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生活数学一年级下优秀教案 下载本文

1. 穿衣服比赛:把同学分成两组,在一堆厚薄不一的衣服中挑厚的穿,每人穿一件,穿完到下一个,看那组穿得又快又对。 2. 变变变:在老师的引导下,请同学把薄的笔记本变成厚的笔记本,把厚的笔记本变成薄的笔记本。

教后反思

厚薄这个概念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讲有点抽象,起初只有两个同学能真正理解这个概念并能应用于生活中。通过反复的讲解与练习,全班学生基本能理解厚薄的概念。教案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课堂纪律太差,有个别注意力易分散的同学扰乱课堂秩序,大大降低课堂效率。

第四课:长短

教案内容:辅读学校教材实用数学第二册P12-14 长短

教案目标::1.理解长短的概念

2.学会简单的练习

3.培养学习兴趣,并把概念应用在生活中

教案重点:教会概念的理解

教案难点:学生对于概念的建立 教案课时:5课时

一:复习

1.请同学看图回答那件衣服厚,那件衣服薄,并引导说出厚薄衣服的特点,厚的衣服看起来很大,肥肥的,摸上去很暖。薄的衣服看起来小一点,瘦瘦的。

2.唱儿歌:1 2 3 4 5上山打老虎,老虎打不到,打到小公主。

二:新授

6 / 26

1..导入:出示一支长竹子。师:大家看看这枝竹子,这个竹子很

长,再出示一支很短的竹子,这枝竹子很短。揭示课题:长短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个概念长短,看看什么叫短,什么是长 2.分析图比较长度:出示两件衣服图,一件长袖,一件短袖。提问那件衣服的袖子长,那件衣服的袖子短。告诉同学长的袖子能遮住胳膊,短的袖子露出胳膊。

3.实物比较:①拿出两件衣服,一件长袖,一件短袖。请两个同学把衣服穿起来,请其他同学把穿长衣服的同学找出来,再把穿短衣服的同学找出来,再请同学观察下,穿长袖衣服的看不到胳膊,穿短袖衣服看到胳膊。②分别出示支长短的铅笔和两把长短的尺子比较③用尺子量两支笔的长度,并在黑板上画线段,比较线段的长短。告诉同学用尺子量长短

4.看图辨别长短:看书上的两幅图,请告诉老师那条裤子长,那条裤子短。夏天很热的时候穿短裤子比较凉快,穿长裤子比较热。穿短裤子能看到膝盖,穿长裤子看不到膝盖。请让每个同学都告诉老师那条裤子长,那条裤子短

三:堂上练习

1. 2. 3. 4.

看图说说那把尺子长,那把尺子短 在短的物体旁画√ 在长的物体画√

在长的物体画√,在长的物体下画⊙

四:游戏

1. 把长的物体拿出来,把短的物体拿出来

2. 穿衣服比赛,分两组,一组挑长的衣服穿起来,一组把短的衣服拿出来,看那组穿的又快又对。

教案反思

通过直观和反复的教案,同学们基本上都能理解长短两个概念,并能应用在生活上。但有个别懂高矮概念的同学把长短概念与高矮概念混淆。在教案高矮概念的时候要注意区分他们的不同。

7 / 26

第五课:轻重

教案内容:辅读学校教材实用数学第二册P12-14 轻重

教案目标::1.理解轻重的概念,知道物体的大不一定重,物体

小的不一定轻。

2.学会简单的练习

3.培养学习兴趣,并把概念应用在生活中

教案重点:教会概念的理解

教案难点:学生对于概念的建立 教案课时:5课时

一:复习

1. 出示实物两把长短不一的尺子,请同学告诉老师那个长,那个短

2. 看图练习在长的物体画√,在长的物体下画⊙

二:新授

1、请同学在众多的物品中,运用已有经验比较物体的轻重。 ——“这些物体是一样重的吗?”鼓励幼儿用手去掂分量。 2、帮助学生发现物体的轻重是相对的。

——请幼儿比较塑料球和皮球谁轻谁重,然后再比较皮球和铁球谁轻谁重。帮幼儿建立相对的概念:皮球和塑料球比,皮球重;皮球和铁球比皮球轻。

3、启发学生动脑子:有的物体的轻重差别很小,很难用手掂出。怎么办?

——出示两件重量接近的物品:“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这两件东西哪个重哪个轻呢?(”启发幼儿自由发言,肯定幼儿的想像和发言。) 4、介绍测量工具——天平。

——尝试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轻重,介绍天平的用法,准星必须居

8 / 26

中,拿放要轻。

5、“猜一猜这两样东西哪个轻,哪个重?”请学生用天平测量验证。 6、选择体积相同质地不同的物品比轻重,理解体积大的不一不重,体积小的不一定轻的道理。

——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盒子让学生猜哪个轻哪个重,然后用天平验证。如:大盒子里放棉花,小盒子里放铁块。 三:堂上练习

、请幼儿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例子?

四:游戏

.在室内或室外寻找可以比较的两个物体进行轻重比较。

教案反思

轻、重这个概念对于同学来说有点抽象,还有一半的同学不能很好的掌握这个概念.在教案过程中教案不够直观影响教案质量。在今后的教案里,要多方面地为学生讲解其意义,多做实例的操作,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象。

第六课:高矮

教案内容:辅读学校教材实用数学第二册P12-14 高矮

教案目标::1. 、通过目测比较高矮,知道什么高,什么矮,感

知高矮的相对性。

2、学习高矮排序,能在一组物体中找出比某物高(矮)

9 / 26

的其余物体。

3、学会简单的比较方法,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判

断能力。

教案重点:教案难通过目测比较高矮,知道什么高,什么矮,感知高

矮的相对性。

教案难点:学习高矮排序,能在一组物体中找出比某物高(矮)的其余

物体。

教案课时:5课时 一:复习

判断两个物体那个重那个轻

二:新授

(一)目测比较物体的高矮。

1、 出示两个娃娃,引导幼儿观察。

“这是谁啊?(两个娃娃)我把她们都放在这张平平的桌子上。看看这两个娃娃谁比谁高?谁比谁矮?(大娃娃比小娃娃高,小娃娃比大娃娃矮。)”

2、 再出示一个中娃娃,引导幼儿比较。

“我还有一个娃娃,我也把她放在这张平平的桌子上,并放在这两个娃娃的中间,这里就有1、2、3三个娃娃。看看她比哪个娃娃高?比哪个娃娃矮?(比这个小娃娃高,比这个大娃娃矮。)原来她们是比过以后才能知道高矮。”

(二)幼儿和幼儿小组比高矮活动。

1、 请一高一矮两个幼儿上来比高矮。

10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