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教程课后习题 下载本文

寻找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的状态,这是人的社会天性。为了防止因孤立而受到社会惩罚,个人在表明自己的观点之际首先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考察;②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便形成了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③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根据诺依曼的观点,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的“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

9、什么是“社会孤立”动机?它对人们公开的意见表达有什么影响?

A:为了防止因孤立而受到社会惩罚,个人在表明自己的观点之际首先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考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他们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觉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人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附和。

10、如何理解“舆论是我们的社会皮肤”这个观点? A:诺依曼认为,舆论在双重意义上是“我们的社会皮肤”:它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不仅如此,它又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就想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

11、诺依曼认为有三种因素使得当代大众传播对舆论有强大影响力,这三种因素是哪些? A:①多数传媒的报道内容具有高度的类似性(产生“共鸣效果”);②同类信息的传达活动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和重复性(产生“累积效果”);③媒介信息的抵达范围具有空前的广泛性(产生“遍在效果”)

12、什么是“意见气候”?它与信息环境的概念有什么关联? A:“意见气候”是一个传播学上的概念,是指自己所处的环境中的意见分布情况,包括现有意见和未来可能出现的意见。

13、试举几种关于舆论概念的基本观点。

A:①政治哲学观点:把舆论看作是“公意”,是“共同体”的最高意志,是民主政治的基础;②社会学的“有机体”概念:认为舆论不是个人意见的简单集合,而是社会互动的有机整体;③行为科学观点:或多或少把舆论看作是个人意见的简单相加,其中多数意见便被看作是“舆论”;④社会心理学观点:把舆论看作是社会控制的机制,认为舆论未必是事实上的“多数”意见,但至少是表面上的或人们感觉中的“多数”或“优势”意见,它通过人们的从众心理来制约个人的行为,因而起着社会控制作用。

14、结合“沉默的螺旋”理论,试述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社会心理和舆论三者的关系。 A:①“沉默的螺旋”理论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了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这正是传统的舆论学所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②“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指出了这种影响来自于大众传播营造“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假说中对传播媒介的“赋予地位”功能,大众传播的公开性和普遍性、报道内容的类似性和累积性以及由此带来的“选择性接触”的困难性所做的分析,对重新评价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15、简述“培养”理论的基本内容。

A: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

16、大众传播在形成“社会共识”方面起什么样的作用?电视媒介在形成“共识”方面具有什么样的独特优势?

A:大众传播通过象征性事物的选择、加工、记录和传达活动,向人们提供关于外部世界及其变化的信息,用以作为社会成员认识、判断和行动的基础。教育和宗教的传播是在有限的规模和范围内进行的,而大众传播则把同一内容的信息传达到社会的任何阶层和任何角落。大众传播不仅是现代社会的“故事讲解员”,而且是缓和社会各异质部分的矛盾与冲突的“熔炉”,在这个意义上它还是维护现存制度的“文化武器”。因此,大众传播在形成现代社会的“共识”方面,已远远超越了传统社会中教育和宗教的作用。电视媒介的独特优势:①拥有最多的受众,每天接触的时间最长;②不需要接触印刷媒介所必需的识字能力;③把视听觉手段结合在一起,拥有强烈的目击感、现场感和冲击力;④现代人从幼年时代就与电视生活在一起,很难把“电视中的世界”与现实世界加以区别;⑤电视广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部分(包括儿童、低学历者以及贫困阶层)。

17、什么是“象征性现实”?

A: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所提示的现实。大众传媒负有向社会成员传达环境变化的使命,但这种传达活动并不是有闻必录,也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通过象征性事物的选择和提示来进行的。因而,大众传播所描绘的“现实”景象,并不是客观现实的完全再现,而是一种经过选择和加工的“象征性现实”。 18、“主流化效果”指的是什么? A: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他们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传播媒介的这种“培养效果”,主要表现在形成当代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上”,而电视媒介在“主流形成”过程中尤其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它可以超越不同的社会属性,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培养”人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

19、什么是“元传播”?

A:所谓“元传播”,即人们为了传播而进行的传播行为,包括对所传递符号的定义及其诠释规则的约定。任何一种传播活动,同时都在传递着由三个元素构成的信息组合:感官刺激的符号、该符号的指代和区别性指代,以及传受双方围绕该符号产生互动行为的规则。

20、简述框架的定义。

A:框架指的是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归纳、结构与阐释都依赖一定的框架,框架使得人们能够定位、感知、理解、归纳众多具体信息。

21、如何理解新闻框架?

A:①新闻框架是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性处理的特定原则,这些原则来自于新闻媒

体的立场、编辑方针以及与新闻事件的利益关系,同时又受到新闻活动的特殊规律(如新闻价值规律)的制约。这些原则,规定着一家媒体对新闻事件的基本态度和本质判断。②在一定的新闻文本中,新闻框架通过一定的符号体系(定性的关键词或具有特定意义的图像符号等)表现出来,这些符号形成对新闻事件意义的建构。③在新闻报道中,框架的存在是一种必然。④新闻框架作为媒体为新闻事件定性的主导性框架,对受众认识、理解新闻事件以及对新闻事件做出反应具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也称为“框架效果”。

22、新闻框架建构的两种主要机制是什么?

