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及《核舟记》训练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小石潭记》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该文选自《 》,作者 ,唐朝著名 。 2、注音:

篁( ) 洌( ) 翕( )邃 ( ) 坻( )

3、直接写潭水清的语句是 ;借石潭的形状写潭水清的句子是 。 4、下列词用法不同的是( )

A、闻:隔篁竹,闻水声 余闻之也久 B、许: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潭中鱼可百许头

C、其:以其境过清 不可知其源 D、差:参差披拂 犬牙差互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 ) ⑵皆若空游无所依 (依: ) ⑶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 ) ⑷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悄怆幽邃: ) ⑸隶而从者 (隶: )

6、课文写景中融有感情,试说说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

7、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8、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分别从 、 、 等角度去点染,整段文字没有一个字写到 ,却又无处不在写 。 9、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 )(多选) A、闻水声,如鸣佩环 B、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C、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D、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E、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F、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G、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H、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10、解释下列多义词:

⑴环:如鸣佩环( ) 四面竹树环合( ) ⑵清:水尤清洌( ) 以其境过清 ( ) ⑶可:潭中鱼可百许头( ) 不可知其源( )

11、摘出有关写“鱼”的句子:

⑴写鱼静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写鱼动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写鱼情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坐潭上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是( )

A、深秋时节出游,天气凉了 B、游的时间长了,接近黄昏,下了寒气 C、小石潭四周没有多少游人,潭水很凉 D、自己的心境凄苦孤寂 二.阅读理解、分析。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回答下边的问题。

①“明灭可见”指的是一条小溪,这个说法有根据吗?

②文中提到“乐”字,这跟全文的情调协调吗?说说你的理解。

15、 “若”、“似”、“如”都可以用来打比喻,但有时又不一定是打比喻。试分析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哪些不是。

①闻水声,如鸣佩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皆若空游无所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似与游者相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三段的段意。

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按要求填空 《核舟记》专项练习

1.《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 》。作者是 ,字 , 嘉善人。

2.《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__________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 》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 》中的句子。 3.黄庭坚是 朝的文学家,字 。

4.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

5.“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一句点明了窗子具有 的特点,说明雕刻的精巧。 6.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 ”一个动作和“ ”的神态看出来。 7.从对佛印的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佛印 的性格特点。

8.第三段中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人“ , ”(从第一段文字中找)的精湛技艺。

9.从第四段对右边舟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 的神态,而左边舟子的神态则显得 。

10.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这样说明的作用是 。

11.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

12.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 。 13、写出两句其他诗词中与船有关的语句 。 六、翻译下列句子

1.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5.苏、黄共阅一手卷。

6.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7.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8.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9.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1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七、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2. 写三个人的神情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文中哪句话赞叹了雕刻技艺的高超? 3.“闭’字和“启”字相应,一启一闭说明了什么? 4.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这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

5.文中第三段介绍苏东坡、佛印、鲁直于船头的位置,为什么先从中间的苏东坡介绍起? 6.文中有哪些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和相互关系的?

7.作者在说明船的正面的时候,为什么不是从船头说到船舱,从船舱说到船尾,而是先说船舱,再说船头和船尾呢?

八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峨冠guān B.手卷juàn C.不属shǔ D.矫jiāo首昂视 2.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绝类弥勒(绝):很 B. 历历数也(历历):清清楚楚 C.如有所语(如):比如 D.勾画了了(了了):线条简单 3.下列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A.诎右臂支船(诎)B.左臂挂念珠倚之(倚)C.东坡右手执卷端(执)D.绝类弥勒(类)4.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启窗而现,雕栏相望焉。 B.中轩敞者为舱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D.其人视端容寂

5.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苏、黄共阅一手卷

译文:(苏、黄在一起共读一横幅的书画。) 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译文:(这是挑选了桃核中修长的刻成的。) C.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文:(他们的膝盖互相靠近着,都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D.同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译文:(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6.“船头坐三人........珠可历历数也”这段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为说明顺序。语言上生动,人物情态栩栩如生。

