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各类安全应急预案汇编 下载本文

食品卫生安全预案

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及其危害,指导和规范学校突发食品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对师生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师生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特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一、食品卫生突发事件的分级

1.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特别重大的食品卫生突发事件为特别重大食品卫生突发事件(Ⅰ级)

2.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以上死亡病例为重大食品卫生突发事件(Ⅱ级)

3.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为较大食品卫生突发事件(Ⅲ级) 4.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或一起食物中毒人数在30人以下为一般食品卫生突发事件(Ⅳ级)

二、组织机构 组 长:张秀杰

副组长:陈明 高化东 孔祥东 陈莉 组 员:刘泽华 各部门负责人 三、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提高师生对突发食品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食品卫生事件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根据突发食品卫生事件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实行分级管理。校长负责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学校各部门按照预案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3.依法规范,措施果断。学校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完善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立健全系统、规范的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制度,对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和可能发生的食品卫生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

1

4.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应急工作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学,要重视开展防范和处理突发食品卫生事件的科研和培训,为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提供科技保障。各部门要通力合作、资源共享,有效应对突发食品卫生事件。 四、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1.学校依照职责和本预案的规定,成立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各部门主任组成的食品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在上级部门的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学校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并成立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并根据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处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启动应急预案。

2.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设立食品卫生突发事件防控工作办公室,学校分管食品卫生的副校长和总务主任等,具体负责日常食物中毒防控工作的业务指导、组织管理与监督检查。

3.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协调各工作组的工作,承办各种会议、管理财产、负责收集、整理、分析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动态,设立食物中毒报告电话,及时报告学校食品卫生突发事件信息;掌握预防控制工作情况,编写、报送工作信息等相关资料。

4.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开展现场调查,现场快速检测、取证采样及临时控制措施的实施。对造成食物中毒突发事件的食品或有证据证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事故的食品采取控制措施,追踪已售出或外运被污染食品的去向或溯源,采取样品并送检。 五、应急运行措施 (一)应急准备和预警

1.健全食品污染物检测网,加强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日常卫生监督,对主要食物中毒病原、食物中毒高危食品如散装食品、熟肉及制品、乳及制品、糕点、饮料、水发产品等进行日常监测并加强抽检工作。

2.加强食物中毒信息库的建设与管理,利用现有的公共卫生网络,整合公共卫生信息资源,保证应急处理信息的畅通、及时、准确。

3.组织各项信息的汇总,通过对常规监督、监测、抽检等综合信息或食品卫生突发事件预警报告,报上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启动、变更或结束相应级别应急响应。

(二)事件报告

2

1.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卫生行政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及其隐患,也有权向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举报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职责的部门、单位及个人。

2.学校有关部门或个人发现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应当在2小时内尽快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并应立即组织现场调查确认,及时采取措施,随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3

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消防安全工作关系到学校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人命关天,不得有丝毫马糊。根据“预防为主”的原则,以预防杜绝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事故为目标。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消防安全和灭火救援工作,落实学校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增强抵制火灾事故的能力,尽力消除或减轻火灾事故的损失程度,特制定此消防应急疏散预案。

一、火灾初期的处置步骤

全体师生、特别是学校领导和值班人员要有高度的防火意识,坚持经常性的检查。牢记火警电话:5718119。

〈一〉发现火灾事故苗头或遇有火灾事故时应及时向学校值班室报警,或拨打火警电话,请求有关部门及时增援,以便尽快进入现场组织指挥、扑救。

〈二〉在拨打报警电话的同时,组织现场人员用灭火器具进行扑救,力争能够有效控制火情,尽量把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在发现火灾有蔓延扩大,且一时无法扑灭时,应迅速组织引导室内人员疏散、撤离现场,清除各种障碍,疏通各种通道,为消防部门的人员、设备进入现场扑救创造条件。并与车辆、医疗、物管部门联系,为伤员救治、物资供应管理作好准备。

二、重大火灾处置步骤 〈一〉组织领导

为防止发生重大火灾事故时出现混乱局面,使灭火工作得到及时有组织、有步骤的进行。各部门能积极配合,指挥得当,处置有方,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根据实际情况成立学校火灾救急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由学校主管校长负责,保卫处、校办公室、后勤资产管理处的主要领导参加。

〈二〉任务、要求 1.疏散组:康明华

成员:孟宪玉 宋喜波 张梅英 齐志星 班主任 职责:听到报警立即到达各自的位置作好疏散学生工作 2.场地队列组:陈莉

成员:刘庆林 于仁新 石云 赵淑玲 班主任 集中地点:操场

职责:稳定学生情绪、整理好各班队伍、清点人数 3.紧急救护组:高化东

4

成员:任希琴 刘泽华 班主任 职责:负责逃出受伤学生的急救 4.紧急搜寻组:孔祥东

成员:娄志龙 孙善海 郭森 张朝臣 陈亮

职责:搜寻各楼层是否有遗漏人员,督促其尽快撤离。 三、教育、培训

〈一〉各学校各班级要坚持经常性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各种形式(如黑板报、图片、录像等)宣传、普及消防知识,通过组织师生学习《消防法》和防火灭火基本知识,懂得人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遇到火灾人人都有参加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要做到人人都知道火灾报警电话119,基本学会使用灭火器材扑救初期火灾。

〈二〉加强消防安全人员和义务消防队的管理和教育培训、力争使其做到“四会”,即会宣传消防知识,会操作灭火器具,会疏散人员,会逃生自救。学生宿舍、教学区、办公楼、实验室、家属宿舍区等处,防火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每学期至少两次检查各处的防火情况,发现火灾隐患及时处理。

〈三〉定期不定期坚持对消防设施的检查、维修、更新。学生宿舍、教学楼、办公楼、实验室的每层楼都备有灭火器或消防栓,防火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要负责定期检查防火设施,保证设施和完好率达到100%,并做好检查记录。

〈四〉易燃易爆的危险实验用品,有专门存放室,由实验员负责保管,保卫人员要作为重点巡查部位,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利用易燃易爆物品做实验的教师,必须在实验或实验前向学生讲清楚注意事项,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五〉一旦发生火情,首先报警,每位师生都有报警义务。报警早、损失小,发现火灾应急报“119”、“120”、“110”。报火警时要做到:

⑴沉着镇定,不要挂错电话,不延误时间。⑵讲清起火地置、地点、楼层、部位及报警人的姓名、电话。⑶讲清燃烧的是什么物质,起火位置、火势大小、有无人员被困、消防车能否到达现场。⑷报警后,应立即派人在路口等候,引导接应消防车进入火场灭火。⑸报警后,应立即组织在场人员扑救火灾、救助被困人员及疏散人员、物资。

消防安全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全体人员务必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自觉增强消防安全意识,提高消防安全工作的自觉性和高度警惕性,常年处于戒备状态,树立常备不懈的思想,确保消防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