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祁阳县七里桥镇中心学校11-1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掌门1对1 下载本文

湖南省祁阳县七里桥镇中心学校2011—2012学年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问卷)-掌门1对1

说明:1.考生须在答卷纸上作答,否则无效!!

2.全卷共31题,满分为120分(含卷面分3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要细心哟

积累运用(28分)

1.在括号中清晰地填写汉字。(2分)

①哪知老境却如此tuí( )唐!他触目丧怀,自然情不得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suǒ( )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② 信客沉稳地点点头,他看得太多,对这一切全能理解。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dùn( )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mǐn( )感的神经末梢。 2、根据提示用楷体按原文填写。(11分) ① 少壮不努力,② 树树皆秋色,③ 气蒸云梦泽,④ 晴川历历汉阳树,⑤

⑥ 船头坐三人,中

⑦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⑧ 予独爱莲之

⑨ 刘禹锡《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⑩《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11 从“会当凌绝顶,

。 (汉乐府《长歌行》) 。 (王绩《野望》)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崔灏《黄鹤楼》)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为东坡。 (魏学洢《核舟记》)

。 (《礼记·礼运》)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

,草色入帘青。”

”两句诗中,可以看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

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杜甫《望岳》)

3、古代诗人留下了许多写“莲”的诗句,请你写一个与“莲”有关的完整诗句。 (2分)

4、教师节期间,有位同学给老师送上了这样的贺词,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赞美和敬意:(2分)

1

你像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引导我们博古通今。(历史老师) 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句话,送给某门学科的老师。

答: 。( )

5、《老王》的作者是 ,文章结尾写到: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 (2分)

6、想像与幽默:先读几则关于“猫为什么不吃老鼠”的猜想,品味其写法与意蕴,学写二则关于“树上二只鸟,一声枪响后,树上为什么还有二只鸟”的猜想,看谁写得更富有意味。 猫为什么不吃老鼠?猜想一:猫吃了老鼠送的鱼,觉得比老鼠肉味道好。猜想二:猫怕吃的是假冒伪劣老鼠。猜想三:老鼠给猫出示了主人写的“特别关照”的条子。猜想四:老鼠太多,猫担心会遭到报复。

树上为什么还有二只鸟?猜想一: ; 猜想二: (4分) 7、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2分)

水管漏的厉害,院子里已经积满了水,修理工答应马上就来,结果等了大半天才见到他的影子。他懒洋洋的问住户:“现在情况怎么样?”

一位主妇说:“还好,在等你的时候,孩子们已经学会了游泳!” (1)这位主妇的言外之意是:

(2)假如你是这位修理工,你该说: 。

8、半个学期过去了,你一定读了很多课外书吧,请举出你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并说说其中最令你感动的内容。(3分)

9、默写填空:(附加题)(10分)

?、在文学史上,有“诗仙”、“诗圣”之称的诗人分别是 、 , 其中 的诗因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故而被称为 ?、儒家经典有“四书”、“五经”,其中《大学》、《中庸》、《 》、 《 》合称为“四书”,《诗经》《 》、《 》、《 》、《 》合称为“五经”。 二、阅读探究(49分) (一)(16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0、本文选自课文《 》 ,作者 ,又名 ,字元亮, (朝代)著名诗人。(2分)

11、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阡陌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B、妻子邑人 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单指男方的配偶 C、无论魏晋 古义:(更)不必说 今义:表示条件的连词 D、来此绝境 古义:极其优美的环境 今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12、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翻译。(2分)

2

(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选( ),译文: 13、请写出两个源自《桃花源记》的成语。(2分) 和

14、下列各句中与“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陶渊明《桃花源诗》)”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2分)

A.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B.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5、桃花源人是什么时候来到这里的?为什么要来到这个地方?(2分)

16、《桃花源记》叙述的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这个故事为什么具有长久的魅力? 请谈谈你的看法 (3分)

(二)(10分) 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说符》) 17.解释下面加点的“之”字。(2分) A、杨子之邻人亡羊 之: B、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之: 18.补出省略成分。(2分)

既反,( )问:“获羊乎?”( )曰:“亡之矣。” 19.翻译。(3分)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译文:

20.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三)(14分)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

3

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21.“我”没有对阿长说起《山海经》的事的原因是什么?试用原文回答。(2分) 答: 22.当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我时,“高兴地说”的原因是 。(2分) 23.为什么“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2分)

答: 24.“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神力”指什么?(2分)

