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模板) 下载本文

乙烯、甲醇、纯碱、电石等过剩产能的规划重复出现,如果这些规划得以实施,那么部分产品产能相对过剩的问题不但无法解决,还将进一步加剧。这无疑会给行业产业机构调整带来严重压力,也将使未来行业的复苏步伐变得迟缓。

以甲醇为例,目前国内甲醇已经建成的装置产能近3000万吨/年,若2010年甲醇装置全部建成投产,其总产能将超过4000万吨/年。而近几年国内甲醇的表观需求量每年仅为1200万吨左右,即使最乐观估计,2010年甲醇的需求量也难超过2000万吨。而本来众望所归的替代能源二甲醚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也举步维艰,对于甲醇需求的支撑非常有限。从目前甲醇供需的基本面可以预见到,现阶段如果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没有大的利好,那么甲醇行业的颓势将一直持续,长期来看必须有效控制产能并寄望于发展二甲醚燃料和甲醇汽油才可能从根本上使甲醇行业脱困。

B、合成材料制造业:总体继续回暖

金融危机对我国合成材料行业的影响十分明显,造成需求下降、价格高位下挫、市场行情低迷的严峻局面。不过,今年以来,受国内外经济止跌回升、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以及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影响,基建、家电、房地产、汽车以及纺织服装等下游行业的相关需求非常可观。2009年1-9月,我国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和聚酯的表观消费量同比分别增长25.9%、19.3%和17.8%和22.5%,增速均比前8个

月有不同程度的加快。从后市来看,世界主要经济体相继复苏、美元贬值和石油行情震荡向上,将成为合成材料价格继续上行的三大推动力量。预计2010年,随着经济复苏程度的逐步加深,我国多数合成材料的终端需求有望进一步增长。

对于合成橡胶来说,由于其最重要的下游产品轮胎是我国的大宗出口产品,美国轮胎特保案将严重阻碍我国轮胎出口回暖,进而对其上游橡胶行业造成负面影响。从部分地区轮胎出口情况来看,目前这一影响已经开始显现。江苏昆山是中国重要的出口轮胎生产基地,2008年,昆山出口美国轮胎的金额占江苏的62.4%,全国的11.1%。据江苏昆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计,2009年10月,昆山出口轮胎483批、货值3215.40万美元,与上月733批、4916.93美元相比,出口批次下降34.11%,货值减少34.61%。受此影响,我国合成橡胶产品产销率从9月的100.3%下降为10月的99.4%,现价销售产值同比降幅从9月的-10%进一步扩大为10月的-11.7%。虽然轮胎出口受影响较大,但得益于国内需求回升的支撑,合成橡胶行情持续大幅下挫的可能性也不大。综合来看,2010年,我国合成橡胶行业的总体态势仍然向好。

C、化肥制造业:需求长期看好

2008年下半年至今,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国内化肥行业也惨遭重创,需求低迷,价格大幅下滑,企业利润空间较大幅度萎缩,部分企业出现亏损。今年三季度以来,化肥行业整体形势并没有真正

走出低谷,不乐观因素很多。不过,2009年四季度至2010年,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将逐步消失,天气的负面因素也正在好转,遭受打击的信心也将逐渐恢复,各国政府也必将重新关注\粮食危机\问题。短期负面因素逐渐消除,而长期支持农作物产量和化肥需求增长的动力并未改变:世界人口持续增长,各国政府大力发展生物能源,全球新增耕地有限,必须提升化肥施用水平。而粮农组织和USDA均预测未来两年全球粮食库存消费比处于近30年最低点,也是我们看好长期化肥需求的重要因素。

从具体品种来看,我国氮肥尤其是尿素仍然面临供大于求的困境。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氮肥生产企业扩建、新建的尿素生产装置陆续建成投产,合成氨新增产能预计将达246万吨/年,尿素新增产能预计将达430万吨/年。该协会预测,2009年我国尿素产量将达到5100-5200万吨,国内尿素需求约4500-4600万吨,年内将有300-600万吨产量过剩。如果2010年年初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如期推出,则气价上涨必然大幅抬高气头氮肥企业成本,使全国氮肥成本水平总体上移,将对氮肥价格形成有效支撑。鉴于氮肥供求形势依然严峻,综合判断,2009年底前各种氮肥价格大幅回暖基本无望,2010年上半年才有可能略有起色。

目前国内钾肥市场虽然仍将延续低迷态势,但农业用肥需求有一定刚性,而且2009年钾肥进口量下降较多,国际生产商实际减产量已超过年产量的32%,并将继续保持低开工率,加之近期农产品价格上

升预期已经形成,这将有力刺激2010年国内外钾肥需求出现反弹。长期来看,由于我国缺钾土壤面积不断扩大,农业部门已认识到缺钾的严重性,并在全国推广\补钾工程\,钾肥需求量将保持增长,给钾肥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第五篇化工产业前景

目前,世界化学工业的地区分布主要是在发达国家,我国化学工业占世界化学工业的比重还比较小。但是我国化学工业发展比较迅猛,正逐步改变世界化学工业目前的格局。北美(主要是美国)约占1/4,西欧(主要是德国、法国、英国、瑞士、意大利)占1/4强,日本占10%以上,即发达国家的化学工业占世界化学工业的60%以上,但其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12%,而发展中国家的化学工业占世界化学工业的比重合计尚不足40%,目前大量的化工产品从

发达国家出口到发展中国家,而大部分起始原料则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近十几年,发达国家加大了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力度,加快了向亚太地区市场和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的渗透和生产能力的转移。从新建的大型化工项目来看有两种趋势:一是转向具有原料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墨西哥等;二是由于亚洲经济的崛起,新加坡、印度、韩国及中国等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正在逐步改变化学工业过去高度集中在发达国家的格局,特别是亚洲及中东的比例有所增加。从1998年~2005年新增乙烯生产能力约2500万吨,其中50%以上集中在人工成本低的亚洲和原料成本低的中东,其中大部

分产品将用来满足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日益增加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快速增长的中国需求使“中国因素”成为促进包括化工产品在内的原材料商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合成树脂为例,全球合成树脂产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北美和西欧,非洲和中东也有一部分产能。2008年全球总产量约15000万吨,其中大部分产能集中在亚洲、北美和西欧,这三个地区分别占全球产能的50.5%、20.2%和14.7%。2008年,全球塑料制品消费量约13476万吨,其中北美约占24.4%,西欧21.9%,日本5.7%,除日本之外的亚洲国家和地区33.6%,其他地区14.4%。亚洲地区的产能集中在中国、日本、韩国,产能增长主要集中在中国地区,另外中东的一些石油富足的国家塑料的产量和消费量也在逐年增加,预计未来在全球市场中所占比重也将越来越大。消费方面,欧洲和北美地区人均塑料消费量已经超过100千克。预计到2010年北美人均塑料消费量将达到145千克,西欧人均塑料消费量达到132千克,日本将达到121千克。而中国目前人均塑料消费量只有25千克,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通过简单的对比可以发现,中国合成树脂产业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极大的差距,说明我国塑料行业依然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第六篇化工项目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一、化工项目技术方案

1.化工项目生产方法(包括原料路线) 2.化工项目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