A:①“框限”,即决定新闻取材范围,主要使用选择策略,选择不同的事实或事物不同属性加以提示或凸显;②“内在结构”,主要使用重组策略,即在入选的报道内容各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系统的联合和组合,由此建构新闻文本的完整意义。

23、在一篇新闻中,新闻框架会主要通过哪些要素呈现出来?

A:①行为主体——新闻事件的实施人、责任人或机构;②身份认定——对新闻人物身份属性的提示和定性;③归类打包——将新闻事件归类于不同性质的范畴,贴附标签的过程;④引申泛化——对新闻事件的实质做一般意义上的阐释。

24、什么是框架效果?

A:框架是我们处理信息的认知结构,运用什么样的框架处理信息,会影响到我们对信息的处理结果,对事物的价值判断、态度及行为反应,这种影响被称为框架效果。

25、什么是受众框架?

A:受众框架即受众个人接触和处理大众传播信息的认知结构和诠释规则,这种结构和规则来自于受众过去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既有的价值观和态度、行为取向,并引导着受众个人处理新的信息。

26、新闻框架的四种具体功能是什么?

A:①提供问题定义;②阐释事件原因;③提供道德评价;④示意解决方案。

27、简述“知沟”假说的主要观点。

A: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传媒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28、“上限效果”指的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个假说? A:“上限效果”假说与“知沟”假说持相反观点。它认为: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得也就早;那些社会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得缓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这个假说意味着,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的结果不是带来社会“知沟”的扩大,而是缩小。

29、简述卡茨曼“信息沟”理论的要点,并予以分析。

A:①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这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都是如此;②新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利益并非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是均等的,换句话说,现有信息水准较高或信息能力较强的人,能够比较弱的人获得更多的信息;③与人的

能力相比,电脑等机器的信息处理和积蓄能力要强大得多,既有的信息富裕阶层通过早期采用和熟练使用这些先进机器,能够比其他人更拥有信息优势;④新媒介技术层出不穷,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其趋势可能是“老沟”未能填平,而“新沟”又不断出现。

30、什么是“数字鸿沟”?它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A:“数字鸿沟”是“信息沟”在数字技术日益成为主要传播手段的今天扩大化的表现。这一鸿沟更多地体现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数字媒体接触和使用状况的四种差异,这些差异可以用“ABCD”来概括:A(Access)——指的是人们在互联网接触和使用方面的基础设施,软硬件设备条件上的差异,经济地位优越者在这个方面有着突出优势;B(Basic skills)——指使用互联网处理信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差异,而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与教育有着密切关系;C(Content)——指互联网内容的特点、信息和服务对象、话语体系的取向等更适合于哪些群体使用和受益;D(Desire)——指上网的意愿、动机、目的和信息寻求模式的差异。

31、媒介素养指的什么?它包括哪些方面?

A:媒介素养是“公共接近、分析、评价各种媒介信息,达到沟通交流目的的能力”。它包括:①媒介技术的基础技能,即接触和使用媒介手段或设备的能力;②媒介信息的识读能力;③媒介信息查询收集能力;④媒介信息的选择能力;⑤对信息内容的质疑批判能力;⑥信息的加工制作和发布能力。

32、媒介素养的研究和实践经历了哪些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A:①保护主义阶段。20世纪初至60年代,特点是对大众报刊、电影、电视中的暴力、低俗内容持势不两立的批判态度,出于保护青少年成长的目的,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在实践环节上,通常采用说教、灌输的教育方式;在价值上,有鄙视大众文化、推崇精英文化的色彩。②注重辨识能力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特点是李普曼的“拟态环境”思想在媒介素养研究中产生影响,关心的焦点在于人们如何形成区分媒介建构的“现实”与真实世界的能力。在这一时期,媒介素养研究开始承认大众文化的部分合理性,在研究和实践上,文本分析和出于“鉴别”目的的媒介体验教学成为主要方法和形式。③能动赋权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直到今天,特点是培养信息社会的合格“公众”成为媒介素养教育追求的目标。这个阶段的媒介素养理念,包括了分辨、选择、评价媒体及信息内容的自主能力,通过理性对话监督影响媒体的能力,以及通过参加传播创造,积极推动传播过程民主参与能力。这一时期,保护主义教育依然是一个重要课题,但同时,媒介技术教育、媒介艺术教育,以及传播理念的民主教育,都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

33、如何理解“第三人效果”的概念?

A: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的表面受众中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的反应行为实现的。理解:①它指的是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在评价大众传播的影响之际,通常会认为最大的效果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而是发生在“他人”(广义第三人)身上。②“第三人效果”也是一种说服或宣传技巧,类似于我国的“声东击西”、“欲擒故纵”、“围魏救赵”、“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成语中所蕴含的操控谋略。③“第三人效果”指的也是大众传播的现实影响的一种发生机制。 34、“第三人效果”产生的心理学依据是什么?

A:心理学中关于人的“自我强化”(自我膨胀)理论。①对自己盲目乐观,觉得与他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