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答案版本-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保密知识题库 下载本文

23. 涉密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未经国家指定的专业销密点销密,不得自行淘汰处理。 ( √ ) 24. 在涉密场所使用的与国际互联网或者其他公共网络连接的计算机不得安装视频、音频等输入装置。

( √ )

25. 确因工作需要,可以使用私人计算机处理涉密文件,但要与国际互联网断开连接,待处理完涉密信息

后可与互联网连接。

( × )

26. 召开涉及国家秘密的会议,使用无线扩音、通信设备不能把音量开得太大。 27. 在对外交往与合作中急需提供国家秘密事项的,可以先提供,后补办手续。

( × )

( × )

28. 发现国家秘密载体在使用中下落不明,应当在8小时内向本单位保密工作机构报告,向上级报告不应

超过24小时。

( √ )

29. 涉密载体下落不明,自发现之日起,绝密级载体10日内、机密级、秘密级载体60日内查无结果的,

按泄密事件处理。

( √ )

30. 报告泄密事件应当包括被泄露国家秘密的内容、密级、数量及其载体形式、事件发现经过、责任人基

本情况、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

( √ )

31. 未经保密审查的单位从事涉密业务的,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有违法所得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应一并没收违法所得。

( × )

32. 乙级资质单位可以在注册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信息系统集成业务。( × )

33. 资质单位承接涉密信息系统集成工程监理业务的,同时还可以承接所监理工程的其他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

( × )

34. 《资质证书》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从事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的,应当在期满后向做出审批决定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延续申请。

( × )

35. 涉密信息系统集成项目完成后,资质单位应当向业务项目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项目建设情况。

( √ )

36. 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实行年度审查制度,甲级和乙级资质单位年度审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

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审查情况报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 )

37. 资质单位在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优盘、移动硬盘等移动存储介质时,只要及时升级杀毒软件病毒库,就不会造成泄密。

( × )

38. 甲级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单位的保密领导小组组长可以由法定代表人或者保密总监担任。(× ) 39. 资质单位应当将核心涉密人员基本情况和调整变动情况向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将重要和一般涉密人员基本情况和调整变动情况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 × )

40. 根据《保密标准》要求,在岗涉密人员每年参加保密教育与保密知识、技能培训的时间不少于10个学

- 6 -

时。 ( √ )

41. 绝密级的涉密信息系统集成项目,在保密期限内不得申请专利,但可以申请保密专利。 ( × ) 42. 在涉密项目中,从事现场项目开发、工程施工、运行维护的人员应当是资质单位确定的涉密人员。 ( √ )

43. 甲级和乙级资质单位的保密管理经费均不得少于5万元。

( × )

44. 资质单位通过媒体、互联网渠道对外发布信息,应当经过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 × ) 45. 被撤销资质的单位,在撤销决定下达前已签订有效合同的,在确保安全保密的情况下可以继续完成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

( √ )

46. 涉密信息系统集成项目完成前,资质单位应当向项目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书面报告项目建设情况。

( × )

47. 涉密信息设备的维修,应当一律在本单位内部进行。( × ) 48. 涉密计算机安全保密防护软件和设备不可以擅自卸载。 49. 涉密计算机可以接入互联网等公共信息网络。( × )

50. 涉密计算机可以使用无线网卡、无线鼠标、无线键盘等无线设备。 51. 移动存储介质可以在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 52. 非涉密打印机不得打印涉密文件、资料。

( √ )

( × ) ( × )

( √ )

53. 涉密打印机不得采用无线方式与涉密计算机相连。( √ )

54. 涉密文件、资料打印应进行审计记录;涉密文件扫描应履行审批程序。

( √ )

55. 涉密网络需要经过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设立或者授权的保密测评机构评估就可以投入使用。

( √ )

56. 涉密网络需要设置专门的机构或人员负责运行维护。( × ) 57. 非涉密网络可以储存、处理、传递涉密信息。( × )

58. 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不可以使用无绳电话和手机,未经批准不得带入有录音、录像、拍照、信息存储等功能的设备。

( √ )

( × )

59. 参加涉密会议、活动的人员可以自行委托其他人员代替参加会议。

60. 如有必要,参加涉密会议时可以携带手机和其它无线设备进入会议、活动场所,但需履行审批手续。( × )

61. 涉密工程可以公开招标但需要签订保密协议。( × ) 62. 任用聘用涉密人员不需要任前检查。 63. 复制涉密载体可以改变密级。

- 7 -

( × ) ( × ) ( × )

