8.2 全线为电缆的线路,重合闸一般应退出运行,故障跳闸后,现场运行人员不得自行试送。 6.9

电力电容器组的运行规定。

6.9.1.1外观检查,电容器及附属配套设备上有无遗物,是否清扫干净。 6.9.1.2接线是否正确,接线端子是否松动。 6.9.1.3接线处是否牢固。

6.9.1.4瓷质和电容器套管是否清洁,有无裂纹、破损。 6.9.1.5外壳有无明显鼓肚、渗漏油等异常现象。

6.9.1.6熔断器是否完好,附件齐全,熔丝规格是否符合规范。 6.9.1.7带电部分相间及对地距离和电容器排间及间距是否足够。 6.9.1.8放电线圈一次、二次侧连接线是否良好正确。

6.9.1.9继电保护整定指示值是否与校验记录相符。仪表是否正确,指示最高允许值的红线标志是否划好。

6.9.1.10示温片是否贴好,温度计和灭火器是否齐备。

6.9.1.11进、出风口有无阻塞物,机械通风装置是否正常。 6.9.1.12照明是否正常。

6.9.1.13网门是否关锁、门和沟盖是否严密无隙。

6.9.1.14设备名称、编号、运行图板是否都已标明、图纸资料和运行记录是否具备。

6.9.2.1 运行人员应经常监视电容器的运行电压、运行电压的最高允许值和相应的运行时间按国家标准规定为: 工频稳态过电压 最大持续时间 说明 指长期过电压的最高值应不超1.1Vn 长期(8h/24) 过1.10Vn 1.15Vn 每24小时中30分钟 系统电压的调整与波动 1.20Vn 5分钟 轻负荷时电压升高 42

1.30Vn 1分钟 在没有自动投切装置的变电站中,值班员应按上述规定极限,人工将电容器组的开关断开。

6.9.2.2 当投10kV总路开关及某电容器组后发现三相电压不平衡时,应检查P.T.保险。若运行中发

现三相电压不平衡,则首先检查该系统是否发生接地。若是电容器接地应及时推出运行检查。

6.9.2.3 运行人员应经常监视电容器线三相运行电流是否平衡或超过最大允许值,电容器组允许在

由于电压升高及高次谐波引起的不超过1.3倍额定电流下长期运行。

6.9.2.4 监视电容器的三相电流,各相电流的差别不应超过±5%,当超过这个限度时应查明原因,

并采取调整电流值或补充更换损坏的电容器等措施,如果系统电压不平衡,也应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6.9.2.5 运行人员应经常监视电容器和附属设备的运行温度。根据温度差别,判断设备运行是否正

常,电容器周围空气温度不应超过+40度,最高日平均温度不应超过+30度,年平均温度不应超过+20度,铁芯电抗器上层油温不得高于+40度,电抗器室温度不得超过+50度,开关室温度不得超过+40度,温度超过规定时应采用强力通风等措施。

6.9.2.6 电容器组开关拉闸后至再次合闸,其间隔时间不得小于五分钟。

6.9.3 电容器组在运行中应定期巡视,每班巡视一次,日常巡视检查的项目如下:

6.9.3.1外观检查,检查电容器的熔丝是否动作;套管是否清洁完整;有无裂纹放电现象;外壳是否膨胀;油箱各部是否渗漏油;有无异声;油箱表面的温度指示情况;引线连接各处有无松动、脱落或断线;各连接点有无发热变色现象;母线各处有无烧伤过热现象;支持瓷瓶的清洁及绝缘状况;接地线的连接状况和通风是否良好等。

6.9.3.2仪表指示。检查电流表、电压表和温度计的指示。各种指示表计应在所表红线的允许范围以内。

6.9.3.3检查附属设备。包括开关、刀闸、互感器、串联电抗器、放电线圈、避雷器、继电装置和自投切装置等的运行监督。

巡视中发现的问题应做好记录,一般的自行处理,重大问题汇报当值调度员,及时组织力量解决。

6.9.3.4 熔断器在运行中发生熔断,确认电容器电容量无变化时,可以更换相同规格的熔丝再试送

电一次,如果再次熔断,则不准再用,必须经过试验鉴定。

6.9.3.5 没有失压保护的电容器组,当母线无电时,应将电容器组断开。 6.9.3.6 电容器组开关跳闸时后,未查明原因以前,不许强行试送。

6.9.3.7 要定期仔细检查电容器组上所有的接点处的可靠性,如接触不良要及时校正。

6.9.3.8 电容器微量渗油允许继续运行,如发现外壳膨胀应即断开使用,若电容器对地绝缘击穿,电容值增加过大,内部开路,过热及绝缘劣化等情况,则应拆除返工厂专门修理。

