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9xx系列型传感器系统实验仪 下载本文

(5)上下旋动测微头,记下电压表的读数,建议每0.5mm读一个数,将读数填入下表:

X(mm)V(v)X(mm)V(v)

作出V-X曲线指出线性范围,求出灵敏度,关闭主、副电源。

可见,本实验测出的实际上是磁场情况,磁场分布为梯度磁场与磁场分布有很大差异,位移测量的线性度,灵敏度与磁场分布有很大关系。 (6)实验完结关闭主、副电源,各旋钮置初始位置。 注意事项:

(1)由于磁路系统的气隙较大,应使霍尔片尽量靠近极靴,以提高灵敏度。 (2)一旦调整好后,测量过程中不能移动磁路系统。 (3)激励电压不能过2V,以免损坏霍尔片。

实验二十四 霍尔式传感器的应用—电子秤之四

实验目的:了解霍尔式传感器在静态测量中的应用。

所需单元及部件:霍尔片、磁路系统、差动放大器、直流稳压电源、电桥、砝码、F/V表(电压表)、主、副电源、振动平台。

有关旋钮初始位置:直流稳压电源置±2V档,F/V表置2V档,主、副电源关闭。 实验步骤:

(1)开启主、副电源将差动放大器调零,关闭主、副电源。 (2)调节测微头脱离平台并远离振动台。

(3)按图23接线,开启主、副电源,将系统调零。 (4)差动放大器增益调至最小位置,然后不再改变。 (5)在称重平台上放上砝码,填入下表:

W(g)V(v)

(6)在平面上放一个未知重量之物,记下表头读数。根据实验结果作出V-W曲线,求得未知重量。 注意事项:

(1)此霍尔传感器的线性范围较小,所以砝码和重物不应太重。 (2)砝码应置于平台的中间部分。

实验二十五 霍尔式传感器的交流激励特性

实验目的:了解交流激励霍尔片的特性 所需单元及部件:

霍尔片、磁路系统、音频振荡、差动放大器、测微头、电桥、移相器、相敏检敏、低通滤波器、主、副电源、F/V表、示波器、振动平台。

有关旋钮初始位置:音频振荡器1KHz,放大器增益最大,主、副电源关闭。 实验步骤:

(1)开启主、副电源将差放调零,关闭主、副电源。

(2)调节测微头脱离振动平台并远离振动台。按图25接线,开启主、副电源,将音频振荡器的输出幅度调到5Vp-p值,差放增益值最小。根据实验七(3)的方法利用示波器和F/V表(F/V表置20V档)。按照实验十一的方法调整好W1、W2及移相器。再转动测微头,使振动台吸合并继续调节测微头使F/V表显示零。

(3)旋动测微头,每隔0.1mm记下表头读数填入下表: X(mm) V(v) X(mm) V(v)

找出线性范围,计算灵敏度。 注意事项:

(1)交流激励信号必须从电压输出端0或LV输出,幅度应限制在峰-峰值5V以下,以免霍尔产片产生自热现象。

实验二十六 霍尔式传感器的应用—振幅测量之四

实验目的:了解霍尔式传感器在振动测量中的应用。

所需单元及部件:

霍尔片、磁路系统、差动放大器、电桥、移相器、相敏检波器、低通滤波、低频振荡器、音频振荡、振动平台、主、副电源、激振线圈、双线式波器。 有关旋钮初始位置:差动放大器增益旋最大,音频振荡器1KHz。 实验步骤:

(1)开启主、副电源,差动放大器输入短接并接地,调零后,关闭主、副电源。 (2)根据电路图26结构,将霍尔式传感器,电桥平衡网络,差动放大器,电压表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测量线路(电压表应置于20V档,基本保持实验25电路),并将差放增益置最小。

(3)开启主、副电源转动测微头,将振动平台中间的磁铁与测微头分离并远离,使梁振动时不至于再被吸住(这时振动台处于自由静止状态)。 (4)调整电桥平衡电位器W1和W2,使F/V表指示为零。

(5)去除差动放大器现电压表的连线,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出与示波器相连,将F/V表置2KHz档,并将低频振荡器的输出端与激振线圈相连后再用频率表监测频率。 (6)低频振荡器的幅度旋钮固定至某一位置,调节低频振荡频率(频率表监测频率),用示波器读出低通滤波器输出的峰峰值填入下表:

f(Hz) Vp-p

思考:

