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学海敢搏风浪誓教金榜题名。决战高考,改变命运。凌风破浪击长空,擎天揽日跃龙门微专题17:涝灾的形成原因
【高考母题再现】
【2015?新课标全国2】
43、 (10分)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遭受严重涝灾的现象时有发生。
读上图,分析M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原因。 【答案】(10分)
地处平原,地势低平,受南部山区洪水和河流上游汇水的共同影响;(3分)排洪通道少,且易受到潮水和其他河流洪水的顶托,排水不畅;(4分)处于台风过境或登陆区,台风常带来强降雨。(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九寨沟和黄龙景区位于四川省西部横断山区,地势起伏较大,公路,铁路建设困难,投资成本高,交通运输线路少,距离东部经济发达的市场遥远,陆路交通可达性差,耗时长,主要客源地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居民收入高,支付能力强,加之乘飞机速度快,路途时间短,可也有效增加旅游时间。
【考点定位】本题组考查自然灾害与防治,具体抽样考查洪涝灾害的形成自然原因。
【 难点中心】本题以“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遭受严重涝灾的现象”为切入点,以浙江省某市为背景材料,具体考查M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原因。分析洪涝灾害的成因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洪水来源,二是洪水排泄不畅,洪水来源主要受降雨、冰雪融水、干支流汇水等影响,洪水排水不畅原因有泄洪河道少,冰凌、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泥沙淤积抬高河床,地势低平,水流缓慢等。
【考点难点突破】 【知识链节】
1.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造成内涝的客观原因是降雨强度大,范围集中。降雨特别急的地方可能形成积水,降雨强度比较大、时间比较长也有可能形成积水。
2.城市内涝带来的影响。中国正处在城市化的高峰期,人口和财富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面积越来越大,就像在摊大饼。原来的河流和湿地都没了,原来可以渗水的地面都变成不渗水的水泥地了 。生活水平提高后的市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就对突然发生的积水和交通瘫痪等不能容忍。一旦城市遭遇强暴雨袭击,突然倍增的
洪水无处可去,当然会在城市里肆意奔流,于是,道路瞬间成“河流”,广场立即变“湖泊”,建设在河道、湖畔等低洼地带的居民区、工厂等,随之成了泽国。事实上,城市内涝本身,就是各种“城市病”集中发威的结果。
【技能方法】 城市内涝防治方法
包括把公园、停车场、运动场等地设计得比其他地方低一点,暴雨时把水暂时存在这里,就不会影响正常的交通,像挪威,市区修得不是很整齐,他们的做法是多在市区建设绿地,发挥绿地的渗水功能,进行雨水量平衡,实现防灾减灾的作用。 一些国家还建设一些暂时储水的调节池,等下完雨再进行二次排水。我们在实践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总是出现问题,它才受到关注,存在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这是被动的应对措施,结果也是被动的。 需要建立多层监管体系。
一是设计行业需依照规范做事,规范必须严谨且有前瞻性,“有远虑则无近忧”; 二是加强市场监管,既要保障投资走向和可持续 性,又要确定保险公司的责任;
三是制定配套法律和有约束力的城市规划,落实财政投入,设定建设和改善的时间表,如此可以依法依规划行政问责,取得实效。
【热身训练】
(福建省泉州市2015届高三5月模拟文综试题【解析】)1.下图示意2005 - 2009年福建省西部山区短时暴雨月平均分布特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我省短时暴雨的月际分布特点,并简析6月多暴雨的原因。(9分) (2)简述为减轻山区暴雨诱发的地质灾害可采取的工程措施。(6分) 【答案】 (1)(9分)主要分布在4—9月(春夏季多,秋冬季少),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3分)。 水汽充足,气温较高,对流旺盛(3分);此时多热带气旋(台风)和锋面活动(锋面雨带影响),降水强度大,次数多(3分)。 (2)(6分)实施护坡、固坡工程;建设排水工程;提高建筑物的抗灾能力(强度);植树造林、改善稳定生态环境;人口迁出高风险区。(答出3点得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该省短时暴雨主要分布在4—9月,春夏季多,秋冬季少,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该省临海,水汽充足,6月份气温较高,对流旺盛。此时多热带气旋(台风)和锋面活动,所以降水强度大,次数多。
(2)为减轻山区暴雨诱发的地质灾害,可以实施护坡、固坡工程,建设疏浚排水工程,提高建筑物的抗灾强度。进行植树造林、改善稳定生态环境。将人口迁出高风险区,减少灾害程度。
考点:暴雨成因及其次生灾害的预防措施。
(山东省临沂市2015届高三5月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解析】)2.(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7月21日至22日早8点左右,北京遭遇61年最大降雨。全市受灾人口190万人,损失近百亿元,造成78人遇难。 材料二 北京市地形、水系示意图。
(1)从地形因素分析北京城区易遭受洪涝灾害的原因。(6分)
(2)简述为提高北京市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宜采取的工程措施。(4分) 【答案】
(1)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抬升形成地形雨,增加降水量;上游地面坡度大,汇流速度快;下游为平原地形,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2)兴建水库;修筑堤坝;疏浚河道;开辟分洪、蓄洪、滞洪区;完善城市排水设施等。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所在地区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夏季时该地盛行东南季风,地形抬升作用显著,增加了降水量;河流上游(北京以北)地面坡度较大,汇流速度快,而下游(北京城区)为平原地形,地势平坦,排水不畅。因此易造成北京城区洪涝灾害。 (2)本小题考查洪涝灾害的应对措施,可从兴建水库、修筑堤坝、疏浚河道、开辟分洪蓄洪和滞洪区、完善城市排水设施等方面做出回答。 考点:洪涝灾害的成因和应对措施
【冲关演练提升】
(广西柳州市、北海市、钦州市2015届高三1月模拟考试文综地理。)1.(10分)
自12世纪起,黄河夺淮入海,使淮河失去出海口,淤塞了中下游河道。淮河干流中下游约800公里长程,落差仅22米。下游聚水盆洪泽湖湖底,比中游干流重点城市蚌埠河底高出2米多。淮河流域“小雨小灾、大雨大灾,无雨旱灾”的局面,是一条难治之河。 读图,回答问题。根据材料分析淮河治理困难的自然地理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