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试题 下载本文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

一、单选题

1.(2018·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一模·25)中国古代监察机构是由御史和言谏两部分组成。御史职能主要是打击贪腐,言谏是以匡正君主施政中的缺失为目的。言谏机构兴于汉、发展于唐、衰减于宋,终结于明。可见言谏制度( )

A.是封建王朝制约皇权专制的有效手段B.受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影响而渐趋消亡 C.发展轨迹与专制制度强化呈相反方向D.符合最高统治者监察百官的政治需要

2.(2018·江苏宿迁高二学业水平第一学期期末考试·1)“孝”作为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维护家庭和睦、安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与“孝”这种传统美德的形成关系最为密切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3.(2018·江苏泰州姜堰区学业水平期末考试·1)某历史老师在讲授某知识点时举例:“从一棵树上剪下一根分支移栽,该分支会成长为一独立树干。”他旨在说明( )

A.分封制下中央地方的实力消长 B.宗法制下大小宗之间关系 C.郡县制下地方政府的割据倾向 D.行省制下中央集权的加强

4.(2018·江苏南通学业水平测试·1)中华姓氏源远流长,以国为氏的现象在周代较为普遍,如晋文公称晋重、齐昭公称齐潘等。这一现象普遍出现是缘于( )

A.王位世袭 B.诸侯分封 C.宗法瓦解 D.中央集权 5.(2018·重庆主城二模·24)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立家”,对士、庶而言,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说明( )

A.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B.家国同构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 C.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D.周代血缘政治弱化了贵族特权地位

6.(2018·江苏南京学业水平模拟·1)“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这反映出分封制( )

A.血缘关系为唯一纽带 B.已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C.具有等级森严的特点 D.体现王权与神权结合

7.(2017.12·贵州学业水平·1)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把周王朝实行的某种制度称为“亲属等差递减制度”,并认为这一制度虽然不能断绝但至少成功地阻止或避免更多的明谋、流血和战争,它的力量影响中国社会达三千年之久。其评价的是( )

A.国与国的关系 B.嫡长子继承制 C.郡国并行制 D.三公九卿制 8.(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3月联考·1)侯外庐在《中国思想通史》中说:“在周公封国的时代,不是后世所谓的‘封建’,而是指古代如罗马式的殖民。”对此理解最为正确的是

A.强调周公是分封制的首创者 B.强调分封制对扩大西周疆域的作用 C.强调分封的含义是封邦建国 D.强调分封制对后世封建制度的影响

9.(2018·江苏宿迁高二学业水平第一学期期末考试·2)“秦始皇……不搞国中之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几年一换,不用世袭制度。”材料主要肯定秦始皇( )

A.创立皇帝制度 B.设立三公九卿制度 C.推行郡县制度 D.开创中央集权制度

10.(2018·江苏南通学业水平测试·2)秦朝在郡一级地方,除了郡守以外,设有郡尉和郡监两个郡一级长官。郡尉和郡监与郡守平级,可自行任命署吏,直接听命于中央。与此相似的是,在一县之内,亦分别设置令(长)、尉、监。由此可见,秦朝( )

A.地方所有署吏均由中央任命 B.中央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C.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系 D.中央军政大权均掌握在皇帝手中

11. (2017.7·云南学业水平·2)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官员上朝礼仪日渐宽松和谐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君臣关系由隶属演变为平等 12.(2017·山西名校高一第二学期期中·2)有学者说,“秦朝这一制度构成了严密的中央统治体系,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这一制度”是指( )

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 C.御史制度 D.郡县制度

13.(2018·江苏常州学业水平一模·4)“在宰相制度的变革中,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宰相的人数增加,形成一种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集体权力,对皇权的制约有所加强”。以下最能体现这一趋势的是( )

A.秦朝三公九卿制 B.汉朝郡国并行制 C.唐朝三省六部制 D.朝的行省制度

14.(2018·江苏南通学业水平测试·4)有学者在评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而不是德上,从而将全国精英吸到了国家管理网络中,最大限度地消弭了士大夫离心离德的可能。”这一制度应是( )

A.郡国并行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5.(2018·湖南衡阳二模·26)封驳就是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而不下行,驳正臣下有误的奏章而不呈递。北宋前期,机密公文、皇帝的诏命、宰相和枢密的公文都要经过银台封驳司的审查,才能发放有关部门执行。古代封驳制度( )

A.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君主专制 B.降低了行政效率 C.有利于促进权力运行程序化 D.限制了皇权滥用

16.(2018·江苏南京学业水平模拟·3)王定保在《唐摭言》中提到:“三百年来,科举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喻显贵)望之继世。孤寒失之,其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由此可知该制度( )

A.打破了贵族特权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提高了官员素养 D.实现了社会平等

17.(2018·江苏淮安学业水平一模·3)《新唐书·百官志二》载:“凡百司奏抄,侍中既审,则驳正违失。诏敕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材料反映的制度应为( )

