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西方经济学00139 过关宝典原创学习笔记 下载本文

自考西方经济学00139 过关宝典

第一章 导论

1、稀缺性:经济学中,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被称为资源的稀缺性。

2、生产资源(生产要素)包括:①劳动或劳动时间;②土地、矿藏、森林、水域等自然资源;③由这两种原始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用于生产过程的资本品。

3、生产可能性曲线:社会使用既定的生产资源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组合。

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即它反映了资源稀缺对社会可以提供商品数量的限制。 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社会不得不作出选择。

4、机会成本:是指因选择而放弃的其他机会所造成的代价。 经济问题的解决被归结为如何使得选择的机会成本达到最低。

5、西方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生产出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人。

6、西方经济学最基本的思想:一是资源是稀缺的;二是社会必须以有效率的方式使用它。

7、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第一,生产什么,即社会利用总量为既定的生产资源生产哪些产品,产量有多大。在论及选择的合理性时,通常以选择者特定的目标加以衡量。第二,如何生产,即采用何种生产方法进行生产。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再次与决策者的目标有关。一个常用的判别标准是生产费用为最低。第三,为谁生产,即生产出来的产品怎样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社会要决定每个人或群体在最终产品中所获得的份额。

8、资源的使用效率及其变动涉及三方面的内容:第一,社会稀缺的资源是否得到充分使用。第二,社会资源总量的变动。第三,货币的稳定性。

9、经济学不仅要研究经济社会面对稀缺资源作出有效的选择,以决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基本问题,而且要研究这些稀缺资源是否得到充分使用、其总量决定及其变动趋势以及稳定性等问题。

10、经济制度就资源配置方式而论,差异主要表现在决策结构、动力机制和信息传递三个方面。有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制度。

11、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自由放任是指完全没有政府干预而个人自主行动;市场经济是指资源配置由市场供求所决定的经济。

12、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的特征:首先,从决策上看,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是分散决策;其次,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每个人或经济单位被赋予了追逐个人利益的动机;再次,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的信息是通过价格涨落而传递的;总之,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家庭或个人以自身满足为动机,以市场价格为信息,自主决定每种产品的购买量;生产者以利润为动机,根据市场价格决定生产方式以及购买投入的数量;家庭和生产者相互作用决定商品的价格和生产数量。

13、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是指中央当局或机构决定生产什么的计划,确定生产目标和生产方式,并且指定分配的规则。

14、混合经济制度:指由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与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混合而成的经济制度。 15、市场并不一定总能像人们期望的那样有效地实现资源配置,“看不见的手”有时会引导经济走上错误的道路。首先,市场机制有效地运转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尤其是市场自由竞争的规则。其次,由于市场经济中决策主体条件的限制以及分散决策本身的缺陷,使得个人的最优结果未必是社会的最优。第三,市场竞争信奉能者生存,但人们在能力上的差异使得市场运行的结果可能在政治或社会道德上不能被接受。第四,自由选择必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从而使得市场机制有时会发生剧烈的震荡。 16、西方经济学要研究既定经济制度下,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经济组织如何作出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资源的利用。

1

17、微观经济学:指以整个经济制度中的各个家庭和厂商的行为及其相互联系为研究对象,考察单个产品或投入的市场的价格形成,并由此说明社会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也被称为“个体经济学”。 18、宏观经济学:指以整个经济的总体行为,考察作为整体的市场表现,说明社会的资源总量是如何决定的。也被称为“总体经济学”。

19、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首先,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为补充的。其次,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或重复。事实上,微观经济学中成立的结论在宏观经济学中未必存在。 上篇 微观经济学 第二章 供求分析概述

20、需求: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时期内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首先,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是特定市场条件下意愿的选择,不是被迫的。其次,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是有购买能力的意愿。此外,需求又是针对一系列可能的价格而论的。

21、需求一般可以由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函数表示出来。

商品的需求表是一张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与相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序列表。 需求函数:指以QD 表示消费者对特定商品的需求量,以P 表示商品的价格,则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可以表示为QD=D(P),这一函数就表示了消费者对某种特定商品的需求,称为需求函数。线性需求函数:QD=a+bP,表明价格每增加一个单位,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按固定的比率b发生改变。

22、需求规律: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反之,商品的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这就是需求规律。需求规律意味着需求曲线的斜率为负数值。

