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基础部分习题集及答案全 下载本文

_______、_______三个抗原成份组成,根据其在各菌中的不同组合,把O-1群霍乱弧菌分为三个血清型,即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又根据表型的差异,将O-1群霍乱弧菌的每一个血清型分为两个生物型,即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4、霍乱肠毒素的毒性亚单位是___________,结合亚单位是_________。

15、副溶血弧菌是一种嗜_______性弧菌,所致疾病主要为_____________。

16、破伤风梭菌的芽胞呈圆形,其直径__________菌体宽度,位于菌体的__________。 17、破伤风梭菌主要经____________感染,致病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

18、预防破伤风,可接种___________进行人工主动免疫或接种__________进行紧急预防。

19、破伤风的特异性治疗是应用___________,注射前必须做___________。

20、气性坏疽的主要病原菌是_______,其产生的α毒素是一种_______酶、它在牛乳培养基中生长繁殖,可以产生为该菌特点之一的__________现象。

21、目前已知毒性最强的生物毒素是_________,其毒性比氰化钾还强______倍,它阻碍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_,导致肌肉________________型麻痹。 22、无芽胞厌氧菌为条件致病菌,引起内源性感染的致病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3、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类杆菌主要有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24、可引起人畜共患病的细菌主要有__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25、结核病人居住的房间空气消毒可采用__________,其所用餐具可采用________灭菌。 26、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表示机体__________。预防结核病采用__________。

27、结核杆菌的感染途径有_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

28、卡介苗是由______------------_经人工变异培育的

________------------_,可用于预防_______感染。

29、白喉杆菌一般仅在入侵局部繁殖,但其产生的________------------_引起的_______------------_,最常

导致________------------_和________的损害。

五、问答题

1、脑膜炎奈瑟菌的分离培养应注意的环节?

2、为什么大肠菌群数作为卫生细菌学的检测指标之一?

3、简述霍乱肠毒素的化学组成及致病机制。 4、简述无芽胞厌氧菌的临床感染特征。 5、结核杆菌的致病性和免疫性有何特点? 6、可引起人畜共患病的常见细菌有哪些种类? 各通过何种途径引起人类疾病?7、简述白喉 毒素的作用机制。

第十七章 其它致病性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一、单项选择题

1.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 ) A.衣原体 B.立克次体 C.支原体 D.病毒 E.细菌

2.外斐氏反应可辅助诊断( ) A.风湿热 B.波浪热 C.恙虫热 D.回归热 E. 伤寒

3.检查钩端螺旋体常用的方法是( ) A.革兰氏染色 B.抗酸染色 C.墨汁染色

D.姬姆萨染色 E.. 镀银染色

4.具有感染性的衣原体物质是( ) A.原体

B.始体 C.中间体 D.包涵体 E.核糖体

5.诊断衣原体感染可在细胞内查找( ) A.原体 B.始体 C.中间体 D.包涵体 E.核糖体

6.立克次体与细菌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前者( ) A.有细胞壁 B.含两种核酸 C.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D.专性细胞内增殖 E.对抗生素敏感

7.衣原体与病毒的相同点是两者均( ) A.有细胞结构 B.含两种核酸 C.对抗生素敏感

D.专性细胞内寄生

E.二分裂法增殖

8.外斐试验可辅助诊断的感染病原是( ) A.支原体 B.衣原体 C.螺旋体 D.立克次体 E.病毒

9.钩端螺旋体的传染源和传播方式是( ) A.吸入孢子

B.接触或食入带菌鼠、猪尿的污染水、土壤等 C.皮肤伤口感染芽胞 D.犬咬伤 E.性接触 10.引起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是( )A.肺炎球菌 B.肺炎衣原体 C.肺炎支原体

D.普氏立克次体 E.新型隐球菌

11.对支原体的错误描述是( ) A.无细胞壁 B.有独特生活周期 C.能通过细菌滤器

D.对抗生素敏感 E.可引起性传播疾病

12.支原体和L型细菌的不同点是前者( ) A.无细胞壁

B.形成油煎蛋样菌落 C.培养基需含大量血清 D.包膜含大量胆固醇 E.生长缓慢

13.支原体和病毒的相同点是两者均( ) A.含两种核酸 B.无细胞壁 C.对抗生素不敏感 D.形成包涵体 E.专性细胞内寄生

14.衣原体和病毒的不同点是( ) A.专性细胞内寄生 B.感染后引起细胞坏死

C.在细胞内形成包涵体 D.可引起性传播疾病 E.繁殖方式

15.对外界环境理化因素抵抗力最低的微生物是( )

A.梅毒螺旋体 B.真菌 C.普氏立克次体 D.支原体 E.衣原体 16.地方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是( ) A.蜱 B.螨 C.虱 D.鼠蚤 E.蚊

17.沙眼的病原体是( ) A.衣原体 B.病毒 C.支原体 D.真菌 E.细菌

18. USR或RPR可辅助诊断的疾病是( ) A.风湿热 B.波浪热 C.恙虫热 D.梅毒 E. 伤寒

19.钩体病发病一周内,检材阳性率最高的是( A.脑脊液 B.血液 C.尿液 D.血清 E.粪便

二、多项选择题

1.可引起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有( ) A.支原体 B.衣原体 C.病毒

D.立克次体 E.螺旋体

2. 可引起性传播疾病的病原有( ) A.支原体 B.衣原体 C.梅毒螺旋体 D.淋球菌 E.立克次体

3. 钩体病的传染源与储存宿主主要是( ) A.带菌者 B.病人 C.猪 D.鼠类 E. 淡水鱼

4.辅助诊断梅毒的血清学试验是( ) A.USR试验

B.冷凝集试验 C.RPR试验 D.凝集溶解试验 E. 外斐试验

5. 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生长的微生物是( ))

