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一些基本知识 下载本文

酒的一些基本知识

酒的一些基本知识--转载(2011-10-21 21:12:38) 转载标签: 杂谈

分类: 行业研究

酒的一些基本知识

转自网络 新蒸馏的白酒为何需要贮存与陈酿

从酿酒车间刚生产的酒多呈燥、辛辣味,不醇厚柔和,通常称为“新酒味”,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贮存后,酒的燥辣味明显减少,酒味柔和,香味增加,酒体变得协调。这一过程在酿酒行业里称为“老熟”或“陈酿”。

1、新蒸馏的酒之所以呈现辛辣味以及不醇甜柔和,主要是因为新酒中含有某些刺激性大、发挥性强的化学物质所引起的,刚蒸出的新酒常含有硫化氢、硫醇以及醛类等刺激性强的挥发性物质。这些物质在贮存期间,能够自然挥发。一般经半年的贮存后,几乎检查不出酒中硫化物的存在,刺激味

也大大减轻。

2、酒精和水都是极性分子,经贮存后,使乙醇分子与水分子的排列逐步理顺,从而加强了乙醇分子的束缚力,降低了乙醇分子的活度,使白酒口感变得柔和。与此同时,白酒中的其他香味物质分子也会产生上述缔合作用,当酒中缔合的大分子群增加,受到束缚的极性分子越多,酒质就会越绵软、柔和。

3、白酒在贮存中还要以产生缓慢的化学变化。

白酒为何需要勾兑

在蒸馏白酒中,其成分98%左右是乙醇和水:其余还有上百种微量成分,它们量的总和很难超过2%,其中相发部分含量虽微,作用额大。由于这些成分的存在,使得白酒有别于酒精。当它们在酒中含有一定的绝对量,以及它们的成分之间以某种量比关系存在时,便决定着白酒的风格和质量。

白酒的生产过程中,将蒸出的酒和各种酒相掺和,称为勾兑,这是白酒生产中一道重要的工序。因为生产出的酒,质量不可能完全一致,勾兑能使酒的质量差别得到缩小,质量得到

提高,使酒在出厂前稳定质量,取长补短,统一标准。

在白酒生产过程中,由于同厂不同车间,同车间不同时间生产的酒体所含的主要微量成分的量及其量比关系是不一致的,因此酒的感官质量也存在着差异。要使酒体完美、风格突出、出厂产品的质量平衡、稳定、勾兑便必不可少,从本质上讲,勾兑技术就是对酒中微量成分的掌握和应用。

档次高的酒与档次低的酒相勾兑,勾兑后的酒品质可以变好;档次低些的酒相互勾兑,勾兑后的酒品质也可以变好;如果多种高档次的酒勾兑而比例不当,各种酒的性质、气味不合,也可能使勾兑后的酒质量下降。但一般说来,高品质的酒进行勾兑,质量总是提高的。

由于有了勾兑这一工序,所以各种杂味酒不一定是不好的酒,它们可以用作调味酒,尤其是苦、酸、涩、麻的酒,还可能是好酒。后味苦的酒,可以增加酒的陈酿味;后味涩的酒,可以增加酒的香味,可作带酒、搭酒。

白酒的味是怎样构成的

白酒的味由以下各种味道构成:

1、甜味:白酒的甜味主要来源于醇类,特别是多元醇类等。多元醇的甜味随着羟基数目的增加而加强。如丁四醇的甜味比蔗糖大2倍,己六醇的甜味更强。此外,多元醇都是粘稠体,均能给酒带来丰满、浓厚感,使酒口味绵长。

2、酸味:酸味是白酒的重要口味物质。白酒中的酸类物质——乙醇含量最多,其酸味有愉快感,是白酒酸味的主要成分。白酒中的各种有机酸还起调味解暴的作用,其中乳酸还能给酒以浓厚的感觉。

3、辣味:辣味是白酒的主要口味,不会饮酒的人初尝白酒,头一个感觉就是辣。白酒的辣味主要来源于乙醇,其次是醛类。极微量的乙醛即形成辣味,甘油醛和过量的糖醛、高级醇也会产生辣味,醛类物质是发酵的中间产物,发酵完全可降低醛含量。此外,缓汽蒸馏、掐头去尾、贮存老熟均能减少酒的辣味。

4、苦味:白酒的苦味主要是由于过量的高级醇、较多的酚类和糠醛引起的。这类物质均由发酵产生,其中正丙醇极苦,异丁醇、烙醇均有苦味。另外,原料中的单宁、甘薯酮等苦味物质,由于蒸馏时被拖入酒中,也会使酒呈强烈苦味。苦

味露头的白酒不是好酒。

5、涩味:白酒的涩味主要是由高级醇、单宁、过量的乳酸乙酯等物质引起。另外,起疏松作用的配料糠壳,如使用过多,也会给酒带来涩味。白酒的涩味不应显露。

酒类储藏管理要求

酒的种类繁多,酒类经营者在保管上要讲求方法,注意科学,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管理,才能保证其酒类的品质。

储存酒类的库房应专库专存。库房要经常保持清洁,要远离和隔绝火源(特别是白酒),并要配备专用消防设备。仓库房顶、墙壁要有隔热层,并把向阳面的窗户涂白,以防辐射热和阳光直射。

库内温湿度要适宜。储存酒的仓库要清洁光亮、通风较好、空气较为干燥,但也不能过于潮湿,相对湿度一般控制在75%左右。白酒贮存的环境温度不宜超过30℃,温度较高瓶盖易霉烂,同时容器封口要严密,防止漏酒和“跑度”。对散装白酒要适当增加湿度,降低温度特别是在夏季,如果库内温度较高,又比较干燥,可在地面上洒适量的清水,以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