23、需求规律的特例:第一,消费者需求某种商品的数量不受该商品价格的影响。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数量轴的直线。第二,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变动极其敏感,以至于价格升高时消费者的需求量为0,而价格降低时需求量趋向于无穷大。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数量轴的直线。第三,消费者的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的提高而增加。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这种商品为吉芬商品。 24、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消费者对收入和价格的预期、政府的政策。

25、消费者的偏好进行一般性的数量讨论是困难的。第一,偏好变化无常。第二,偏好因人而异。 正常商品的特征是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低档商品或劣质商品的特征是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需求量不仅不会增加,反而减少。 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的区分是基于消费者的收入而言的。

如果两种商品可以满足消费者相同的需要,则这两种商品就是互为替代品。在两种商品具有替代关系时,一种商品价格变动与另一种商品需求量之间呈同方向变动。

如果两种商品相互补充,共同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需要,则称这两种商品为互补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

26、需求量变动:由价格变动引起的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变动。

需求变动:由除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消费者在每一可能价格下所有需求量的变动。 一般而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商品本身价格下降,那么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同时,如果消费者的偏好程度增强、收入增加、替代品价格提高或互补品价格降低等,消费者的需求就会增加,整条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27、供给:生产者对一种商品的供给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28、生产者对某种商品的供给可以由供给表、供给曲线和供给函数加以表示。

2

供给表:是表示各种可能的价格与生产者相应的商品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序列表。

供给曲线:表示由所有可能的价格与相应于这些价格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的组合点描绘出来的一种曲线。

供给函数:是表示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相应于商品价格变动而变动的函数关系,它反映了生产者对商品的供给。它可以表示为Qs=S(P),其中Qs 表示商品的供给量,P 表示商品的价格。 29、供给规律: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的供给量就越大;反之,商品的价格越低,供给量越小。供给规律意味着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数值。

供给规律的特例:第一,无论商品的价格有多高,生产者供给既定数量的商品。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数量轴的直线。土地。第二,在一个特定的价格下,生产者愿意供给任意数量的商品。生产者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数量轴的直线。自来水。第三,随着商品价格的提高,生产者的供给量减少,即生产者的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劳动

30、影响供给量的因素:价格、生产者的目标、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的成本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政府的经济政策。

31、供给量变动:由价格变动引起的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数量的变动称为供给量变动。 供给变动:由除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生产者在每一可能价格下所有供给量的变动称为供给变动。

32、均衡:在经济体系中,一个经济事物处在各种经济力量的相互作用之中,如果有关该经济事物各方面的各种力量能够相互制约或者相互抵消,那么该经济事物就会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并将保持这种状态不变,此时我们称该经济事物处于均衡状态。

按照均衡分析的范围,均衡可以划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依照分析中是否涉及到时间因素,均衡分析可以划分为静态均衡分析和动态均衡分析。

33、市场均衡:指市场供给等于市场需求的一种状态。

34、均衡价格:当一种商品的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市场价格使得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等于市场供给量,这一价格称为市场均衡价格。

35、均衡数量:均衡价格所对应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36、供求规律:指在供给不变的条件下,需求增加使得均衡价格提高,均衡数量增加;反之,需求减少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在需求不变的条件下,供给增加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反之,供给减少使得均衡价格提高,均衡数量减少。供求规律也可能出现特例。

37、弹性是以一个经济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应于另一个经济量变动的百分比来反应经济量之间的变动的敏感程度。X对y的影响程度可以由弹性系数加以衡量:弹性系数=y变动的百分比/x变动的百分比,可以消除经济量的计量单位的影响,又可以考虑到这些经济量本身的大小。

38、需求的价格弹性简称需求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相对于该商品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之间的比率。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ed=—△Q/△P·P/ Q

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第一,价格弹性系数ed=0,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完全无弹性,或需求无弹性。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数量轴的直线。第二,0〈ed〈1,需求缺乏弹性。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关于价格的相对变动不敏感。第三,ed=1,需求为单位弹性。第四,1〈ed〈+∞,需求富有弹性。第五,ed=+∞,需求为无限弹性,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于价格轴的直线。相应的称为完全无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富有弹性和无限弹性的商品。一般地商品可以被粗略地划分为缺乏弹性和富有弹性两种情形。 需求价格弹性大小影响因素:个人的偏好、商品可替代的程度、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消费者调整需求量的时间。

需求价格的弧弹性是以某种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价格和需求量为基础计算出来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d=—(Q2-Q1)/(P2-P1)·(P2+P1)/ (Q2+Q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