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和桥镇总体规划(2007-2020)――规划说明
高环境承载能力,保护传统的历史文化建筑和街区,吸引都市居民来休闲、度假甚至养老或购买第二居所。
(3)镇区发展受过境交通的制约
区域交通设施客观上也对成片发展的用地集聚形成分割,新长铁路、锡溧漕运河、原342省道对城镇用地形成分割,同时镇区用地被殷村港、烧香港、锡宜高速公路等包围。随着镇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这将制约镇区内部的交通组织和功能布局,且过境交通成为了镇区发展的门槛。对于城镇生活用地来说,区域交通干线也成为发挥公共设施集约效应的门槛。
展现代服务业,完善城镇服务功能;在城镇景观方面,必须着力营造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小城市风貌,与经济发展的步伐相协调;在制度建设上,要采取积极措施解除束缚发展的各种约束条件,进一步进行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引导和促进城镇向城市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转变。规划必须按照小城市的要求对和桥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建设进行重点培育。
二、功能定位
决定城镇功能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城镇现状的发展基础;二是城镇发展的各种潜在优势;三是宏观经济环境和未来发展对城镇的客观要求。根据和桥镇现状及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结合宜兴市总体规划与和桥镇“十一五”规划,和桥镇的功能定位为:苏南地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场所之一,宜兴市域东北部现代化小城市。
1、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场所之一
根据前面分析,和桥镇已进入工业化高级阶段,依据工业化发展的五个阶段判断,和桥镇产业发展应实现由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转化,科技将成为推动和桥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面对资源制约趋紧和发展空间有限的现实,和桥镇应着力发展占地少、污染小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先进制造业,继续壮大服装纺织、机械电子、建材化工、环保喷泉、塑料编织等传统优势产业。同时,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积极引进投资大、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发展汽车配件等新兴产业。整合宜兴东北部地区的产业资源、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产业高级化、现代化,带动和桥经济和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高度。
工业的集聚将使和桥经济的发展将朝着更有竞争力的方向发展,有望超越其它传统的产业重镇,成为宜兴乃至锡宜发展轴上重要的工业强镇。
2、宜兴市域东北部现代化小城市
《宜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将和桥镇定位为北部片区发展中心,以交通和工业为主的综合型城镇。宜兴市“十一五”规划将其定位为市域四个新市镇之一,对其地位进行了肯定并赋予了更高的期望。同时,从自身发展状况分析,和桥镇已经具备了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小城市的基础条件。与自身的历史比较,作为现代化小城市意味着由城镇向现代化城市的质的跃迁,在城镇经济、功能、景观和制度方面,必须有所突破。在经济发展中,要转变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谋求先进制造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功能上,要大力发
COMPREHENSIVE PLANNING FOR HEQIAO TOWN OF YIXING COUNTY ―30―
宜兴市和桥镇总体规划(2007-2020)――规划说明
第五章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两个率先”总揽全局,按照“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解决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实行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的方针,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努力探索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路径,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发展的轨道,全面落实“五个统筹”,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联动互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战略,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为和桥镇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中 其中 其中 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m) 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m) 居民出行 城镇人均道路面积(m2) 农村通灰黑公路比重(%) 居民信息化普及程度 百户家庭电话拥有量(部) 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台) 22- - 35 40 11.8 100 200 40 18 <35 40 45 12.6 100 250 55 20 <30 - - - - - - 居民文教娱乐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 %) 恩格尔系数(表05-03 社会发展
指标名称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 社会保障 其中 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各自覆盖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 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 城乡村(居)民依法自治 其中 城镇社区居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 农村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 表05-04 生态环境
指标名称 城镇绿化覆盖率(%) 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现状(2006) 近期(2010) 31.9 - 40 85 远期(2020) 45 95 100 100 100 95 ?98 100 100 近期(2010) 1.6 ?98 100 100 100 100 远期(2020) 1.8 100 100 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1999年至2006年,和桥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2.1%(“十五”期间平均增长率为11.9%),和桥镇“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在“十一五”时期内GDP年均增长率为20%。结合和桥镇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考虑到今后将扩大工业发展规模与质量,经济发展速度将有所调整。规划预测近期GDP年均增长16%左右,到2010年将达到40亿元左右,人均GDP达到5万元左右;远期年均增长12%左右,到2020年达到120亿元左右,人均GDP达到12万元左右。结合江苏省全面小康四大类综合指标体系以及和桥镇的实际发展情况,规划期内和桥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具体如下:
