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招生详细方案 下载本文

高中生招生详细方案

﹝一﹞ 市场调查

一:时间(3月22日至3月31日 )

1 ;人口 2;经济情况 3;教育情况(升学率)4;当地的文化(是否对成都有意向,调查往届毕业生的去向)5;考生数

(二) 调查学校-----普高和三校﹝中专 技校 职高﹞ 1;学校的名称,数量,每个学校的班级数﹝分出重点班级与非重点班级﹞。

2;锁定重点学校﹝我们的目标学校﹞ 二:组建队伍

1;通过朋友和当地招聘工作人员使其在整个招生过程中一直帮助我们进行招生工作,也就是卫星点或助理。 2;通过各种关系找代理﹝招聘启示︰在校的老师长期从事招生代理的工作人员﹞。

3;根据区域情况对工作人员进行分工。 三︰下点准备 时间 ﹝ 4月1日至4月3日 ﹞ ﹝一﹞ 安顿

1;定宾馆 2;买地图 3;换电话卡 4;刻章 5;做名片 ﹝二﹞ 查学校

1;根据前期查的学校,分别在地图上标注或者用笔记做好地理位置。

2;从自己的临时住所到学校如何乘车;到学校的大致时间,票价是多少﹝准备好零钱﹞。

3;准备好第二天的宣传的物品﹝尤其是特殊专业﹞两人一组进班,要给自己找个进校的理由。﹝如,找朋友,探亲人,寻求合作,送高考模拟试题 送高考倒计时等﹞。 四:进校进班宣传时间 ﹝4月5日至5月25日 ﹞ 1;如何进校进班,要给自己找个进校的理由﹝如,找朋友,探亲人,寻求合作,送高考模拟试题 送高考倒计时等﹞,进不去怎么办 抓住进校的时机﹝在早晨上课之前,中午放学后,下午上课前,晚自己上课前等各种时机﹞根据各个学校的情况来自己决定进校的最佳时机﹝说明︰一定不要懦弱懒惰﹞。

2;进班讲什么,﹝三分钟演讲﹞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对学生进校宣传,有可能在宣传以前已经有很多学校已经宣传了,如果还在一味的介绍学校,学生都基本很反感要吸引学生要从学习和主打参观旅游牌。

3;宣传时要让学生填好学生信息﹝主要包括,学生姓名,联系电话,家庭住址,qq号码等﹞;或通过各种渠道拿到学生的信息,﹝住:信息一定是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 4;在宣传过程中记得交朋友,记得埋下钉子,线人使

其后期成为我们招生宣传的好帮手。

5;线索分类:每个学校的放在一起,每个班级的放在一起以便于后期的电话回访等工作。

6;线索量每天宣传学校至少5个班以上,﹝收集的学生信息每天不得少于100条﹞半个月3000条线索至少2500条。

7;宣传时间﹝早上七点之前做好宣传的准备﹞。 五:高考前的准备﹝时间: 6月1日至6月4日 ﹞。 ﹝一﹞ 熟悉地点 1;考点数 2;考点名称 3;考点具体位置

4;每个考点的人数及文科,理科,艺术和体育的分布情况。

﹝二﹞ 高考期间的具体安排

1;组织培训高考期间发放简章工作人员的注意事项。

2;挂条幅﹝十字路口,繁华地段,高考考点旁﹞。 3;在考高考点显眼的地方建立临时咨询时并安排好工作人员。

4;熟悉媒体,做出本区域的电视,报纸,网络的广告宣传预案。

六:高考期间的宣传

1;组织人员发放简章,并强调安全。 2;注意发放过程中的讲解对象方法方式。 3;发放简章,两人一组分别站在大门的两侧,如果是三人则有一人站在中间,尽量多收集家长的信息。 4;尽可能的多收集竞争对手的资料信息,以备后用。

5;发放简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城管,防止简章及收集的信息被人拿走。

七:入住宾馆﹝时间︰ 6月5号至6月20日 ﹞ 1;地段一定是繁华地段,市中心周围或汽车站火车站旁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段。

2;交通便利方便学生及学生家长寻找咨询。 3;经过宾馆有那几条路公交车等要清楚。 4;挂条幅的地方要醒目。

5;大厅需要有海报或展板,一定要大气尤其是给学生第一视觉冲击很重要。

6;楼梯口要有醒目的指示牌。

7;办公室的门口要有校牌且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方便学生联系。

8;办公室的墙上贴上学校的简介且要大气好看。 9;办公室要有电视,vcd或者电脑以便放学校的

宣传片。

10;办公室要有饮水机,纸杯,电话,文件夹等办公用品。

11;办公室一定要整洁,卫生,且要有办公的文化气息。

12;要早起且对咨询做好认真的准备。 八:接待咨询及到校参观﹝6月28至8月30日﹞ 1;加强回访可以邀请前期对学校感兴趣的学生到宾馆咨询并加强与学生沟通做到带到学生参观。 2;做好学生到校参观接待工作。

3;对参观的学生设法在校报名,并跟踪参观的学生使其为我所用。

4;通过报名的学生带动没有报名的学生,继续组织学生第二批到校参观。

5;做好广告方案,准备如何打广告。

6;做好高考成绩出来学生填志愿﹝大致时间是6月24,25,26日﹞ 并在这几天组织好工作人员到学校进行宣传此时是左后一次大规模和学生交流利用好这次机会有利与学校招生。

7;清楚咨询的地点,且做好回访工作。 8;再次组织学生到校参观报名。

九:黄金时间招生工作安排﹝7月1日至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