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实验指导书热工学 下载本文

第三篇 建筑热工实验

实验一 建筑热工参数测定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热工参数测试仪器的工作原理;

2、 掌握温度、湿度、风速的测试方法,达到独立操作水平;

3、 利用仪器测量建筑墙体内外表面温度场分布,检验保温设计效果; 4、 测定建筑室内外地面温度场分布;

5、 可通过对室外环境的观测,针对住宅小区或校园内地形、地貌、生物生活对气候

的影响,进而研究在这个区域内的建筑如何应用有力的气候因素和避免不利的气候影响。

二、 实验仪器概述

I.WNY —150 数字温度仪

? 用途:用于对各种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温度测量。

? 特点:采用先进的半导体材料为感温元件,体积小,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温度值

数字显示,清晰易读,测温范围:-50℃~150℃,分辨力:0.1℃。

? 测试方法及注意事项:

1. 取下电池盖将6F22,9V叠层电池装入电池仓。 2. 按ON键接通电源,显示屏应有数字显示。 3. 插上传感器,显示屏应显示被测温度的数值。 4. 显示屏左上方显示LOBAT时,应更换电池。

5. 仪器长期不用时,应将电池取出,以免损坏仪表。

II.EY3-2A型 电子微风仪

? 用途:本产品是集成电子化的精密仪器,适用于工厂企业通风空调,环境污染监测,

空气动力学试验,土木建筑,农林气象观测及其它科研等部门的风速测量,用途十分广泛。 ? 特点:

1. 测量范围宽,微风速灵敏度高,最小分度值为0.01m/s。 2. 高精度,高稳定度,使用时可连续测量,不须频繁校准

3. 仪器热敏感部件,最高工作温度低于200℃,使用安全可靠,在环境温度为

-10℃~40℃内可自动温度补偿。

4. 电源电压适用范围宽:4.5V~10V功耗低。 ? 主要技术参数:

1. 测量范围:0.05~1m/s 1~30m/s(A型) 2. 准确度:≤±2﹪F.S。

3. 工作环境条件:温度-10℃~+40℃ 相对湿度≤85%RH。 4. 电源:R14型(2#)电池4节

? 工作原理:本仪器根据加工作温度为风速函数这一原理设

计。仪器由风速探头及测量指示仪表两部分组成。热物体在气流中被冷却,

1

? 测试方法及注意事项:

1. 将仪器水平放好,使直键开关处于原位(向上)。 2. 调节电表机械零点,使表针指于零位。

3. 将探头测杆垂直向上放置,使其热敏感部件全部按入测杆管内,并将风速探头

之插头插入“探头”插座。

4. 按下“电源”直键(左起第一)调节“放大器调零”,使电位器指针指于零点。 5. 按下“1m/s”直键开关(左起第二),调节“零点微调”,使电位器指针指于零

点。

6. 预热十分钟,并重复上述步骤,方可进行测量。 7. 低风速段(0.05~1m/s)

经预热校准后,可将风速探头测杆端部热敏感部件拉出,使其暴露于被测气流中,注意使测杆垂直,并使其有顶丝一面对准气流吹来方向,即可由电表指标值读取风速。

8. 高风速段(1~30m/s)

风速超过1m/s,按下“30m/s”直键开关(左起第三)即可读数。

9. 测试完毕应将直键开关所有按键从左至右依次复位。风速探头热敏感部件测杆

拉出部分全部按入测杆管内,并拔下插头放入仪器盒内。 10. 电池安装

使用机内电池,安装时必须注意极性不能放错。使用外接电源供电时,须注意插头连线均应正确无误,电源电压应符合4.5V~6V要求。

III.TES–1360 温湿度计 ? 主要技术参数:

1. 测量范围: 湿度:10% - 95%

温度:-20℃ - +60℃ /-4℉ - +140℉ 2. 感测器种类:湿度:精密电容式感测器 温度:半导体式感测器 3. 取样时间: 2.5次/秒 ? 测试方法:

湿度:1. 将POWER 开关推至“ON”位置。

2. 经FUNCT 开关推至“%RH”位置。

3. 显示器(LCD)将立刻显示出湿度(%RH)数值。

4. 当改变测试环境湿度时,其值会改变,须等待数分钟,就能读取稳定的湿度值。 温度:1. 将POWER 开关推至“ON”位置。

2. 将FUNCT 开关推至“℃”或“℉”位置。

3. 显示器(LCD)将立刻显示出温度(℃/℉)数值。 锁定读值:

在测量温度或湿度时,将HOLD开关推至“ON”位置,它将锁住目前所测的数值, 直到将HOLD开关推至“OFF”位置为止。

三、 实验内容

1. 测定建筑室内外热工参数

2. 测定建筑墙体内外表面温度,检验保温效果。 3. 测定建筑室内外地面温度场分布。

2

4. 测定住宅小区或校园内建筑环境气候。

注:测试时应标明实验日期、地点、天气情况,并作环境描述:墙面和地面的材质、颜色、周边的环境……

空气温湿度及风速数据表 地点 室外阳面 室外阴面 气温 湿度 风速 备注 一廊 二廊 表面温度数据表 地点 表面温度 室外地面与墙距离 0 0.5 1 1.5 0 外墙距地高 0.5 1 1.5 三廊 四廊 阳面教室 阴面教室 + - + - + - + - + - + - + - + - 备注 +:阳面 -:阴面 单位:米

表面温度数据表 地点 0 表面温度 教室地面与墙距离 0.5 1 1.5 0 教室墙面距地高 0.5 1 1.5 + - + - + - + - + - + - + - + - 备注 +:阳面 -:阴面 单位:米

临水处热工参数数据表 地点 地面温度 相对湿度 风 速 气 温 备 注 0(临水) 2M 4M 6M 8M 10M 15M 20M 25M 30M 35M 40M 45M 50M 注:以上均为参考表格,测试时,可根据具体测试内容自行绘制。

四、实验结果分析

1. 绘制室内外温度、湿度、风速变化曲线。

2.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建筑保温实际效果,并提出改进方案。

3.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如何利用室外热气候各有利因素来合理布置建筑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