(1)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知道振动平台的自振频率大致为多少。

(2)在某一频率固定时,调节低频振荡器的幅度旋钮,改变梁的振动幅度,通过示波器读出的数据是否可以推算出梁振动时的位移距离。

(3)试想一下,用其他方法来测振动平台振动时的位移范围,并与本实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 注意事项:

应仔细调整磁路部分,使传感器工作在梯度磁场中,否则灵敏度将大大下降。

实验二十七 磁电式传感器的性能

实验目的:了解磁电式传感器的原理及性能

实验原理:磁电式传感器是一种能将非电量的变化转为感应电动势的传感器,所以也称为感应式传感器。根据电磁感应定 律,ω匝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e的大小决定于穿

过线圈的磁通ψ的变化率:。仪器中的磁电式传感器由动铁与感应线圈

组成,永久磁钢做成的动铁产生恒定 的直流磁场,当动铁与线圈有相对运动时,线圈与磁场中的磁通交链产生感应电势,e与磁通变化率成正比,是一种动态传感器。 所需单元及部件:

差动放大器、涡流变换 器、激振器、示波器、磁电式传感器、涡流传感器、振动平台、主、副电源。

有关旋钮的初始位置:差动放大器增益旋钮置于中间,低频振荡器的幅度旋钮置于最小,F/V表置2KHz档。 实验步骤:

(1)观察磁电式传感器的结构,根据图27的电路结构,将磁电式传感器,差动放大器,低通滤波器,双线示波器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测量线路,并将低频振荡器的输出端与频率表(F/V表置2K档)的输入端相连,开启主、副电源。

(2)调整好示波器,低频率振荡器的幅度旋钮固定至某一位置,调节频率,调节时用频率表监测频率,用示波器读出峰峰值填入下表:

f(Hz) 3 4 5 6 7 8 9 10 20 25Vp-p

(3)拆去磁电传感器的引线,把涡流传感器经涡流变换器后接入低通滤波器,再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波形好坏与涡流伟感器的安装位置有关,参照涡流传感器实验)并与磁电传感器的输出波形相比较。 思考:

(1)试回答磁电式传感器的特点?

(2)比较磁电式传感器与涡流传感器输出波形的相位,为什么?

实验二十八 压电传感器的动态响应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压电式传感器的原理、结构及应用。

实验原理:压电式传感器是一种典型的有源传感器(发电型传感器)。压电传感器元件是力敏感元件,在压力、应力、加速等外力作用下,在电介质表面产生电荷,从而实验非电量的电测。 所需单元及设备:

低频振荡器、电荷放大器、低通滤波器、单芯屏蔽线、压电传感器、双线示波器、激振线圈、磁电传感、F/V表、主、副电源、振动平台。

有关旋钮的初始位置:低频振荡器的幅度旋钮置于最小,F/V表置于2K档。 实验步骤:

(1)观察压电式传感器的结构,根据图28的电路结构,将压电式传感器,电荷放

大器,低通滤波器,双踪示波器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测量线路。并将低频振荡器的输出端与频率表的输入端相连。

(2)将低频振荡器信号接入振动台的激振线圈。

(3)调整好示波器,低频振荡器的幅度旋钮固定至最大,调节频率,调节时用频率表监测频率,用示波器读出峰峰值填入下表。

F(Hz) 5 7 12 15 17 20

Vp-p

(4)示波器的另一通道观察磁电式传感器的输出波形,并与压电波形相比较观察其波形相位差。 思考

(1)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知道振台的自振频率大致多少?

(2)试回答压电式传感器的特点。比较磁电式传感器输出波形的相位差△ 大致为多少,为什么?

实验二十九 压电传感器引线电容对

电压放大器的影响、电荷放大器

实验目的:验证引线电容对电压放大器的影响,了解电荷放大器的原理和使用。 所需单元及部件:低频振荡器、电压放大器、电荷放大器、低通滤波器、相敏检波器、F/V表、单芯屏蔽线、差动放大器、直流稳压电源、双踪示波器。

有关旋钮的初始位置:低档频振荡器的幅度旋钮置于最小,F/V表置于20V档,差动放大器增益旋钮至最小,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置于4V档。 实验步骤:

(1)按图29接线,相敏检波器参考电压应从直流输入插口输入,差动放大器的增益旋钮到适中。直流稳压电源打到±4V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