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话说温州》整册教案 下载本文

的部分拿出,作为在华开办学校及招收中国留学生赴美的费用,竺可桢出国,正是作为第二批利用“庚款”赴美留学的70名公费生之一。 在旧中国内战频繁的条件下,这批学生回国后大多经商,或投奔军阀,只有竺可桢等少数人坚持“科学救国”的艰难道路。竺可桢所走的道路,是20世纪前期的中国进步知识分子追求真理和光明的道路。看到清政府的极度腐朽昏暗,他和同时代的进步青年一样,争取到西方去学习,以改造国家。 他起初抱着不问政治的态度投身科研。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尤其是特务横行,从反面教育了他。任浙江大学校长期间,他便以爱国科学家的正义和良知站出来坚决斗争,以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在公函中曾申斥他“包容奸伪匪谋学生之一切非法活动于不闻不问”。 通过新旧中国的对比,竺可桢相信: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也是当年许多爱国科学家的共同感受。

二、四通八达的交通 第一课时 公路 教学目标:

1. 2.

了解公路的总体发展情况,特别是高速公路网络工程的建设。

感受到高速公路网络工程的建成给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提高了人民生活的

质量,改善了投资环境。 教学重难点:

通过体验性学习,发现家乡公路的发展与发达。 教学过程: 1.读图表

(1)阅读书上家乡公路图标,算一算各种公路所占的数据。 (2)比较各种公路占家乡公路数的情况。 (3)说一说家乡公路的总体发展情况。 2.乘坐直达快客

(1)请坐过直达快客汽车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 (2)模拟乘坐直达快客汽车。

(3)谈谈甬台温高速公路温州段大概经过的县(市、区)。 (4)介绍2010年完工的诸永高速温州段公路。 3.听长辈讲过去的故事

(1)今昔对比:

昔日公路高低不平,经常堵车,经常出交通事故,交通不便,怕出门,人们常说“汽车跳,温州到”。

今日温州全市实现二小时的公路圈,浙江省内实现四小时的公路圈,现在的交通不仅方便又安全,而且要建设绿色通道,达到交通基础设施环境宜人,体现生态保护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2)学生谈感受:

(3)小结:高速公路网络工程的建成给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提高了人民生活的质量,改善了投资环境。

4.拓展内容:

寻找自己居住附近、或本村、本街道、本区的交通发展状况,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时 铁路 教学目标:

1.认识金温铁路、甬台温、温福动车组铁路,知道起点、终点,以及沿途有多少个停靠站。

2.了解建设金温铁路起步是艰难的,建造是艰辛的,体会到金温铁路的建成凝聚着多少人的心血,增强荣誉感,激发了家乡的建设用于拼搏的精神。

3.感受甬台温、温福动车组铁路建成后,对家乡旅游、经济发展的改变。 教学重难点:

体会到金温铁路的建成凝聚着多少人的心血,增强荣誉感,激发为家乡的建设勇于拼搏的精神。

教学过程:

1. 认识金温铁路

(1) 看图说说金温铁路的起点、终点各在哪里,沿途经过哪些停靠站。 (2) 请坐过金温铁路旅客列车的同学说说,坐在列车上看到什么,要经过多少山洞,坐在列车里的感觉怎样。 2.探访艰难的起步

(1)介绍孙中山先生对金温铁路的设想,南怀瑾先生对铁路的贡献,以及温州外贸公司的职工李子元先生考察金温铁路时的情境。

(2)讲解沿线老百姓为建铁路砍果树、拆房屋、迁祖坟,毫无怨言等小故事,体会金温铁路的建成是温州人民期盼了一个世纪的梦想,是几代温州儿女爱国爱乡的忠实见证。

3.寻找建设者的足迹

(1)看图片寻找建设者的足迹。

(2)建设金温铁路的概况:全长252公里,大中型桥梁135座,隧道97座,涵渠889座,全线所建的桥梁、隧道长度占总长度的五分之一。

4.讨论与交流温州未来的铁路网

(1)介绍温州南火车站,甬台温和温福铁路,以及动车的速度。

(2)请坐过动车组列车的同学说说,坐在列车上看到什么,坐在列车里的感觉怎样。 (3)发挥想象,为家乡的铁路建设献计献策,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责任感。

第三课时 水路 教学目标:

1. 知道“温州港区”有五大主体港区,了解其基本建设情况。

2. 听长辈讲水上交通的故事,了解水上交通的悠久历史,想象当时温州人的生活方式,体会由于交通不便给温州人带来的困惑;现代化的交通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难点:了解温州港区的建设情况,水上交通的悠久历史。 教学过程: 1.参观温州港区

(1)通过模拟参观形式,在书中的港区图上找到“温州港区”、以及拥有“五大主体港区”的大体位置。

(2)讲解“温州港区”及所有“五大主体港区”(温州港、老港区、龙湾港区、七里港区、小门岛港区)的基本功能定位。

2.听长辈讲水上交通的故事

(1)交流听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讲水上交通的故事。

(2)介绍过去温州交通的“水路一条”。特1990年7月通飞机,1998年6月通火车,高速公路是最近几年贯通的,因此温州人出行基本上是靠水路的。

(3)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第四课时 民航 教学目标:

1.

知道乘坐飞机要从“买飞机票——换登机牌——安全检查——等候——登机”

等过程,感受现代化的交通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快乐,省时高效。

2.

目前,温州永强机场已与中国71个大中城市(包括香港、澳门)机场架

起了空中桥梁,但没有国际航线,激发学生萌发为建设家乡的民航业筹谋划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体验性学习,感受到现代化交通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快乐、省时高效。 教学过程: 1.乘坐飞机

(1)请已经坐过飞机的同学说说怎样乘坐飞机。

(2)模拟乘坐飞机:问询——买飞机票——换登机牌——安全检查——等候——登机——乘坐飞机。

2.寻找航空路线

(1)在书中的航空线路图上找一找,说一说有哪些路线。 (2)数一数有多少条路线?

(3)教师增加书中未出示的新增路线。

(4)讨论:国际航线一条也没有,航空该怎么发展。 3.实践活动

(1)教师出示2015年全市交通发展规划图。

(2)学生自由发挥想象,未来的交通该是怎样的一副情境。 (3)做一做小小交通规划师,描绘一下未来家乡的交通图。

三.茶叶之乡

第一课时 走进茶园 教学目标:

1. 2.

知道温州各县市区的主要茶园,并了解茶农的主要工作。 探究温州茶园之广与温州地理、气候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探寻温州茶园与温州地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