答: 25.从阿长给“我”买《山海经》这件事上,你看出了她什么性格特征?(2分) 答: 26.选文部分“我”的心理活动是发展变化的,试写出其变化轨迹。(2分) 答: 27.请说一说画“ ”线句子的含义。(2分)

答:

(四)向中国人致敬(9分) 我进入巴黎某大学前,每周要上一节对话课。前云南省《滇池》月刊的一位编辑向我介绍过对话课的教授:“他留着大胡子,以教学严谨闻名于全校。他常提问,且问题刁钻古怪得很。你小心,他几乎让所有的学生都从他的课堂上领教了什么叫做‘难堪’??” 第一堂对话课上,我就被教授点着名来提问。在我自认为巧妙地回答了他的问题之后,他又提问:“我可以知道您是来自哪个中国的么?” 班上当即冷场。我慢慢地对我的教授说:“先生,我没听清楚你的问题。” 他清清楚楚地一字一句,又重复一遍。我看着他的脸。那脸,大部分掩在浓密的毛发下。我告诉那张脸,我对法兰西人的这种表达方式很陌生,不明白“哪个中国”一说可以有什么样的解释。 “那么,”教授说,“我是想知道:您是来自台湾中国还是北京中国?” 雪花在窗外默默地飘。在这间三面墙壁都是落地玻璃的教室里,我明白地感受到了那种突然冻结的沉寂。几十双眼睛,蓝的绿的褐的灰的,骨碌碌瞪大了盯着三个人来回看,教授,我,我对面那位台湾同学。 “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我说。马上,教授和全班同学一起,都转了脸去看那位台湾人。那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同胞正视了我,连眼皮也不眨一眨,冷冷地慢慢道来:“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 话音才落,教室里便响起了一片松动椅子的咔咔声。 教授先生盯牢了我,又递来一句话:“您走遍了中国么?” “除台湾省外,先生。” “为什么您不去台湾呢?” “政府不允许,先生。”

“那么,您认为在台湾问题上,该是谁负主要责任呢?” “该是我们的父辈,教授先生。那会儿他们还年纪轻轻哩!” 教室里又有了笑声,教授却不肯放过我:“依你之见,台湾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如今?” “教授先生,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一人做事一人当’。我们的父辈还健在哩!”我说,也朝他笑,“我没有剥夺父辈们解决他们自己酿就的难题的资格。” 我惊奇地发现,教授思路十分敏捷,他不笑,而是顺理成章地接了我的话去:“我想,

4

您不会否认邓小平先生该是您的父辈。您是否知道他想如何解决台湾问题?”

“我想,如今摆在邓小平先生桌面上的,台湾问题并非最重要的。”教授浓浓的眉毛如旗般展了开来又升起:“什么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在邓小平桌面上?” “依我之见,如何使中国尽早富强起来是他最迫切需要考虑的。” 教授依然对我穷究下去:“我实在愿意请教:中国富强的标准是什么?这儿坐了二十几个国家的学生,我想大家都有兴趣清楚这一点。” 我突然一下子感慨万千,竟恨得牙根儿发痒,用眼狠狠戳着这个刁钻古怪的教授,站了起来对他说,一字一字地:“最起码的一条是,任何一个离开国门的我的同胞,再也不会受到像我今天要承受的这类刁难。” 教授倏地离开了讲台向我走来,我才发现他的眼睛很明亮,笑容很灿烂。他将一只手掌放在我的肩上说:“我丝毫没有刁难您的意思,我只是想知道,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他们的国家的。”然后,他两步走到教室中央,大声宣布:“我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下课。”

出了教室,台湾同胞与我并排走。好一会后,两人不约而同地看看对方说:“一起喝杯

咖啡,好吗?” (有删节)

28、法国教授大声宣布“我向中国人脱帽致敬”的主要原因是( )(2分) A、中国学生才思敏捷,能言善辩。 B、中国学生的法语对话能力提高得很快。

C、一个普通中国人都能坚决维护祖国统一、捍卫民族尊严。 D、中国人不怕别人的刁难。

29、文中加点词语,“牙根儿发痒”、“狠狠戳着”、“一字一字地”说明了什么?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本文叙述了一位中国学生在法语对话课上回答教授提问的故事,你认为他回答教授的话中哪一句最精彩?为什么?(4分)

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最精

彩。因为

三、写作(40分)

31.请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①命题作文:走进桃花源

(温馨提示:题目中的“桃花源”可以借指美丽的景色,可以象征美好和谐的社会、生活等)

② 罗丹说过:“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你留心生活,你会发现世界处处都充满了美。请结合你的生活,以“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