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种子课》有感
本学期我认真阅读了特级教师俞正强的《种子课》一书。在这本书里面,记录了他作为一个数学特级教师的思与行。全书分上、下编,前面有个“写在前面”,后面有个后记,共四个部分组成。上编:种子课,生长的课堂,分两个部分,一、什么是种子课;二、如何上好种子课。下编:种子课,为了每个人的生长,也分为两个部分,一、感悟学生发展;二、反思教师成长。
在细细的品读中,我受益匪浅,也使我多年未解的疑惑顿时解开,还给了我许许多多的启迪。下面谈一谈我对《种子课》一书的几点读书心得。
一、“种子课”带给了我们课堂改革的新方向。
“种子课”,这一新名词,对于我深感陌生,书中是这样解释的。如果将某一知识系统作为一棵树,这棵树的生长过程表现为若干节“课”,那么,一定有一些课需要“莳也若子”,充分理透脉络;一定有一些课可以“置也若弃”,让学生充分自主。“莳也若子”的课,通常处于起点或节点,谓之“种子课”。“置也若弃”的课,通常处于点与点之间,谓之“生长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出自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意思是在移栽它时,像爱护自己的子女,栽完后,不再管它,就想弃掉一般。
种子课就是可供迁移、可供生长的关键课。其特点是需要深耕细作,不怕花时间,因为有了“种子课”的深刻,就有了这些后续课的简约。
比如:在小学数学中,主要的计量单位一共有8类,其中,长度单位是最早接触的,也是最基本的。因此,长度单位的学习在小学数学中应该具有种子特质。
再如:“数的认识”,在小学里,学生先后要认识自然数、小数、分数。在这些数中,自然数的认识过程从幼儿阶段就开始了,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因此,在“数的认识”这一知识系中,具有“种子”特征的课有3节:《自然数1的认识》(幼儿园已进行)、《用字母表示数》和《分数的认识》。为什么呢?理由很简单,这三节课标志着学生数概念发展的三次飞跃:
自然数,从物抽象出数,用一一对应的方式用数来表示物,体现数的确定型。
用字母表示数,当数处于未知不确定时,用一个字母表示存在多种可能的数。
分数,把整体视为单位并量化为整数1,这个1与作为自然数1是不同的。
由于自然数的认识发生在学前,因此,在小学里,“字母表示数”和“分数的认识”这两节课需要教师花力气去磨出其中的味道来。
与种子课相对应的是生长课,生长课就是“置也若弃”的课,通常处于点与点之间,是让学生充分自主的课。同时,我认为“生长课”更适合使用导学案,适合“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理念的落实。
这里也兼而论述另一个问题,也是我们的小学数学老师经常会迷惑的,即什么时候组织学生自己阅读书本比较好?你看“厘米的认识”和“面积单位的认识”两个内容,都是单位的认识,但前者绝不可组织学生阅读书本,教师须有创造。后者可组织学生阅读,个中差别读者们想来应该有所体会 有一句话说得好:“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数学教学和我们党的解放战争是一样的,一定要打好关键的几战,关键战打好了,就有势了,其他战就会势如破竹。 二、在有效的教学案例中感受种子课的魅力。,
此书中,俞老师通过一个个教学案例,采用举例的方法告诉我们:像这样的课,就是所认为的“种子课”;这样上,就是种子课;哪些课可以作为种子课的选项;种子课的特质该如何呈现,才能解读学生的生命密码,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例如在“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中,俞老师通过“学生的一种错误与教材的一份素材”,仔细分析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意义和教学重点、教材的缺陷在哪里?提出了“用字母表示”和“用字母表示数”之间有何不同的问题 ?作者以为,在生活中,用“字母表示”是一种方便,其落脚点在“表示”,在数
学中,“用字母表示数”是一种对特定数状况的描述,其落脚点在“数”。因此,要让学生体会“数”在变化——从确定的已知到不确定的未知的变化。想起我也研读过这一内容,看了俞老师的分析,深感惭愧,原来我们对教材的理解仍是一知半解。在“厘米的认识”一课中,俞老师通过不同教学片断的比较,对长度单位三个课时学习样式的分析,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时不仅要让学生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数学思考的学习。他还比较了“厘米的认识”和“面积的认识”两课的异同。他认为种子课的特点,就是用生长代替重复。在“生活中的负数”一课中,俞老师又站在数学课的“隐性知识和显现知识”角度,和我们一起探讨本节课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分别是什么?各种知识分别以什么样的方式让学生接受?俞老师认为,本节课中要注重数感的培养,让学生经历从“物”的数到“象”的数的过程,体会数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他强调本课中要让学生在经历中体验,生动地体验。这样的案例分析,让我们明白:数感可以在体验中培养: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方式,在一定时间内,体验那些可感不可说的基因,使数感渐次丰满起来。从一节节典型的课例中,俞老师从学生学习发展的角度,从实践层面给我们描绘了种子课的魅力。我相信对于每一个数学老师来说,这些案例实在有效,让学生学到真正的数学。
三、视学生为种子,我们要悉心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