九1. “舟首尾......石青糁之”这段文字具体介绍“核舟”的形状、构造等情况。请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这段文字介绍的内容。(不超过12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的第一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分类别 3.第2至3句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中描写核舟上交代舟上人游览的地点以及周围景物、环境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核舟记》专项练习答案 一、

mǐn wǎng yí yòujī shǔ ruò sǎn guān rán zhé qū jí zhuījì rénxū y

ú zhuàn

二、1.奇妙精巧 2.无不 顺着 雕刻 3.曾经 赠 我 4.句首表示推测语气 5.大约 黄米 上下 6.打开 7.用箬竹叶做的船篷 盖 代词船舱 8.正对着 9.缓缓地 起 10.用石青 涂抹 11.高 帽子 胡须 12.说话 13.他们的 靠近 14.极像 15.举 16.不相类似 17.分明可数的样子18.椎形发髻 19.视线 神色 20.好象……的样子 21.平 22.清楚明白 黑 23.竟然 满 24.长而窄

三、1.通“又” 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2.通“屈 ”弯曲3.通“横”4.通“父”,男子的美称5.通“拣 ”挑选 四、①木头 树木②叫 是③奇异 零数④动词表示存在 通又⑤雕刻 是 有⑥表示并列 表示修饰 表示转折⑦大约 可以⑧句尾语气词 说

五、1.《虞初新志》魏学咿子敬 明末2.苏轼《后赤壁赋》《赤壁赋》3.宋 鲁直4. 盖大苏泛赤壁云5.灵活精致6.“左手扶鲁直背”“右手指卷,如有所语”7.豁达开朗8.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9.轻松悠闲 专注悠闲10.列数字作比较 突出雕刻者技艺的高超11.嘻,技亦灵怪矣哉12.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13、略 六、 略

七、1.①用料体积小 ②所刻事物繁多 ③刻物情态毕备2. 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嘻,技亦灵怪矣哉” 3. 写出了介绍的顺序:由舟外到舟内再由舟内到舟外,引导读者仔细观看,并由此引出窗上的文字。4. 这十六个字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泛赤壁”相照应,切题,而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景色。作者真切地描述官们,足以见他对核舟观察的精细。5.因为这样写符合核舟的主题,苏东坡是“泛舟”的主角。6. “共阅一手卷。…如有所语。”7. 因为中间船舱的位置和对联的颜色非常醒目,而且窗上的对联也暗示了核舟的背景和主题。先写船舱,不仅可以增强浓厚的艺术情趣,而且也极其自然的引出下文中船头三人的情态的描述 八、1.D 2.B 3.A 4.B 5.D 6.船头(或舟首) 空间顺序

九、1.舟长、高、舱、窗、雕栏、窗上的刻字 2.A、C 3.从中间到旁边。 4.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小石潭记》答案

一、 1、《柳河东集》;柳宗元;文学家 2、(huang2) (lie4) ( xi1) (sui4) (chi2 ) 3、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 4、B

5、⑴向西⑵凭借,依靠⑶像狗的牙齿那样⑷寂静得使人忧伤⑸跟随 6、愉悦;抑郁忧伤

7、潭中鱼可百许头……往来翕忽 8、游鱼、阳光、影子、水、水 9、CFG

10、玉制的装饰品;环绕;清澈;凄清;大约;可以,能 11、日光……不动;俶尔……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12、D 二、

13、①潭中大约有鱼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好像水都没有)②(游鱼)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14、①上文“斗折蛇行”是指溪说的;下文“其岸势犬牙差互”是指溪岸说的,这就是“明灭可见”指的是一条小溪的根据。②作者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他政治失意生活中的抑郁心情,因此当他听到水声时,当看到鱼儿“往来翕忽”的游态时,他感到自然间的乐趣,心情也变得欢快起来,成为作者当时的心情的反衬,跟全文的忧伤凄苦的基调形成了对立的统一,从而更有力地揭示了痛苦的深度。(意近即可)

15、①“鸣佩环”比喻“水声”的嘹亮。②“空”,意为空中,比喻水的透明度。③不是比喻,“似”表示作者的猜想。

16、一段:写潭中游鱼的情趣。二段:写潭的水源。三段:写潭四周的景色和作者的感受。 17、这八个字,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的氛围,环境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是全文的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