表05-01 经济发展
指标名称 GDP(亿元) 人均GDP(元) 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城市化水平(%) 城镇登记失业率 现状(2006年) 近期(2010年) 远期(2020年) 23.5 34230 92.7 47.3 - 表05-02 生活水平
指标名称 居民收入 其中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居民住房 - - 现状(2006) 近期(2010) 16000 9000 50000 30000 远期(2020) 40 50000 94 56.1 <3.5 120 120000 98 78.4 <3 三、发展战略
1、双轮驱动战略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推进和桥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民营经济方面,多方位、多领域拓展,重视规模企业的培育,引导民营企业走外向经济的发展之路,放大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推进民营经济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外向型经济方面,完善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和机制,推动经济广泛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竞争,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与质量;继续加强对外贸易,拓展外经合作领域,坚持“三外”齐上。
2、空间集聚战略
积极实施“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的三集中策略,引导
COMPREHENSIVE PLANNING FOR HEQIAO TOWN OF YIXING COUNTY ―31―
宜兴市和桥镇总体规划(2007-2020)――规划说明
镇域空间的集聚发展。同时,扩大镇区建设规模,强化镇区综合服务功能与环境建设,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镇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并全面落实户籍改革措施,吸引更多人到镇区就业、居住,提高城市化的质量与水平。
3、科技兴镇战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和关键支撑。和桥镇经济社会发展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同时,应坚持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发展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同时,积极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努力造就和吸纳一批经济建设急需的专业人才,将经济发展切实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为和桥镇现代化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4、可持续发展战略
严格保护和集约利用资源,城镇建设、经济发展不突破土地、能源、环境等资源的合理容量;确立环保优先的原则,形成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模式,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真正建立在科技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生态平衡、环境清洁的基础上。
加快调整优化工业结构,把增强工业经济作为和桥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柱。紧紧围绕结构调整这一主线,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粗放型向集约型、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促进常规型向高新技术型转变,促进中小型向规模型转变,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地位。
鼓励现有骨干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总量扩张,壮大工业规模,培育作为区域发展主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促进企业向科技型、外向型、规模型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实现跨国经营,在实现制造业国际化的同时,实现制造业的高技术化、信息化与服务化;大力发展品牌经济,注重提升名牌的科技含量,着力培养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特优产品,逐步形成以名牌产品为核心的产业群体,为区域中大量具有强大活力,代表区域未来经济实力的中小企业提供发展空间。
以提高发展水平为重点,加快建设产业发展平台。按照“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构筑特色、形成优势”的发展要求,整合、提升工业集中区,提升工业集中区的开发建设水平;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发展龙头带动作用。以增强工业竞争力为目标,培育壮大轻纺建材、汽车配件、环保设备、精细化工、服装服饰、机械铸件等优势产业集群。提升宜兴北部地区的产业层次,扩张产业规模,增强产业优势,并逐步从生产基地向制造基地发展。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促进第三产业的集聚,提高服务业的经营水平,为工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环境,为居民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四、战略重点
1、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本着因地制宜、注重特色、优质高效、相对集中的原则,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加大调整力度,优化种养殖结构,以优质粮油、水产、果品、花卉苗木、畜牧蔬菜等优势主导产业为基础,培育形成特种水产养殖、无公害蔬菜、优质水果为主的农业特色产业、绿色农业,积极发展面向大中城市居民的都市型、观光型、休闲型农业。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培育和提升一批规模较大、竞争优势明显、辐射带动力强的农业骨干,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科技兴农。加大以品种、技术、知识更新为重点的科技兴农力度,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优化传统产业和产品,创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品牌。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和农产品中的贡献和附加值,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力度,保持土地动态平衡,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发挥土地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保证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用地需求的双重需求。
2、调整优化工业结构,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地位
