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十二五规划 下载本文

抚顺“十二五”规划倾力民生

未来五年,抚顺“十二五”规划倾力民生,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百姓。

人均公共绿地11平方米

抚顺市将结合旧城区改造,重点对浑河景观带、采沉区、矿区舍场、萨尔浒风景区和城市空地等区域实施绿化工程、改造东林园、高尔山公园、雷锋公园、新屯公园。到2015年,城市绿地面积达到5358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5%,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00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00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

初步形成10分钟健身圈

重点建设文化艺术中心、群众艺术馆、千金大戏院、文化广场等代表城市形象的标志性文化建筑。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全市城乡100%拥有综合文化活动场所,社区、村级文化设施达到“五个一”建设标准。加快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广播电视人口基本实现全覆盖,百分之百实现光纤联网“村村通”。全面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争创国家级乒乓球名城。完善体育设施规划,切实加强全民健身场所建设,重点建成全民健身场所400处、奥林匹克建设路150公里,建设市、县(区)两级健身中心,初步形成10分钟健身圈,开展国民体质监测。

实现就业总量30万人

广开就业门路,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推进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和就业平台标准化建设。加大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劳动者实现创业和就业。建立全方位就业援助体系,及时援助城乡就业困难对象。重视高校毕业生尤其是困难家庭大学毕业生就业。加大农民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力度。继续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管理为零。实现就业总量30万人,占劳动力资源总量的82%。到2015“十二五”时期,年,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基本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

基本完成剩余危旧住宅改造

进一步完善工资指导线,工资指导价位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完善企业工资支付制度,建立防止工资拖欠长效机制,依法维护劳动双方合法权益,促进居民收入合理增长。扩大居民投资渠道,努力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健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继续实施城区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工程,“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剩余危旧住宅改造,全部完成剩余的零散和独立工矿棚户区房屋改造,确保全市居住水平实现小康舒适型居住目标。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兼顾社会各类群体需求和利益。加强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农村救灾救济体制,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不断完善城乡社会捐助救助体系,大力发展红十字等慈善事业,健全以养老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体系。建立残疾人基本生活重点保障和特殊救助体系。

二、沈抚新城自然状况

沈抚新城位于沈阳、抚顺两个特大城市之间,是沈阳经济区的中心区域,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交通条件。新城地处东经123°55’,北纬41°52’,地势平坦开阔,由北向南渐高,海拔在60米至70米之间,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冬季为东北风,年平均气温为7°C,沈抚人民的母亲河浑河贯穿城市中心,核心区两大湖泊成为城市重要景观节点。距沈阳奥体中心18 公里,距抚顺中心区南站16公里,距桃仙国际机场25公里,距营口港 200 公里, 距大连港380公里。 沈抚新城交通便利,公路、铁路网络四通八达,沈抚大道、沈吉高速、沈通线等八条通道将沈抚两市连为一体。沈抚城际轻轨在新城设有两个站点,与沈阳地铁一号、二号线连通。沈吉铁路从新城通过,设有滴台站,方便大宗货物运输。

四、沈抚新城规划定位

建设沈抚新城是辽宁省委、省政府从沈阳经济区和沈阳、抚顺两市实际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推进辽宁沿海与腹地互动发展,加速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进程,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一、城市发展

城市总体定位为:建成一个功能完备,宜居、宜商、宜业的生态新城,成为生态文明都市走廊。按照省政府编制的沈抚连接带总体规划要求,形成“一带三区”的城市空间布局,“一带”即沿浑河两岸构建生态景观带;“三区”为浑河以北的生态区,浑河以南的核心区和产业区。 二、产业定位

沈抚新城按照城市空间布局定位产业发展方向,核心区重点发展以金融、商住、办公、会展、研发等为主体的现代综合服务业;产业区依托辽宁(抚顺)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形成重型装备及配件产业、石化电力装备产业、煤矿安全装备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四大产业集群。生态区重点打造以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休闲娱乐为主题的现代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