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中感悟
灵宝市城关镇涧东小学 任莉
聆听了浙江湖州吴兴区教研中心盛新风老师执教的《天净沙 秋思》一课和精品讲座《美学视域中的和美教学》,感慨颇多,受益匪浅。
观摩课堂精彩纷呈,高潮迭起,那充满张力的课不得不使我叹为观止,尤其是第一次走近盛新风这位在小学语文教育界大名鼎鼎的特级教师,感受这位美丽女人的风采,感触这位魅力教师的和美。对于盛老师的大名,很早就有耳闻,这次的宋词教学课《天净沙 秋思》,留给我的印象就如她所教的宋词一样,委婉清新,缓缓地从我们心头飘过。她的讲座,又让我看到了一个在语文教学路上不断跋涉的盛新凤。《天净沙 思》让她演绎得淋漓尽致又如此诗情画意。晚上躺在床上,心绪依然沉浸在盛老师的课堂上,是什么让她独具如此诗意、如此魅力呢?试着从旁观者、学习者、研究者的角度来解读。
一、研究雅俗共赏之和美,成果颇丰。
盛老师曾这样说过:“我一直在憧憬这样一个诗化的语文境界:师生或吟或诵,或争或辩;或浅吟低唱,如痴如醉;或慷慨激昂,面红耳赤,尽兴尽情,痛快淋漓。可谓过瘾。”以两极融通之和,求雅俗共赏之美的和美语文,是盛新凤老师在借鉴古今中外哲人智慧的基础上提出的概念。
盛老师认为,“雅”和“俗”是两个对立的、处于两极的概念。“雅”,《新华字典》的解释是美好大方。这里指语文课的可借鉴性,
特指美的、阳春白雪类的语文课,表现的总体特征是内隐的。“俗”,字典上的意思是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这里特指语文课的实用性,是实用的、甘为下里巴人的语言课,表现的总体特征是外显的。阅读课“雅而不俗则和寡,俗而不雅则无味”。课上得太阳春白雪,会造成曲高和寡;太下里巴人,则会流于枯燥机械,缺乏美感和情感。雅俗共赏的语文课,追求两极融通的“和美”境界。
古人曾把读书时的品位、揣摩喻为春雨润花、鱼入水中、溪水濯足等,因为唯有全身心尽染于语境之中,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默读就能带领学生走入这样的境界。朗读是引导学生还原语言形象、感受语言情境、体味语言情感、理解语言蕴涵的主要方法,是培养学生语言的感受力、领悟力、品评力的有效手段。
盛老师那优美、诗化的语言,如春雨润物一般,成为学生语言发展的聚宝盆,为学生开启读、思的源泉。学生如能长期收到这言之成序、言之有理、言之动情、言之生趣的教学语言的熏陶,必定会逐步产生对语言的浓厚兴趣,进而掌握灵活运用语言的本领。
叶圣陶曾指出:“教育的目标在于造就善于处理生活的公民”,语文是生活中的一种必要工具,引导学生由单一的语文教学步入广阔的语文空间,在学语文的同时学做人,在长智力的同时养成习惯,在练就终身受用的语文本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作为现代人的社会交际素质,从而促进自我人格的全面完善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孩子们与其说在学语文,不如说在学做人——学做健全、健康、快乐的人。
盛老师曾这样生动地描述一堂优质语文课的结构流程:先找到一个支点,再拉出一条线,最后画成一个圆。
二、课堂中,鼓励性评语的使用和积极评价的效果。
1、努力营造宽松、民主的评价氛围。 教学是一种沟通的艺术。教学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因此讲课教师都注意了营造宽松、民主的评价氛围,宽松、民主的评价氛围是实施激励性口头评价的重要前提。
2、积极使用准确、规范的激励语言激励性口头评价语言、轻柔的肢体语言也是课堂教学语言的一部分。名师们的激励语总是那么的自然,丰富,恰到好处,灵活多变,信手拈来,水到渠成,令人折服。
3、适时发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讲课教师都注意适时发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评价,把握时机进行对话交流评价,促进师生、生 生心灵的沟通,随时随地的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如马老师在教学时,就很善于抓住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并加以引导,使学生增强了自信,对学生及各种能 力的培养都有好处。在朗读环节,有一个学生因为各种原因课文读的不够好,但老师并没有去批评他或放任不管,而是给他机会,评价他“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还 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位学生的进步之处,有学生说“他声音比以前洪亮了”、“他能把课文读连贯了,不和以前一样一个词一个词的读了”等等,我想这样的激励比任 何的物质的奖励都有用,对学生来说这样的话更使他们有成就感,更能激发他们的潜能,以便更好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