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惟一女远适他乡 B.老者暴卒 ..
惟吾德馨 士卒亡者过半 ..C.乃俱归 D.仍牢守故宅 ..吾谁与归 彼竭我盈,故克之。 ..2、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猴子从家里一直哭到乡里,乡里人也跟着掩面哭泣。 B. 猴子在乡里哭了一遍又一遍,乡里人帮它一起哭。
C. 猴子在乡里到处哭着(求别人帮助),乡里人于是资助掩埋了(老者) D. 猴子一遍又一遍的哭声惊动了乡里人,大家竟然资助掩埋了(老者)
3、读了本文后,你有何感想?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1、A 2、C
3、①我觉得文中的猴子对养之五年的老人有情有义,那么我们做人更应该有情义。 ②我觉得文中的猎人富有同情心,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主动关心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③文中的乡人不但出钱掩埋了老人,而且给死去的猴子立了一块碑,由此可见他们的善良与淳朴,这是值得现代人学习的。此外还可以从老人或老人的女儿的角度来回答。 七十四 韩信拜将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日:“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日:“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耳。”上曰:“若所追者谁? ”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 ”上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 ”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上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上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 ”于是上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上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信度何等已数言上( ) (2)诸将亡者以十数( ) ..(3)王必欲长王汉中( ) (4)上许之(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王)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
3、选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 (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韩信随着“亡者数十人”而离去,其原因在于他看不到自己被刘邦重用的希望。
46
C.“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这一细节写出了萧何急于要追回韩信的迫切心情。 D.刘邦对萧何十分信任,言听计从,说明汉军的实际领导人是萧何而不是刘邦。
4、根据上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韩信最终被刘邦以隆重的仪式拜为大将,其原因有哪些? 1、(1)估计 (2)计数(计算) (3)为王(称王) (4)答应
2、(大王您)倘若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与您图谋大业的人了。 3、D
4、(1)韩信自身具有“国士无双”的真才实学;(2)萧何极力举荐;(3)刘邦对人才的需求及其对萧何的充分信任 七十五 (一)狼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以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二)狼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舐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之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目似瞑( ) (2)将舐其喉( ) ..
(3)信不诬哉( ) (4)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C.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D.而顷刻两毙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刀劈狼首/乃伪睡以俟 B.久之,目似瞑/犬阻之,不使前也 C.更不止于野心矣/所欲有甚于生者 D.乃杀之而取其革/乃重修岳阳楼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5、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47
1、(1)鼻烟(2)咬(3)确实、的确(4)遗留、留下、招致 2、B 3、D
4、(1)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另一只狼象狗似的蹲坐在(屠夫)前面(2)表面上装出亲热的样子,暗中却怀有不可推测的恶意
5、阴险、狡猾、奸诈,甲文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乙文主要揭露狼野心不改的本质。 七十六 心不在马
赵襄主学御(驾车)于王于期(即下文的“于期”,是个善于驾车的人),俄而与于期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三易马而三后。
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最要紧的),马体安于车,人心调(谐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赶上)于臣。夫诱道(诱导,把马引到正路上去)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通“尚”,还)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赵襄主学御于王于期 先则恐逮于臣 ..
B. 子之教我御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C.此君之所以后也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D.先则恐逮于臣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2、下列朗读停顿不当的一项是( )
A.三易马/而三后 B.此君之/所以后也 C.先/则恐逮于臣 D.马体/安于车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后可以进速致远
(2)而先后心皆在于臣
4、赵襄主驾车比赛失败的两个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个故事对你有何启发,请联系你的实际谈谈。 1、D 2、B
3、(1)这以后便可因此跑得又快又远(或:这以后便可以跑得又快又远) (2)可是您无论领先还是落后,注意力都集中在我身上
4、失败的原因:(1)一心想取胜,注意力不集中;(2)没有抓住比赛的关键问题即调理马。启示略。 七十七 吕蒙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
鲁肃代周瑜,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
①②
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
48
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③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数讨山越 ( ) (2)君宜顾之 ( ) ..(3)遂往诣蒙 ( ) (4)肃于是越席就之(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2)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
3、细读节选的文字回答,鲁肃对吕蒙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4、根据节选文字,联系下面材料,你认为吕蒙是个怎样的人?
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鲁肃过蒙言议,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1)屡次 (2)拜访 (3)到 (4)接近,靠近 2、(1)不探寻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
(2)吕将军功名一天天显扬,不可以用原来的态度对待他。 3、原先轻视,后来吕蒙出了五个计谋之后,转为尊重和亲近。 4、勇而有谋,文武双全,勤奋好学,学而有成。 七十八 陈涉世家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度已失期 / 宁信度,无自信也 ..
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既克,公问其故 ..D.固以怪之矣 /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失期,法皆斩。
49
(2)天下苦秦久矣。
(3)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3、下列各句中不能表现陈胜的谋略的一项是( ) ....
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D.(又间令吴广)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4、读贾谊《过秦论》中的一段文字,结合上文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
(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赢:提,背)粮而景(景:同“影”,像影子一样)从。山东(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1)这段文字与《陈涉世家》(节选)中陈胜怎样的预见相一致?请你把陈胜的预见写出来。 (2)两段文字写的都是陈胜、吴广起义,但在表现内容上各有侧重,请分别说明。 1、C
2、(1)误了期限,按照(奏稿的)法律,都要被杀头。 (2)全国百姓苦于秦朝统治已经很久了。(意对即可)
(3)士兵们(或:士兵中)到处谈论(晚上发生的事情),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 3、A
4、(1)号程天下的百姓反抗秦朝的统治,会得到很多人的响应。
(2)《陈涉世家》中这段文字侧重写起义的原因和策划(谋划)的经过;《过秦论》中的这段文字侧重写起义的影响和起义引发的结果。 七十九 止盗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耶?”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2) 自是数年之后( ) ..2、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不求甚解 .. B.然则何时而乐耶 怏怏不乐 .. C.或请重法以禁之 鸿鹄之志 .. D.故不暇廉耻耳 温故知新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