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鹤壁市“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下载本文

鹤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鹤壁市“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

划的通知

【法规类别】旅游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鹤政[2006]52号 【发布部门】鹤壁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6.12.27 【实施日期】2006.12.2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鹤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鹤壁市“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鹤政〔2006〕52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鹤壁市“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已经第19次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鹤壁市“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1 / 5

为实现我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业培育

和发展成为支柱产业的战略决策,根据市域现有旅游基础和条件,现编制《鹤壁市“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以指导全市未来旅游发展走向,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使旅游产业尽快成为我市的新兴支柱产业,促进我市产业协调发展,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生态”的新鹤壁作出贡献。 一、鹤壁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与环境分析 (一)发展现状

“十五”以来,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对旅游业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作为一个综合性产业,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产业基础日臻完善,产业水平大幅度提高,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主要表现是:

1.旅游收入不断增长,近五年的年均增速超过40%。 2001-2005年主要旅游指标统计表

接待游客数 年度 (万人)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28 251 276 318.2 385.2 (%) 10 10 15.3 21.1 982 1995 2385 3486 5342.6 103.2 20 46.2 53.3 同比增长 旅游直接收入(万元) 同比增长(%)

2005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3.91亿元,相当于GDP的1.94%。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以下简称“六大要素”),信息服务、交通运输、饮食住宿等关联产业正在崛起。旅游业的发展加快了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了全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 2 / 5

优化。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逐渐成为鹤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

点。

2.旅游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综合接待能力不断提高。“十五”期间,全市通过多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累计投入2亿多元,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云梦山、大伾山等老景区得到治理,淇河综合开发全面启动,一批新的旅游景区、景点相继建成并对外开放。五岩山、淇河天然太极图、三兴康乐村、金山寺等景区景点逐步成为新的旅游热点。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对树立鹤壁形象、改善全市投资大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截止2005年底,全市共有云梦山、大伾山、五岩山、古灵山、浮丘山、三兴康乐村、鹤煤古典艺术博物馆、天然太极图、金山寺9个取得河南省旅游经营资格的旅游景区,其中:云梦山、大伾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古灵山、三兴康乐村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6家星级饭店,其中三星级4家(淇河宾馆、东方国际酒店、鹤源饭店、三兴宾馆),二星级2家(淇园宾馆、益元宾馆);国内旅行社18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家;河南省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7家;主要语种注册导游员90人;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484人;旅游行业固定资产总值达到4.07亿元,初步形成了有一定档次和规模、功能齐全、协调配套的旅游服务体系。

3.政府主导作用增强,旅游业发展环境得到改善。“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发布了《中共鹤壁市委鹤壁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意见》(鹤发〔2000〕11号)等政策措施,把旅游业定为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龙头”;积极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并取得成功,有力促进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3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