6.9.4.1变电站值班人员应加强对干式空芯电抗器的巡视,巡视重点在(1)表面是否有爬电痕迹;(2)撑条是否错位;(3)顶部是否有明显的气流对流现象。

6.9.4.2距离干式并联电抗器的1.5倍直径的距离内不得有金属闭环存在,特别应注意接地线及接地体中的闭合环路的存在,对电抗器可靠性的影响。

6.9.4.3干式空芯电抗器的安装位置应远离微机室、控制室及保护室,避免干式空芯电抗器漏磁场对弱电设备的干扰和损坏。

6.9.4.4干式空芯电抗器表面刷憎水性强的材料有利于提高电抗器的可靠性,推荐使用含偏氟的PRTV硅橡胶涂料和内外表面。具有较好的抗静电和自洁性能,因此更适合于干式电抗器上使用。采用内外表面平流挂胶工艺,可使用内外表面均图刷的PRTV涂料,有利于改善电抗器户外运行的可靠性。

6.9.4.5定期进行电抗器红外测温工作,但对有绝缘筒(所谓“穿了衣服”结构)外护层的应注意其测温效果较差的问题

43

6.10 防雷与接地装置的运行规定

6.10.1 对于可用刀闸直接且单独控制的避雷器,运行人员应在每年3月底投入运行,10月15号后停止运行,投入运行前应经试验合格并做好记录。站内其它避雷器常年投入运行,每年雷雨季节前进行电气试验,合格后方可继续运行。 6.10.2 避雷器在线监测仪运行管理规定:

6.10.2.1 安装了避雷器在线监测仪的变电站,应建立“避雷器在线监测数据记录”,有人值守站每天记录监测数据一次,操作队在巡视周期内记录监测数据一次。在雷雨季节,每遇雷雨天气后,增加巡视记录一次。

6.10.2.2 经检验合格,安装投入运行的监测装置,在投入运行的时候,应记录一次测量数据,做为原始数据记录。

6.10.2.3 当在线监测仪监测数据出现异常,如:有较明显的增大或减小等变化量(雷雨天气时,可能引起变化,要积累数据,排除这种影响),立即汇报调度值班人员做出处理。

6.10.2.4 监测装置投入运行后,应结合避雷器停电检测进行定期校验,校验不合格的装置应及时更换。

6.10.2.5 对南阳电瓷厂95年及以前生产的110KV及以上安装了在线监测装置的氧化锌避雷器,当发现其泄漏电流超过1.35mA时,及时汇报。 6.10.3 电气设备的接地应符合下列要求

6.10.3.1 电气设备的接地引下线(接地线),应采用专用接地线直接接到地网,不准通过水泥架构内钢筋间接引下。接地线截面应符合规程要求。

6.10.3.2 接地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其搭接长度必须为扁钢宽度的2倍或圆钢直径的6倍。接地线与设备,接地线与架构(钢筋)均采用焊接方式连接,连接处要求同上(室内采用铜质接地极者除外)。

6.10.3.3 应特别注意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其中带另序电流互感器者,应注意其接地极要符合上述要求。

44

6.10.4 变电站接地电阻的测量周期应不超过6年一次。接地网的地阻应符合下列要求:110KV及以上变电站为0.5欧姆以下;独立避雷针不得大于10欧姆;集中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欧姆。

6.10.5 接地电阻不符合规定要求者,巡视设备时,应穿绝缘靴,并不得触及设备外壳。

6 . 11 直流装置的运行规定

6.11.1 直流控制母线电压一般应保持在225伏-235伏之间;直流合闸母线电压一般应保持在250伏±5伏左右。 6.11.2 6.11.3 6.11.4

充电装置的交流电源应设置两路,并能相互切换。 直流系统的充电方式,以“浮充电”的方式进行。 蓄电池室必须通风良好,排风扇良好,配备灭火器。

7. 二次设备运行规定 7.1 一般规定

7.1.1 电气设备不允许无保护运行。对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的检查、试验应配合一次设备停电进行。

7.1.2 一次设备停电,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无工作时,保护装置可不停用,但其跳其它运行开关的出口压板应解除.

7.1.3 对设有相互联切保护装置的有关设备,在操作前应根据值班调度员指令, 解除有关联切压板.

7.1.4 投入保护装置的顺序为:先投入直流电源,后投逆变电源,检查无异常信号后投入跳闸出口压板;停用保护装置的顺序与之相反。

7.1.5 保护装置投跳闸前,运行人员必须检查信号指示正常(包括高频保护通道、差动保护差电流等)。

7.1.6 母联(分段)兼旁路开关作旁路开关运行时,投入带路运行的保护,解除其它保护跳母联(分段)的压板;作母联(分段)开关运行时,投入其它保护跳母联(分段)的压板,停用带路运行的保护.

7.1.7运行中因故失去直流电源或装置异常闭锁,应停用全部保护并向值班调度员汇报,恢复电源后经检查保护装置正常汇报调度,按令投入跳闸压板.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