A.分封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18.(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3月联考·8)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趋势是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下列与“地方政治受压抑”相关联的是( )

A.汉铁业官营制 B.唐三省六部制 C.元代省官互迁 D.清设立军机处 19.(2018·黑龙江哈九中二模·26)宋真宗景德四年定《亲试进士条制》,规定:“(进士)试卷,内臣收之,付编排官,去其卷首乡贯状,别以字号第之;付封弥官誊写校勘,用御书院印,付考官定等毕,复封弥送复考官再定等。”这说明誊录制( )

A.打击了士族门阀的势力 B.是科举取士的重要途径 C.杜绝了官员的徇私舞弊 D.成为殿试中的主要程序

20.(2018·北京海定区一模·16)“自边徼犬牙万里之远,皆上所自制命。一郡之内,兵一官也,财一官也(兵权和财权分别有专官掌控),彼监此临,互无统属。”材料描述的局面应当是( )

A.秦朝普遍推行郡县制度 B.唐朝建立起大一统政权 C.北宋解决地方割据向题 D.清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21. (2017.1·云南学业水平·2)(宋)《过庭录》载:“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亏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孙山等上榜是通过( )

A.承荫世袭 B.立功受奖 C.乡人举荐 D.科举考试 22.(2017.7·云南学业水平·3)《新唐书》载:“初,唐因隋制,以三省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由此可知唐代三省长官( )

A.皆为皇族,分散君权 B.皆为宰相,分散相权 C.直辖地方,提高效率 D.共议国政,民主决策

23.(2018·北京东城区一模·13)宰辅是指帝王的辅政大臣,他们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化,依次是( )

A.三公九卿制 二府三司制 三省六部制 中朝制B.三公九卿制 三省六部制 二府三司制 一省制 C.二府三司制 三公九卿制 三省六部制 中朝制D.三省六部制 三公九卿制 二府三司 一省制

24.(2018·百校联盟全国Ⅰ卷4月联考·27)明太祖废丞相后的事实表明:没有大臣的辅弻,皇权体系是不能正常运行的,为此,明太祖欲寻求一种既可以防止大臣专权,又足以充分辅佐皇权的丞相替代机构。由此可知,明初( )

A.国家中枢行政体系遭到破坏 B.皇权体系受到了制度化制约 C.内阁参与决策呈现出合法化 D.丞相制度最终得到变相复兴

25.(2018·江苏宿迁高二学业水平第一学期期末考试·5)《明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曾问众臣“天下何人最快活?”有人说“富甲天下”,有人说“功成名就”,有人说“高官厚禄”。朱元璋听罢一一摇头,直至大臣万钢说“畏法度者最快活”时才点头称是。朱元璋“点头称是”是因为万钢的回答迎合了他( )

A.裁撤宰相的意图 B.设置内阁的需要 C.以法治国的主张 D.皇权至上的理念

26.(2018·广东惠州4月模拟·27)始纂于弘治十年(1497)的《大明会典》是记载明代典章制度为主的官修史书,然而在该书中始终没有将“内阁”单列章目,仅将内阁职权附于翰林院(最高学术机构)之下。这主要是因为( )

A.内阁地位无足轻重 B.皇帝权力过度膨胀 C.内阁不是法定机构 D.阁臣多来于翰林院

27.(2018·湖南张家界三模·27)清朝雍正帝在《御制朋党论》中说,“要根除朋党之源,那么全国上下必须统一思想。要统一思想,那么是与非的标准都必须唯我是从”。“你们各大臣如果将联之所好者好之,所悲者恶之,是非画一,则不敢结党矣”。材料本质上反映了清朝( )

A.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B.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C.思想控制不断加强 D.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28.(2018·江苏南京学业水平模拟·6)《明史?刘健传》中记载到:孝宗时刘健与李东阳、谢迁俱在内阁,“三人同心辅政,竭情尽虑,知无不言。(孝宗)初或有从有不从,既乃益见信,所奏请无不纳”。材料体现了( )

A.内阁拥有决策大权 B.军机大臣权力日重 C.内阁地位逐渐上升 D.君权和相权的矛盾

29.(2018·浙江绍兴选考科目适应性试题·8)现在去故宫时会发现乾清门的一个角落有一座不起眼的建筑。在这一建筑的一间小房子里,曾经形成了一种由皇帝任命的大臣掌控、能够迅速应对皇帝指示的体制。此文所说的“体制”实际指的是( )

A.政事堂 B.枢密院 C.内阁制 D.军机处 30.(2018·浙江十校3月选考科目适应性考试·8)帝尝召缙等曰:“尔七人朝夕侍左右,朕嘉尔勤慎……因各赐五品服。”又以立春日赐缙等金绮衣,与尚书埒(等同),缙等入谢,帝曰:“代言之司、机密所系,且旦夕侍朕,俾益不在尚书下也。”据此判断,下列关于明朝内阁制说法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