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试卷5份和试题库(含答案) 下载本文

E.企业竞争力增强

29.2011年4月中旬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的金砖五国是中国和( ) A.俄罗斯。B,美国,C,巴西,D,日本,E,印度,F,南非,G,古巴 30.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尚不成熟的主要表现有( )

A.一级市场融资渠道不畅 B.银行系统受政府严格控制 C.人为控制存贷款的利息率水平 D.“黑市”存在 E.没有投机活动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先判断命题正误,然后说明正确或错误的理由。判断1分,说明2分;判断错误,全题不得分。 31.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就是指通过进口工业化产品逐步替代国内生产,以满足国内需求。

32.世界贸易组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即是贸易大国操纵的事实,其原因在于世界贸易组织大部分成员国都是发达国家。 33.从理论上讲,一切外汇交易的起因应该是商品、劳务的国际流动以及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

34.如果资本的流动所引起的商品流动量超过了单纯的商品流动量,那么可以说资本的流动与商品的流动是互补关系。 35.移民会对移出国造成财政收入和支出效果的损失。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出口补贴 37.最优关税

38.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 39.斯托尔珀—萨谬尔逊定理 40.金本位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简述相对技术差异论的基本内容。

42.简述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 43.什么叫悲惨的增长?它的发生需要什么条件? 44.简述国际收支项目中经常项目的基本内容。 45.简述《牙买加协定》的主要内容。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l小题,10分)

46.试述在固定汇率下维持经济内外平衡的政策选择/蒙代尔政策配合说。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A 2、B 3、C 4、A 5、D 6、A 7、A 8、C 9、C 10、D 11、D 12、B 13、B 14、C 15、B 16、D 17、B 18、D 19、B 20、A 21、D 22、C 23、A 24、C 25、D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AD 27、ABCD 28、ABCDE 29、自选 30、ABCD 三、判断说明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错误。(1分)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是指发展本国工业,逐步用本国生产代替进口以满足国内需求。(2分) 32、错误。(1分)世界贸易组织四分之三以上的成员国均为发展中国家。(2分)

33、正确。(1分)从理论上讲,一切外汇交易的起因是商品劳务的国际流动,以及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但是由于外汇市场上各种外汇供求的变化,各国间的汇率经常发生变动,从而产生了除实际经济生活需要的外汇交易之外的许多种类的外汇交易。如:避免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资本在各国间的转移。(2分)

34、正确。(1分)资本流动与商品流动互补论指出:资本流动本身就是商品流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资本流动将带动中间产品的流动;从单纯的商品流动看,资本流动将替代一部分商品。(2分)

35、正确。(1分)这意味着交税人员减少和公共设施利用率下降以及人才的流失等。(2分) 四、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指一国政府为鼓励某种商品的出口,对该商品的出口所给予的直接补助或间接补助。 37、进口国由征收进口关税所引起的额外损失和额外收益相等时的关税水平。

38、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成员经济体通过签署某种协议而简历起来的经济合作组织。

39、自由贸易不仅会使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会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以致两国的所有工人都能得到同样的工资率,所有的土地都能得到同样的土地报酬率,而不管两国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模式如何。

40、以贵金属——黄金作为商品流动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的货币制度。其基本特征是以金币为本为货币,金币自由铸造和黄金自由输出与输入。

五、简答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1)假定两国都只生产两种产品,机会成本不变。(1分)在两国都生产同样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其中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以国,但程度不一样,该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产品,(2分)处于劣势地位的另一国可专门生产其劣势较小的产品。(1分)

(2)然后双方进行贸易,双方都能从贸易中获利。(1分)

42、(1)规模经济是指单位的要素投入量所耗费的成本比由这种投入所带来的产出量或收益少。(1分) 差异产品是指在设计、品牌等方面明显不同于同质产品且被消费者认可的产品。(1分)

(2)差异产品的生产和需求与规模经济存在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途径是国际贸易。一方面,国际贸易扩大了市场规模,使大规模生产有了市场保障;另一方面,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分散投放到各国市场上,从而在每一个具体市场上都表现为各种产品的小批量供应。(2分)

(3)只要各国之间产品有差异,无论这种差异表现为何种形式,都可以称为国际贸易的载体。(1分)

43、(1)悲惨的增长是指这样一种情况,即在国际贸易中由于国际比价或贸易条件的恶化,当一国生产要素增加使产品出口增加时,该国的出口收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增少了。(2分) (2)悲惨的增长的发生条件是:

a:增加的生产要素是用于生产偏向出口的产品的。(1分) b:国外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或无弹性。(1分)

c:该国在该产品的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从而其供应量的增长会影响到产品的市场价格。(1分)

