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下载本文

【题文】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暑假不补课,我们却怀念校园中结伴玩乐的情景;平时上学时,我们又期盼早点放假,我们在矛盾中成长着。矛盾是我们人生绕不过的弯,有人在矛盾面前迷惘了人生的方向,有人在矛盾中学会了选择,有人在解决矛盾中长大,而在有的人看来,这所谓的矛盾并不是矛盾。

要求:(1)请以“矛盾,成长的音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2)叙述方法与角度自选,注意构思,叙述清晰有条理,描写生动有细节。 (3)不少于800字。 【答案】

矛盾,成长的音符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一手提着丢不掉的烦恼,而又一手提着不想丢的快乐,向着理想那遥不可及的地平线前行。生活对我们来说总是充满矛盾。我们渴望抛弃学习的烦恼,心中却珍藏着解出一道题的那份快感;我们渴望独立自主,却离不开父母的帮助。

矛盾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一只拦路虎,给我们带来烦恼;却又像一位严厉的老师,给我们施以压力促使我们成长。有的人在矛盾面前迷惘了人生的方向,有的人在矛盾面前学会了选择。而其实,生活中的矛盾在智者的面前只不过“徒有虚名”。坚定不移的选择是矛盾的克星。一只脚是无法同时踩住两条船的;一心也不可二用。只有在矛盾中做出明确的选择,确定方向,才能在人生的大门上摸索出真理的钥匙孔。

生活,就像一首美妙动听的音乐。成长,就是缔造音乐的五线谱。而矛盾,则是在成长的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矛盾,活跃在我们每个人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在我们的成长上留下美妙的音符。而我们,则是这音符的谱写者。当我们在矛盾面前做出无畏的选择时,生活的乐音就会无比动听;当我们在矛盾面前犹豫不决甚至躲避时,生活的乐音则将变成杂乱无章的噪音,失去原本的光彩。在考试时,如果有人将含有标准答案的纸团塞给你,你会怎么做?抄还是不抄?也许有的人会坚定不移的选择超,他自以为不被矛盾所困扰而心安理得。然而,却忽略了误入歧途比在选择中徘徊更痛苦,在矛盾面前选择错误,只会导致个人价值的损失和最终被失败的矛盾所烦恼。在矛盾面前做出正确且坚定的选择,才是真正的强者的选择。

不要把矛盾当做矛盾,他只不过是弱者的代名词,对于弱者来说,那是一道永远绕不过的弯;不要把矛盾当做矛盾,对于强者来说,那是创造无限美妙的乐章的重要符号。

让我们一起来做生活的谱曲者吧!用矛盾来谱写一首动听的生活音乐。

【解析】

【详解】这是一则材料命题作文,题目已给定,从题目上看,应该围绕“矛盾”来写,“成长的音符”还要和成长有关,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对待矛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对待方法,我们应该选择正确的方法,要在矛盾中学会选择,学会成长,不能迷失了方向。考生要善于审题并且多角度的审题,选择一个自己最擅长的方面来写。考生要围绕对材料中的关键词的理解,选取写作立意的角度和写作内容。 1.对“矛盾”的理解。

矛盾,泛指对立的事物互相排斥。辩证法上的矛盾指客观事物和人类思维内部各个对立面之间的互相信赖而又互相排斥的关系。形式逻辑中的矛盾(亦称“自相矛盾”)指两个概念互相排斥或两个判断不能同时是真也不能同时是假的关系。 2.对“成长的音符”的理解。

“成长的音符”,重点在“成长”,是成长道路上的种种坎坷、曲折和经历、心历。 3.对“矛盾,成长的音符”理解。

前后构成判断,把“矛盾“上升为一种对立面的统一,扣住“在解决矛盾中长大”,所谓的“矛盾”其实也就不“矛盾”了。

【点睛】命题作文审题七法:(一)增补信息法(添枝加叶法)(“组词造句”)有一些命题作文题比较宽泛,有时让人摸不着边际,可以采用“增补信息法”,即在理解命题作文题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在题目的前或后或中间加上限制词,增补新的信息或新的因素,(如果题目中有代词,则指出具体指代的内容、对象。)从而达到缩小外延、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明确范围、方便入题旨的目的。如“举手投足之间”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题目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在审题时,可以先把它当成是半命题作文,运用“增补信息法”,增补新的信息,将短语补充成一个句子,在补充完善中确定中心论点,然后取其一点入题。(二)明确重心法(审题眼)所谓“重心”是指命题作文题目中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也就是写作的重点。偏正结构的题型,其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考生在审题时要重点对表修饰或限制的“偏”的部分进行深入思考,才可能使自己的立意不走偏。如:“诗意地生活”其表意重心在“诗意”上,所以审题时就要紧扣“诗意”二字,“诗意”是什么?“诗意”不仅是诗情画意,更是一种心灵的和谐,是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是一种乐观豁达的精神等。那么,“诗意地生活”就是用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或乐观豁达的精神去面对生活。如果考生眼睛只盯着中心词“生活”,而没有仔细思考修饰语(重心)“诗意”的含义,立意就会走偏。 (三)探究寓意法。(比喻象征联想法)寓意通常是指所指对象的比喻义或象征义,有些作文题目,除了

直白说法以外,还有一种比喻说法或者象征说法,“探究寓意法”就是探究其比喻义或象征义的方法。对于寓意性的命题作文审题立意要注意两点:(1)寓意性的命题作文,当然可以写它的本义,但一般不是“就事论事”地写它的本义,而是重点写出它的寓意,即便你的作文要从其本义入手,但最终还得要写出它的寓意,这样才会使主题得到开掘。(2)寓意性的命题作文题往往是一种具体事物,因此,它的寓意就有一种开放性的特点。这就要求作者捕捉到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去写作文。否则,就难以把作文写得情文并茂。这一类作文,命意的关键在于抓住命题中的核心词素,把抽象命题具体还原,再把具体概念抽象提升;或者把大话题从小处着手,小话题从大处引申。(四)追问法“追问法”就是通过对题目进行不同角度的提问来打开思路的方法。一般可针对题目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并自问自答。“追问法”可使考生多角度地审视题目,发散思维,最终使中心论点周密而深入。(五)化意为象法(化虚为实)有些命题作文题目或题目中的某个词语仅仅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这时,我们如果仅从抽象的概念出发来审题立意的话,就很难找到突破口。只要我们化抽象的概念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或事物或事例就容易多了。此法称为“化意为象法”。(六)一分为二法“一分为二法”是辩证法的一种,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对立的两个方面,分析研究问题,既要看到它的这一个方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个方面;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只有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才能正确地认识问题,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这就是“一分为二法”。(遇到“中性题目”时,要注意正反思维、辩证思维)(七)巧用材料法有的材料(提示语),蕴含着跟题目有关的丰富的信息。审题时就是充分探究材料,分清层次与角度,结合追问法、添枝加叶法等,明确写作的内容和范围。

【标题】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