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英语试卷分析(于莉莉) 下载本文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英语试卷分析

这是一篇关于小学英语试卷分析,小学三年级英语试卷分析,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题的文章。课堂上一定要有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枯燥、乏味、单一的教学根本适应不了小学英语教学。 3、小学英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时要紧扣教材,\死文活教\本次命题,继续遵循《英语课程标准》和人教社《英语》教材,贯彻\测试语言不出偏题怪题,加强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的设计原则,着重考察学生在语境中运用英语的能力,进一步强调英语的交际性和工具性,体现新课标理念,对英语教学改革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现结合学生实际,对试卷分析如下: 一、试卷整体情况分析

(一)听力部分:ⅰ. 考查10个单词的听音标号能力。ⅱ. 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判段能力。ⅲ. 考查学生对单词的认读能力。ⅳ. 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认读能力。ⅴ. 考查学生对对话的理解能力。识记30, 理解10 。难度预估0.9↑35,0.8↑3,0.7↑2 。

(二)笔试部分:ⅰ. 考查单词的书写能力。ⅱ. 考查10个单词的认读能力。ⅲ. 情景会话交际能力。ⅳ. 情景对话的运用能力。ⅴ. 情景对话的理解能力。ⅵ. 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认读理解能力。识记14, 理解10,运用36。难度预估0.9↑36,0.8↑20, 0.7↑4。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转载自一起去留学http://www.177liuxue.cn转载请保留出处。

(三)试卷整体情况:选择12分,排序42分,判断42分,书写4分。识记44,理解20,运用36。难度预估0.9↑71,0.8↑23, 0.7↑6。全区成绩(本试卷满分100分)平均分:93.2比第一学期提高5.7分,及格率:97.4比第一学期提高0.2个百分点,优秀率:63比第一学期减少了1.9个百分点。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具体情况分析

从学生测试情况看,朗读课文和歌谣、语言交际、听音判断、听音选择、听音排序题成绩较为理想。学生能够熟练的朗读课文和歌谣,做到发音准确, 声音响亮。语言表达方面学生能够准确的用英语进行交际,语音语调正确,表明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对英语的学习已经基本入门。

(二)存在问题

1. 三年级学生没形成较好的答卷习惯。英语听力测试不同其他学科的笔试,不允许有丝毫随意性,学生必须全神贯注,跟上录音,才能顺利完成考试。然而相当一部分学生没经历过正规的听力测试,随便张望、摆弄东西、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考试常规训练。所以低年级部分学生测试成绩不佳的原因不是语言知识掌握的欠缺,而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不到位。

2. 训练学生能力不到位,在真实的情境中有个别学生不能灵活的运用知识。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初学英语应该越简单越好,会读说几个单词就可以了。可是忘记了,初学英语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养成良好

的学习习惯和了解一些简单的拼读规则,学英语的目的是交流和运用,这些学生将受益终生。

3. 合格率大大低于区内平均值的学校为西堤头小学和温家房子小学,引河里小学班级之间的差距太大,如三年级一班合格率为97.1,而三年级三班合格率为75。沿河、东堤头、芦新河、刘房子小学本学期比上学期有进步。

根据此次抽考出现的种种情况,我认为今后的小学英语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 加强词汇教学。包括单词拼写、词义记忆、语言功能的训练。词汇是句子、文章的基本单位,对词汇的熟悉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流利地用英语进行交际。因此单词的教学要做到词不离句。

2. 根据小学生学英语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与语境相结合,进行句型操练时,要坚持\四位一体\话题、语境、结构、功能相结合的原则,抓住话题,联系语境,明确交际功能。课堂上一定要有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枯燥、乏味、单一的教学根本适应不了小学英语教学。

3. 小学英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时要紧扣教材,\死文活教\,因材施教、寓教于乐、达到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的目的。

4. 规范要求、强化技巧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教师传授知识要过细、全面,要求学生要从严,并对学生的作答技能进行规范化训练。

总之,小学英语的教学要注重\双基\,在培养听、说、读、写能力上多下功夫。

乌鲁木齐市第五十一中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四年级英语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年级执教教师:张新 撰写报告教师:张新 一、 成绩总体情况分析:

我校四年级共有199名学生参加英语考试。总体考试情况如下:年级总分为15544分,年级平均分为78.1分,优秀率为21.6%,及格率90.5%,待进率9.5%。在整个新市区来看,成绩较其他学校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任课教师更加努力地研究教材教法,不断努力缩小与其他学校的差距。同时,也需要区教育局领导和校领导给与更多的关怀、支持和帮助。 学情分析:

1.生源:我校80%以上的学生来自于农民工子女。他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流动性,父母走到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家庭情况一般都不太好。2.家庭教育缺失,绝大部分家庭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