44、经常项目是国际收支统计中最基本的项目,(1分)主要记录商品贸易收支,劳务贸易收支和单方面转移三方面的经济交易的项目。(2分)其中商品贸易收支包括有形商品贸易和无形商品(劳务)的贸易。(2分)

45、1978年4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在牙买加首都举行会议形成的《牙买加协定》修定协定正式生效。以此为基础,形成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1分)《牙买加协定》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汇率制度方面,认可了浮动汇率的合法性,但成员国必须接受基金组织的监督,以防竞相贬值。(1 分)(2)在储备制度方面,明确提出了基金非货币化,确定以特别提款权为主要的储备资产。(1分)(3)在资金融通方面,扩大了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1分)牙买加会议后,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国际储备多元化、汇率制度多元化,国际收支调节多样化的新时期。(1分) 六、论述题 (本大题共1小题,10分)

46、从短期来看,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实施达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及国际收支平衡,可概括为内外平衡两大目标。(1分)对内平衡指一国经济要保持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状态,(2分)对外平衡则是一国的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状态。(2分)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配合实现平衡。(1分)具体搭配如下:

(1)当失业和国际收支逆差时,选择松财政、紧货币政策。(1分) (2)当失业和国际收支顺差时,选择松财政、松货币政策。(1分) (3)当通胀和国际收支逆差时,选择紧财政、紧货币政策。(1分) (4)当通胀和国际收支顺差时,选择紧财政、松货币政策。(1分)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总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生产可能性边界:它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或劳务的最优产量组合。

2、社会无差异曲线:指通过个体无差异曲线的加总,来构造一条可反映整个社会需求条件与福利的无差异曲线,即社会无差异曲线。 3、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绝对数量无关。如果一国的要素禀赋(K/L)大于他国,则称该国为资本(相对)丰富或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反过来,他国则为劳动丰富或资本稀缺的国家。 4、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是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5、机会成本:指在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为生产一单位的某一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生产数量。

6、边际转换率:企业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这种产品,会使另一种产品的产量减少多少。它就是产品转换曲线的斜率。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起作用,产品的边际转换率会随该产品的增加而递增。 严格的定义是生产一单位某产品必须先减少另一

产品的数量.是经济学的一个概念。

7、SS定理:即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指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密集商品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S-S定理的引申,即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8、要素价格均等化:指国际贸易通过商品价格的均等化,会导致要素价格的均等化,从而在世界范围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由于要素价格的变动,国际贸易会影响一国收入分配格局,即相对丰富要素的所有者会从国际贸易中获利,而相对稀缺要素的所有者会因贸易而受损。

9、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的部门的生产的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会下降。

10、悲惨增长: 如果转移至他国的那部分利益超出了增长利益,那么总的福利效果为负,此国的福利水平将低于增长前,称为“悲惨增长”。 或开放条件下,如果一国要素积累导致经济增长偏向出口部门,那么经济增长对增长国的福利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影响效果。一方面,经济增长意味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国民福利的改善;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又可能使本国的贸易条件恶化,对本国福利产生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增长的净福利取决于上述两种影响效应的力量对比。如果如果转移至他国的那部分利益超出了增长利益,即后者影响效果高于前者,那么该国净福利水平将低于经济增长前,这种情形被称为“悲惨的增长”。

11、里昂惕夫之谜:按照H-O理论模型,资本丰裕的国家应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经里昂惕夫研究美国1947年进出口情况得出结论,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一结果与H-O理论恰恰相反,故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12、要素密度逆转:在某些要素价格条件下,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在另外一些要素价格下,X变成劳动密集型产品,Y变成资本密集型产品,这种现象被称为“要素密度逆转”。

13、特定要素:一种要素的用途仅仅限于一个部门,而不适合于其他部门的需要。 14、重叠需求:指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对某种产品需求档次相同的那部分需求。 15、规模经济: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产品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

16、外部规模经济:指产业规模经济,即某一产业大量的企业集中在一个小的国家或者集中在一个国家的一个地区,出现较大的产业规模,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17、关税:一国政府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依据本国的海关法和海关税则,对通过其边境的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赋税。 18、配额: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工业,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进口金额加以限制。 19、出口补贴:一国政府为鼓励某种商品的出口,对该商品的出口所给予的直接补助或间接补助。

20、倾销:指在不同国家市场间进行的一种价格歧视行为,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国内价格或成本的价格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 21、自由贸易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行政上独立的经济体之间通过达成协议,相互取消进口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而形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22、贸易创造: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

23、贸易转移:建立关税同盟之后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代替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从而造成贸易方向的转移。

24、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居民与世界其他国家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的主要目的是使政府当局了解本国的国际债权债务地位,从而为制定货币政策提供信息。

