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定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下载本文

如何制定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河底小学 刘建忠

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首先要在吃透《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领会编者意图,切实把握课文的特点;其次要关注学情,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他们接受水平和需要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增强目标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具体明确。教学目标的表达越清晰明白,在课堂教学中也就越容易把握,目标的达成率也就越高。而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凭着经验和感觉上课,基本把教学目标闲置。上课和写教案时使用的都是教参上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制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结果没有多大关联。制定教学目标把三维目标割裂开来,分别表述。教学环节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展开。认为备课的第一个环节和最重要的环节是“教学目标”。

一、认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或(所要达到的标准)。教学目标导教、导学、导检测的作用。而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夹杂着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我们把这些不切实际的目标称为虚目标、泛目标和去目标。

[例1]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目标:

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这就是虚目标。 [例2]

《少年闰土》的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学习课文运用对比突出文章中心的写法;

3.让学生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具体地描写人物性格的写法。 这就是泛目标。 [例3]

《忆江南》的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及背诵这首诗;

2.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体会诗表达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这就是去目标

我们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时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怎样做,做什么,学生做什么,喜欢做什么,怎么做。所持的理念不同,所制定的目标也不同,如: 《绝句》(杜甫) 目标A:

1.读、讲、背、默、全诗。

2.培养爱自然、爱美和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目标B:

熟读理解全诗,用音乐、舞蹈、绘画、书法、课本剧等手段反映独特的感悟。 目标C:

1.运用形声字的知识学会生字“鹂、鹭”,读准多音字“泊”。正确、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背诵。了解诗意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2.运用熟悉的方法,通过自主、交流等方式,熟读杜甫另一首《绝句》,提高诵读古诗的能力。

3.能了解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进喜爱学习古诗的情感。 二、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呢,我们要明确四个原则: 1、教学目标的设置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的基本性质。如: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目的 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对父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母不同的爱的深切感悟。 音,认清字形,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小马过河》教学目标 二、有感情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精髓,2.认识“棚、驮、磨、坊、趟、筋、试”从读中受到感悟 这7个生字,并了解在课文中的意思 三、 利用朗读与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找出与图意相

方式(或称参与式)进行学习。 四、 掌握文章中的口语式的语言 关联的词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4.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读出自己的理解。 对比这两课的教学目标,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前一课的在表述目标的时候运用了“了解、懂得、领会、体会、掌握”这些空泛的词语,而后一课则运用了“说出、找出、说明、观察、运用”这些可操作性强的词语。我们这样思考一下,通过教师的“培养”“指导”和所谓的“领会”“感悟”这样主导的行为,我们是否能认为教学任务完成了?学生方面“会不会”、“能不能”可以检测吗?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吗?能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吗?教师能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吗?

再看一个例子:

《桂林山水》一文教学目标的设计:

学生能在课文中找出运用比较写法的句子,并能说清楚用“什么”和“什么”来做比较。

这样的教学目标的设计,如果学生在学习中能从文中找出运用比较写法的句子,能说出文中用大海、西湖的水同漓江的水相比;用泰山、香山和桂林的山相比。这样的教学例子,可以让人看到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后,学生说什么或做什么,说得怎么样和做得怎么样,是具体、有可操作性的,可以检测出学生的“会和不会”、 “能和不能”的学习行为。这样的目标清楚、明确,任何一位教师手持案例都清楚怎样教学,不是吗?

2、教学目标的设置必须能体现出语文教学的三个维度。

教学目标如何体现出语文教学的三个维度,怎样科学地书写教学目标呢?

(1) 认知目标:小学语文教学,要通过字、词、句、段、篇的教学和朗读,默读,复述,背诵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常用的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能梳理出课文的大体脉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学习作者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的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熟练地默读课文,能背诵和复述指定的课文;能读懂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这些目标要求随年级的升高而提高。语文课的文字知识、语言知识、逻辑知识、读写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等都可以归为认知领域。

(2)能力目标: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