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春福师《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一 下载本文

标准解答:

(判断题)32: 社会增加对侵犯行为惩罚的强度,不能实现侵犯行为的外部控制。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33: 洛伦茨的习性学观点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但侵犯不一定指向毁灭,而是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生的本能的体现。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34: 触摸被认为是人际交往最有力的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35: 个体选择比较的对象一般是与自己在各种自然和社会的特征上相接近的人。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36: 内疚是一种行动与自身社会角色不相符和时自我否定性的消极情感体验。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37: 社会角色关系等同于普遍情感联系性质的人际情感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38: 沟通过程的要素包括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人四部分。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39: 通过广播、电视等实现的沟通称作口语沟通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0: 信息的重复可以增加人们的好感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1: 人们的自我概念是相对不稳定的。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2: 投射作用指人由于别人的需要和情绪倾向,而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3: 敌意与侵犯最大的差别是它没有明确的社会规范。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4: “留面子效应”指人们拒绝了一个大的要求后,对较小要求的接受性出现增加的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5: 在一个群体中,最有能力、最能出好主意的成员,往往是最受喜爱的人。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6: 沟通中空间位置的不同不会影响沟通的效果。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7: 人在一种行为上的理由不充分时,会有一种自动寻求补充理由,以维持自己的认知协调。这种心理反应被称为“理由不充分效应”。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8: 脑力激励法是由心理学家扎琼克1957提出。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9: 对于高权威的传达者,发出的信息与个人原有态度差异较大时,引发的态度改变量最大。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50: 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具有冒险性的现象,就称为“冒险转移”。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单选题)1: 认知不协调理论最初由费斯廷杰于()年完成的。 A: 1956 B: 1958 C: 1957 D: 1955 标准解答:

(单选题)2: ()指对于性意识发展成熟的人,异性有高于同性的特别行为促进作用。 A: 社会干扰 B: 社会助长 C: 他人助长 D: 性别助长 标准解答:

(单选题)3: 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与詹尼斯于()年提出态度改变情境模型 A: 1960 B: 1958 C: 1961 D: 1959 标准解答:

(单选题)4: ()指个人获得新的自觉的认知信念,并以这种信念评判自己的价值时所发生的完全的态度改变。 A: 内化 B: 依从 C: 认同 D: 顺应 标准解答:

(单选题)5: ()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A: 助人行为

B: 亲社会行为 C: 反社会行为 D: 利他行为 标准解答:

(单选题)6: ()指个人为未来可能的失败制造保护性借口所采取的措施。 A: 自我价值保护 B: 自我阻抑策略

C: 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规律 D: 自我安慰策略 标准解答:

(单选题)7: 印象形成模式有(??? )种。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标准解答:

(单选题)8: 社会心理学试图从人与人之间的()(包括社会影响)来解释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

A: 社会关系 B: 相互作用 C: 群体效应

D: 社会和文化属性 标准解答:

(单选题)9: 利他行为是指(??? )。 A: 一种对他人无私帮助行为.

B: 一种自觉自愿、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C: 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D: 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标准解答:

(单选题)10: 社交距离的近范围为()英尺 A: 1.5~2.5 B: 12~15 C: 2.5~4 D: 4~7 标准解答:

(单选题)11: 瑟斯通()年最先提出,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态度是可以被测量的。 A: 1927 B: 1929

C: 1928 D: 1926 标准解答:

(单选题)12: 心理学家()1957提出,群体一起来解决问题,具有个人所没有的特殊“脑力激励”作用,使人们找到更多、更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的问题解决方法。 A: 洛伦茨 B: 多拉德 C: 奥斯本 D: 米尔格莱姆 标准解答:

(多选题)13: 影响归因的因素 A: 社会视角 B: 观察位置 C: 自我价值保护 D: 性格特征 标准解答:

(多选题)14: 沟通过程的七个要素包括() A: 信息源 B: 信息 C: 通道

D: 信息接受人 E: 反馈 F: 障碍 G: 背景

标准解答: ,G

(多选题)15: 人的心理交往需要是通过三条途径形成起来的,他们分别是()。 A: 印刻 B: 本能需要 C: 条件作用 D: 社会作用 标准解答:

(多选题)16: 归因原则有 A: 不变性原则 B: 折扣原则 C: 协变性原则 D: 角色获得 标准解答:

(多选题)17: 从众的原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