25、外汇:(1)动态含义,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借助于各种国际货币结算工具,通过特定的金融机构,兑换成另外一个国家的货币,以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一个交易过程。

(2)静态含义,①广义:泛指一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如外国货币、外币的有价证券、外币支付凭证②狭义: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进行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包括以外币表示的银行汇票、支票、银行存款等。人们通常所说的外汇就是指这一狭义概念。 26、汇率:是以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或把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也称汇价、外汇牌价或外汇行市。 27、套值保值:卖出或买入金额相等于一笔外汇资产或负债的外汇,使这笔外币资产或负债以本币表示的价值避免遭受汇率变动的影响。 28、套利:在两种货币资金短期利率出现差异的情况下,将资金从低利率货币兑换成高利率货币,以赚取利差的外汇交易行为。 29、汇率制度: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当局对本国货币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作出的规定。按照汇率变动幅度的大小,汇率制度可分为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30、外汇管制:一国政府为了防止资金外流或流入,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和稳定本国货币汇率,授权有关货币金融当局(一般是中央银行或专门的外汇管理机构)对外汇买卖和国际结算所采取的限制性措施。

31、一价定律:在没有运输费用和官方贸易壁垒的自由竞争市场上,同质可贸易商品在不同国家出售,按同一货币计量的价格应该是相等的。简而言之就是:若两个物品是完全相同的,则它们必须卖同一个价格。 32、购买力平价:指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决定于它们单位货币购买力之间的比例。

33、铸币平价:在金铸币本位制度下,黄金被用来规定货币能代表的价值,各国均规定了每一金铸币单位包含的黄金重量和成色,即含金

量。两国货币间的比价要用其各自所含的含金量来折算,两种货币的含金量之比称为铸币平价。铸币平价是金铸币本位制度下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

34、关税同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种形式,指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所有成员统一对非成员国的进口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 35、生产者剩余:指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和实际接受的价格之间的差额。是由供给曲线以上,价格曲线以下和纵轴围成的部分。 36、马歇尔-勒纳条件:国际收支调整的弹性分析法认为,货币贬值可以提高外国商品相对国内商品的价格,但贬值能否改善贸易收支取决于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在各国国内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或在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区域无穷大的前提下),当一国的出口需求弹性和进口需求弹性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ηx+ηm>1时,贬值可以起到改善贸易收支的作用。

37、J曲线效应:即一国的货币贬值后,最初只会使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只有经过一段时滞以后,才会使贸易收入增加,并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38、金本位制度:金本位是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黄金作为本位币,并使流通中的各种货币与黄金间建立起固定兑换比例关系的货币制度,特点有:(1)黄金充当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2)各国货币间的汇率由各自货币的含金量决定 (3)国际金本位制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机制。

39、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认为在金本位制下国际收支具有自动调节的机制。在金本位制度下,一国国际收支出现赤字,就意味着本国黄金的净输出,由于黄金外流,国内黄金存量下降,货币供给就会减少,从而引起国内物价水平下跌。物价水平下跌后,本国商品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就会提高,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的竞争能力就会下降,于是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使国际收支赤字减少或消除。同样,国际收支盈余也是不能持久的,因为造成的黄金内流趋于扩大国内的货币供给,造成物价水平上涨。物价上涨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从而使盈余趋于消失。

二、选择:从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0 题,每题2 分,共20 分) 1.从十五世纪初到十八世纪中叶,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理论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是( A ) A重商主义 B重农主义C重金主义 D货币主义 2.国际货币体系包括的内容有( ABCDE ) A.汇率制度的确定

B.各国货币的兑换性 C.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D.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

E.国际金融事务的协商和组织 3.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者是( B ) A斯密 B李嘉图 C奥林 D赫克歇尔

4.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行了多轮多边贸易谈判,其中谈判时间最长的是(C ) A日内瓦回合 B东京回合C乌拉圭回合 D安纳西回合 5.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 C )

A1993年 B1994年 C1995年 D1996年

6.一般而言,外汇市场的参与者种类繁多,下列不属于外汇市场主要参与者的是( D ) A商业银行 B中央银行C外贸公司 D居民个人 7.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重要的收支差额是( D )

A官方结算差额 B商品贸易差额 C基本收支差额 D经常项目差额 8.国际收支调整的重要基础理论是( BCD ) A调整论 B货币论 C弹性论 D平衡论

9.从总体上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我国的进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的绝对值将( )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不确定

10.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如果边际消费倾向c=0.6,边际储蓄率为s=0.3,则外贸乘数为(不考虑政府的财政收入部分)( C ) A.10/9 B.5/3 C.5/2 D.10/3 11.下列属于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是(D )