A.病毒和衣原体 B.立克次体 C.病毒和支原体 D.细菌和螺旋体 E.细菌和立克次体

6.支原体的生物学特性是( ) A.活细胞内寄生 B.无细胞壁 C.不形成包涵体 D.只含有一种核酸 E.对抗生素敏感

7. 可通过滤菌器的微生物包括( ) A. L型细菌 B. 真菌 C. 衣原体

D. 支原体 E.病毒

8. 钩端螺旋体主要的致病物质包括( ) A.外毒素 B.内毒素样物质 C.荚膜

D.溶血毒素 E.细胞毒性因子

9. 可通过性传播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是( )

A. 衣原体 B.立克次体 C. 支原体

D. 病毒 E. 大肠埃希氏菌 三、名词解释 1.支原体 2.衣原体 3.立克次体 4.螺旋体 5.包涵体 四、填空题

1.衣原体可引起人体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部位的感染。

2.可传播立克次体的媒介昆虫主要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3.钩端螺旋体通过_________传播,有_________宿主;梅毒螺旋体通过______和_________传播,传染源是_________。 4.无细胞壁的微生物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者均可形成_______样菌落。 5.支原体细胞膜有三层结构,化学成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含大量_______是其显著特点。

6. 可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的最小原核细胞生物是_________。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生物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7.可引起人畜共患病的原核细胞生物种类除细菌外,还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8.可引起肺炎的原核细胞型病原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9.最常引起细胞培养污染的微生物是_________,其原因是由于该类微生物可_________

10. 衣原体的发育周期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阶段,其中有感染性的阶段是_________。 11.可在细胞内形成包涵体的微生物主要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五、问答题

1. 举例说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中,可引起性传播疾病的有哪些?

2.试述 斑疹伤寒及病原的类型、传播方式、临床表现?

3.致病性支原体主要包括哪两种?各通过何种传播方式引起何种疾病?其主要的致病机制是什么?

第十八章 真菌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可引起肺部感染的病原中,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 A.肺炎衣原体 B.肺炎支原体 C.肺炎球菌

D.军团菌 E.白色念珠菌

2.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 )

A.狂犬病毒 B.新生隐球菌

C.脑膜炎奈瑟菌

D.乙型脑炎病毒 E. 皮肤丝状菌

3.与肝癌有关的真菌产物主要是( ) A.黄曲霉毒素 B.镰刀菌素 C.赤霉素

D.头孢菌素 E.青霉菌

4. 属于多细胞真菌的是( ) A.白假丝酵母菌 B.新生隐球菌

C.皮肤丝状菌 D.酵母菌 E. 葡萄球菌

5.引起癣症的病原体是( ) A.白假丝酵母菌 B.放线菌 C.新生隐球菌 D.皮肤丝状菌 E. 衣原体

6.新生隐球菌的特性是( ) A.革兰氏阴性 B.多细胞真菌 C.可形成厚膜孢子 D.多为外源性感染 E. 对常用抗生素敏感

7. 浅部真菌的最适生长温度是( ) A. 22~28℃ B. 30~32℃ C. 32~35℃

D. 37℃ E. 18~22℃

8.由真菌引起的疾病是( ) A. 鹅口疮 B. 波浪热 C. 甲型肝炎 D. 梅毒 E. 沙眼

二、多项选择题

1. 皮肤丝状菌的生物学特性是( ) A.营养要求高 B.繁殖方式多样化 C.生长缓慢

D.对常用抗生素敏感 E. 生长温度低

2.浅部真菌的致病机理是( ) A.内毒素作用 B.机械刺激作用

C.外毒素作用

D.酶和酸性物质作用 E. 荚膜的作用

3. 具有荚膜结构的病原体是( ) A.肺炎链球菌 B.炭疸芽胞杆菌 C.新型隐球菌

D.白色念珠菌 E. 支原体

4.白假丝酵母菌的特性是( ) A.革兰氏阳性 B.多细胞真菌 C.可形成厚膜孢子 D.多为内源性感染 E.对抗生素敏感

5.属于多细胞的真菌是( ) A. 毛癣菌 B. 表皮癣菌 C. 小孢子癣菌

D. 白假丝酵母菌 E. 新型隐球菌 三、名词解释 1.真菌 2 .菌丝 3.孢子

四、填空题

1. 浅部真菌多引起_________,其结构由_________和_________构成。

2. 与肿瘤有密切关系的微生物种类主要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3. 常引起抵抗力降低者内源性感染的真菌是______,引起真菌中毒和致癌的常见真菌是_______和_________。 五、问答题

致病性真菌的主要种类有哪些?可引起人类哪些部位的感染?

第十九章 病毒

一、单项选择题

1、对病毒体最正确的叙述是( ) A、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B、脱壳后仍有感染性的病毒核酸 C、有刺突的包膜病毒颗粒

D、可独立存在于细胞外的病毒颗粒

E、成熟的、完整的、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2、对病毒特征的错误叙述是( ) A、非细胞型微生物 B、只含一种核酸 C、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

D、出芽方式增殖 E、对干扰素敏感

3、大多数病毒的形态属于( ) A、球形 B、杆形 C、砖形 D、弹形 E、蝌蚪形

4、一种决定病毒致病性的成分是( ) A、刺突 B、包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