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用量测仪表的安装与使用 (2)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工艺
(3)应变仪的使用方法及电阻应变测量技术的应用 (4)钢桁架静载试验 (5)结构动载试验
(6)混凝土结构非破损检测技术应用
四、使用大纲说明
1、学时分配表 2、教学方法提示
采用课堂教学与试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主要介绍试验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通过试验课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常用的试验方法与测试技术。
课 程 内 容 绪 论 结构试验规划及一般过程 结构静载试验方法与设备 电阻应变测量技术 一般结构静载试验及试验数据处理 动载试验测试仪器 结构动力特性的试验测定 工程结构抗震试验方法 结构可靠性评定及砼强度非破损测试方法 小 计 合 计 3、考核方式
考查。基础知识及基本原理(测验)占80%,试验部分(试验报告)占20%,总成绩按100分制计分。
学 时 数 总 学 时 0.5 1 3 7 4 1.5 3 2 2 24 讲 授 0.5 1 1 3 2 1.5 1 2 12 24 实 验 2 4 2 2 2 12 备 注 五、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建筑结构试验》,湖南大学、太原工业大学、福州大学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
2、教学参考书
(1)《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周明华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建筑结构试验》,王娴明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年。 (3)《建筑结构试验》,姚振纲等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年。 (4)《结构混凝土现场检测技术》,吴慧敏编著,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 (5)《结构抗震试验》,朱伯龙编著,地震出版社,1989年。 (6)《结构试验方法标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
14.1.7 《弹性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四年制本科《土木工程专业》适用 (30学时 2学分)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分析各种结构物或构件在弹性阶段的应力和应变,校核它们是否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寻求它们的计算方法。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对能力培养的要求
训练学生理论推导和实际运算相结合的能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2、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应力的基本概念及边界条件的具体应用。常体力情况下平面问题直角坐标系下基本求解过程以及轴对称简单问题的求解。
3、先修课程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理论性较强,因此要求先修完《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课程的基本内容后,方可开设《弹性力学》。
三、课程内容
1、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 概论
了解弹性力学的内容、目的、任务、基本概念及假定。 第二章 平面问题的基本理论
掌握平面问题的两种情况,平衡方程、几何方程、物理方程及边界条件的应用,了解平面问题的基本解法及应力函数与相容方程。
第三章 平面问题的直角坐标解答
学会用逆解法及半逆解法去解决平面问题的简单问题。 第四章 平面问题的极坐标解答
介绍极坐标的基本方程,并解决轴对称问题的实际情况。 第五章 空间问题的基本理论
简单介绍空间问题的基本方程及解题方法。 第六章 薄板弯曲问题
了解薄板弯曲问题的基本概念、基本方程及解题的基本思路。 2、课外作业
根据课堂讲授内容,布置与之相关的适量课外作业。
四、使用大纲说明
1、学时 2、教学方法提示
重点培养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3、考核方式
本课为考查课,成绩考核按百分计。
课程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平面问题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 平面问题的直角坐标解答 第四章 平面问题的极坐标解答 第五章 空间问题的基本理论 第六章 薄板弯曲问题 合计 学 时 数 讲授 2 8 8 8 2 2 30 实验 上机 备注 五、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课程教材
《弹性力学及有限元》,赵均海、汪梦甫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主要参考书
《弹性力学简明教程》,徐芝纶,高等教育出版社
14.1.8 《专业外语》课程教学大纲
四年制本科《土木工程专业》适用 (30学时 2学分)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土木工程专业英语》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限定选修课,是培养学生专业外语能力的一门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专业词汇,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和译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的信息,加强学生在专业方面对外交流学习的能力。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对能力培养的要求
? 掌握土木工程专业的语法特点。 ? 掌握土木工程专业的相关词汇。
? 注重对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翻译能力的培养。 ? 培养学生对科技文献的写作能力。 2、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 重点是专业英语语法结构中长句的分析、被动语态的使用、虚拟语气、非谓语动词
的使用和词性的转换等。 ? 专业英语翻译的基本方法。 ? 英文科技论文写作初步。 3、先修课程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房屋建筑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和《土木工程材料》。
三、课程内容
1、教学基本内容 Lesson 1
Text: Civil Engineering; Reading Material (1): On Being Your Own Engineer; Reading Material (2): Peck, Ralph Brazelton
Text: Building and Architecture; Reading Material (1): Architecture of China; Reading Material (2): Pei Ieon Ming
Lesson 3
Text: Components of A Building; Reading Material (1):Structural Forms; Reading Material (2): Popov, Egor Paul
Lesson 4
Text: Tall Building; Reading Material (1):Steel Construction; Reading Material (2): Khan, Fazlur Rahman
Lesson 7
Text: Bridge; Reading Material (1):Modern Bridges; Reading Material; Reading Material (2): Roebling, John Augustus and Washington Augustus
Lesson 10
Text: Dam; Reading Material (1): The Modern Concrete Dam; Reading Material (2):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Lesson 11
Text: Highway Engineering; Reading Material (1): System Planning of National Expressways; Reading Material (2): The Road of China
Lesson 13
Text: Underground Space Utilization; Reading Material (1): Subway Engineering; Reading Material (2): Future Trends in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
Lesson 15
Text: Soil Mechanics; Reading Material (1): Geologic Origins of Soils; Reading Material (2): Karl Terzaghi
Lesson 2
Lesson 16 Text: Foundations; Reading Material (1):Five Lessons from Five Jobs; Reading Material (2): The Weaknesses of Mother Earth
Lesson 17 Tex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Reading Material (1): constructions Equipment; Reading Material (2):Prefabrication and Shop Fabrication
Lesson 18 Text: Building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 (1): Concrete; Reading Material (2): Prestressed Concrete Pioneer T.Y.Lin named Cal’s Alumnus of Year
Lesson 19 Text: Structure Analysis; Reading Material (1):The Building of a Theory; Reading Material (2): Newmark, Nathan Mortimer
Lesson 20 Text: Structure Design; Reading Material (1): Tall Order in Hong Kong; Reading Material (2): Severud, Fred. N.
2、课外作业
为了巩固所学的基本专业词汇和培养学生的阅读、翻译、表达及自学能力,每讲完一课后布置一定量的作业,要求学生独立认真完成。
四、使用大纲说明
1、学时分配表 课程内容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内容 Lesson 1 Lesson 2 Lesson 3 Lesson 4 Lesson 7 Lesson 10 Lesson 11 Lesson 13 Lesson 15 Lesson 16 Lesson 17 Lesson 18 Lesson 19 Lesson 20 机动 合计 2、教学方法提示
学时数 总学时 讲授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实验 30 上机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