A反倾销税 B反补贴税 C进口附加税 D国内最低限价 12.最佳关税来源于( B )

A进口国厂商 B出口国厂商 C第三国出口厂商 D第三国进口厂商 13.20世纪90年代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最直接原因是( A )

A泰国宣布放弃盯住汇率制度,泰币大幅贬值 B韩国财团破产 C香港股市大跌,港币贬值 D日本经济大幅下滑 14.特别提款权实质上是一种( D )P339 A货币 B基金 C债权 D记帐单位

15.国际收入调整的货币理论中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提出者是( C )

A亚当?斯密 B保罗?克鲁格曼 C大卫?休谟 D彼得?凯恩

16.在比较利益模型中,参与贸易的两国商品的国际比价线( C ) A在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之上 B在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之下 C在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之间 D与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相同

17.一般而言,随着中间产品交易规模的扩大,企业为扩展国际市场应采取( B ) A出口方式 B直接投资方式 C发放许可证方式 D间接投资方式

18.巴格瓦蒂等经济学家提出对希望移居外国的本国居民征收一部分税费,目的是( A )

A使移民的移出国获得某种补贴 B可补偿移出国的商品出口 C可补偿本国劳动力收入 D可补偿公共设施的不足

19.重叠需求贸易理论从需求的角度对产业内贸易加以概括和解释,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 A )

A林德 B门格尔 C松巴特 D克鲁格曼 20.生产者剩余是指( D )

A.供给曲线以下,价格曲线以上和纵轴围成部分 B.供给曲线以下,价格曲线以下和纵轴围成部分 C.供给曲线以上,价格曲线以上和纵轴围成部分 D.供给曲线以上,价格曲线以下和纵轴围成部分

21.国际贸易不仅使商品价格均等化,还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和要素技术密集度均等化,在诸种均等化中占主导力量的是( A要素价格均等化 B要素技术密集度均等化 C商品价格均等化 D工资率均等化

22.假设货币政策保持不变,当政府只采取扩张财政政策时,从内部需求看政府支出增加会导致( ) A国民收入增加 B就业机会减少 C失业减少 D总需求增加 E国际收支改善

23.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如果政府货币政策保持不变,只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从内部需求看政府支出增加会导致( ) A国民收入减少 B就业机会减少 C失业减少 D总需求不变

24.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对各成员国产生的静态影响包括( A )

A.贸易创造和贸易转向 B.贸易创造和大市场效应 C.贸易转向和竞争效应 D.大市场效应和竞争效应 25.在以《牙买加协定》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确定的主要储备资产是( B ) A.黄金

B.特别提款权 C.美元 D.欧元

28.根据斯托尔帕—萨谬尔逊定理,自由贸易将会使贸易参加国( ABCD ) A商品价格均等化 B土地得到相同的报酬率 C所有工人得到相同的工资率 D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 E供给和需求模式趋同

29.国际卡特尔制订价格的基本依据包括( BCE )

A产品的需求弹性 B市场占有率C对卡特尔产品的需求弹性D不完全竞争者原则E非卡特尔厂商产品的供给弹性 30.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类型有( ABDE )

A周期性不平衡 B结构性不平衡 C货币性不平衡 D价格性不平衡 E收入性不平衡 31.分配进口配额常常要与进口许可证相结合,下列不属于分配许可证的方法是( A ) P120 A政府适当分配 B竞争性拍卖 C固定的受惠 D资源使用申请程序 32.倾销行为主要分为两种,包括( C )

A掠夺性倾销和间歇性倾销 B攻击性倾销和间歇性倾销 C持续性倾销和掠夺性倾销 D持续性倾销和间歇性倾销 33.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核心内容是( C )

A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B反倾销政策 C通过政府干预发展本国产业的竞争优势 D出口补贴 34.建立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需要一些条件,下列不属于其中条件的是( D )

A成员国在地理上相互邻近 B成员国之间经济的互补 C成员国之间政治制度比较接近 D成员国需都是发达国家 35.1982年后石油价格下跌的原因不包括( D )

A非石油输出国组织增加石油生产和出口 B西方国家寻找替代能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C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的背叛行为 D西方大石油公司对产油国生产和订价垄断经营 36.采取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倾向于( B )

A保护贸易政策 B自由贸易政策 C非关税贸易壁垒 D关税贸易壁垒 37.世界贸易组织是约束各成员之间贸易规范和贸易政策的( B ) P176 A世界经济集团 B国际经济组织 C区域经济组织 D国际一体化组织 38.中国采取的汇率制度是( C )

A固定汇率制度 B完全自由浮动汇率制度 C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D钉住汇率制度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