64. 保存涉密载体可以放在木质书柜中。

65. 资质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变动的,应当向作出审批决定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66. 涉密人员脱离涉密岗位3年内不得在境外驻华机构或外商独资企业工作。 67. 涉密人员离开涉密岗位后,可以不再履行保密责任和义务。 68. 不准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泄露国家秘密。

( √ )

( √ ) ( × )

( × )

69. 涉密人员在岗期间,保密工作机构应当会同人事部门、涉密人员所在部门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保密教育和检查、考核,对严重违反保密规定不适合继续在涉密岗位工作的应当及时调离涉密岗位。 ( √ )

70. 国家秘密事项的保密期限届满即自行解密。( √ )

71. 某领导携带涉密优盘参加行业工作会,会议要求报书面材料,因时间紧急,该领导使用涉密优盘连接营业性场所计算机打印了机密级汇报资料,该领导的做法是合理合法的。

( × ) ( × )

72. 因公出差,且两人同行,可以携带密件到购物、餐饮、娱乐等公共场所。 73. 不准使用普通手机通话中涉及国家秘密。

( √ )

74. 工作人员离开办公场所,应当将涉密载体存放在保密设备里。 ( √ )

75. 不得将未进行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赠送、出售、丢弃或改作其他用途。( √ ) 76. 甲级资质单位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从事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 √ ) 77. 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 √ ) 78. 变更密级或解密,应由原定密机关、单位决定,也可由其上级机关决定。

( √ )

79. 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与国际互联网或其它公共信息网络连接,必须实行物理隔离。 ( √ ) 80. 储存过国家秘密的信息介质可以提高密级使用。 ( √ )

81. 某领导外出时提包被窃,找回后发现包内钱物丢失,泄密文件完整无缺。这一事件不应属于泄密事件。( × )

82. 国家秘密的本质属性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 √ ) 83. 某文件为秘密级,该文件的保密期限最长可以确定为5年。 84. 国家秘密不能被境外人员知悉。

( √ )

( √ )

( × )

85. 涉密载体及设备保密防护包括防复印、磁介质体防护、涉密物品管控防护。

86. 存储国家秘密信息的介质,应当按所存储信息最高密级标明密级,并按相应的密级文件进行管理。 ( √ )

87. 秘密级和机密级的涉密信息系统集成项目,应当按照程序审批后申请保密专利。

三、单项选择题(共51题)

1. 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 C )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A. 国家公务员

- 8 -

( √ )

B. 共产党员

C.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

2. 各级机关、单位对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 C )及时确定密级。

A. 保密法实施办法 B.保密规章制度

C.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

3. 一份文件为机密级,保密期限是10年,应当标注为( C )。

A.机密10年 B.10年★机密 C.机密★10年

4. 某文件标注“绝密★”,标识该文件保密期限为( A )。 A.30年 B.20年 C.长期

5. 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前,应当将所保管和使用的涉密载体全部清退,并( C )。

A.登记销毁 B.订卷归档 C.办理移交手续

6. 变更密级或解密,应由( B )。 A.密件使用单位决定

B.原定密机关、单位决定,也可以由其上级机关决定 C.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单位决定 7. 传递绝密级秘密载体,( C )。 A.只能通过机要交通递送 B.只能通过机要通信递送

C.必须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或派人直接递送

8. 销毁秘密文件、资料要履行( A )手续,并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到指定场所监销。

A.审批、登记 B.交接

- 9 -

C.清点

9. 储存国家秘密信息的介质,应按所储存信息的( A )密级标明密级,并按相应的密级文件进行管理。

A.最高 B.最低 C.相应

10. 涉密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相关部门的安全技术检测,与境外机构、人员住所保持( C )的

安全距离。 A.300米 B.1000米 C.相应

11.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管理应当实行( C )制,由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单位主管领导负责本单位

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工作,并指定有关机构和人员具体承办。 A.分工负责 B.单位负责 C.领导责任

12. 各单位保密工作机构应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工作人员进行( C )的保密培训,并定期进行保密教育

和检查。 A.工作中 B.定岗 C.上岗前

13. 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与国际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连接,必须实行( B )。

A.防火墙隔离 B.物理隔离 C.逻辑隔离

14. 储存过国家秘密的信息介质可以( A )密级使用。

A.提高 B.降低 C.解除

15.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 B )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有关

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A.故意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