围绕调大、调优、调新的要求,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加强市场规划,培育、扶持钢材、装饰、建材等市场,大力发展连锁、超市等新型业态,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商业销售网络;稳步发展房地产业。围绕“不断优化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化进程”的住房建设目标,保持房地产业的合理速度,实现房地产业的发展速度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提升住宅产业的现代化水平;加快发展信息、中介、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以电子商务为重点的网络经济,推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商品化。加速发展社区服务业,引导多元化发展社区服务设施建设。
4、整合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充分挖掘天一度假村、化城寺佛教文化、滆湖生态湿地以及东坡海棠园的旅游资源潜力,发展“文化游”、“绿色游”、“生态游”,加强旅游线路的组织,积极开拓游客市场,以宜兴及周边城市居民周末游为主要对象,争取纳入宜兴市级旅游体系。完善中心镇区的旅游服务配套职能,发挥旅游业的龙头作用,带动其它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服务业的经营水平,为城镇旅游业和工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环境,也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现代化生活水平条件。
COMPREHENSIVE PLANNING FOR HEQIAO TOWN OF YIXING COUNTY ―32―
宜兴市和桥镇总体规划(2007-2020)――规划说明
五、城市化目标
(一)镇域人口规模预测
规划将户籍人口、外来常住人口纳入全镇人口范畴进行预测。 1、户籍人口预测
近几年来,随着宜兴城区和周边地区吸引力的加强,和桥镇的户籍人口呈现负增长,2006年底和桥镇全镇户籍人口68451人,根据1996年以来的户籍人口的变化情况,年均人口综合增长率约为-6‰。随着和桥发展环境的改善及工业集中区的建设,和桥镇吸引力将有所增强,规划期内人口综合增长率近期取值-5‰,远期取值-2‰。
根据以上人口增长率分析,采用综合增长率分析法测算镇域户籍人口规模,公式如下: Y= Y0×(1+R)n
式中:Y——规划期末人口数 Y0——现状人口数 R——综合增长率 n——规划年限
规划预测,近期(2010年)和桥镇全镇户籍人口按6.7万人控制,远期(2020年)和桥镇全镇户籍人口按6.7万人控制。
2、外来常住人口预测
根据和桥镇派出所及规划办提供的数据分析,2006年全镇外来人口9000人左右,其中镇区8000人左右。随着发展环境的改善、镇工业集中区的完善等因素影响,外来常住人口数量将出现一定量的增长。规划预测近期(2010年)和桥镇外来人口将达到1.5万人,远期(2020年)将达到3.5万人。
3、总人口预测
表05-05 镇域人口预测一览表(单位:万人)
人口构成 户籍人口 外来常住人口 总人口 现状(2006年) 6.85 0.90 7.75 近期(2010年) 6.7 1.5 8.2 远期(2020年) 6.7 3.5 10.2 (二)镇区人口规模预测 1、人口变动影响因素
影响和桥镇镇区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如下:
(1)随着高科技成果在第一产业的应用,原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将降低,释放出的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为镇区人口增加提供了可能性。
(2)工业集中区建设规模的逐步扩大,特别是村级工业企业的取消并向镇工业集中区的集中发展,将吸引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及原村级工业企业中的务工人员。
(3)镇区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将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为吸纳其它产业的剩余劳动力人口提供了可能。
(4)近年来,和桥镇房地产业快速发展,且镇区综合发展环境日益改善,将吸纳大量镇域内的农民和其它地区的人口到和桥镇区定居。
2、人口规模预测
预测镇区人口规模近期4.6万人,远期8.0万人。
表05-06 镇区人口规模预测表(单位:万人)
人口构成 户籍人口 外来常住人口 总人口 现状(2006年) 2.87 0.80 3.67 近期(2010年) 3.3 1.3 4.6 远期(2020年) 4.8 3.2 8.0 (三)城市化水平
2006年和桥镇城市化水平为47.3%,规划预测2010年城市化水平为56.1%,202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78.4%。
综上所述,和桥镇域总人口近期预测为8.2万人,远期预测为10.2万人。
COMPREHENSIVE PLANNING FOR HEQIAO TOWN OF YIXING COUNTY ―33―
宜兴市和桥镇总体规划(2007-2020)――规划说明
第六章 镇域空间利用规划与管制
一、规划原则
和桥镇域空间发展利用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适应,贯彻“以整体协调发展为基本,以土地空间利用为重点”的指导思想,实现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同步优化,体现空间的高效、集约、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在空间地域上实现“三集中”,即“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达到镇域空间集聚发展、生态空间开敞布局,建设分工明确、有机联系、质量趋优的空间体系。
1、区域空间协调发展原则。和桥镇域空间利用首先应与市域空间总体布局相协调;其次,与周边城镇高塍镇、周铁镇、屺亭街道等空间上统筹协调发展;第三,镇域内部各组团空间协调发展,实现全镇发展一盘棋。
2、以经济产业的发展带动空间的合理利用。充分认识自身的区位优势和特色优势,把握外部需求机遇。在土地、基础设施等资源配置上保持产业发展的合理性。
3、重视城乡人居环境建设。首先,要为经济发展和居民生存提供充分的机会和合适的物质条件;第二,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供合乎标准的住房和充分的基础设施与服务;第三,为不同人群公平享受城镇服务与设施提供条件,满足不同人群的生活和发展需求。
4、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论从产业发展、用地布局还是各有关的工程建设,均应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并在各具体用地、项目配套设施建设过程中真正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污染控制,保护大气水体环境质量,重视对生态敏感区域的控制与保护。
间,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再次,引导工业项目向镇工业区集中,逐步取消村级工业企业,以维护区域整体的良好生态环境,提高环境承载力。
在以上原则和思路的指导下,镇域范围内形成“集聚发展、生态隔离”的空间组织结构。
三、城镇建设空间
根据镇域空间发展总体思路,规划形成单中心的城镇空间组织结构,即和桥镇区是城镇主要发展空间,优化南新、闸口。
和桥镇区作为宜兴市域东北部的片区中心,是产业集中建设和人口主要集聚的地区,具有居住、商业、金融、文化、娱乐等综合功能的重镇,发挥着全镇和市域东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其设施配套不仅考虑为镇区居民服务,也考虑为整个镇域及市域东北部片区的居民服务(详见镇区总体规划章节)。
四、村庄建设空间
(一)规划原则
1、引导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在农村居民点居住,鼓励以从事二、三产业为主的人口到镇区居住,推进城市化进程;
2、以规模较大、区位条件较好的现有村庄为基础进行整治或扩建; 3、合理确定耕作半径和人口组织安排,以利于农业生产组织;
4、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充分利用非耕地进行建设,同时应避免铁路、航道、高等级公路和高压输电线路等重要基础设施的穿越;
5、保持一定的规模,便于基层公共设施的集中布局和基础设施配套,以提高农民居住生活质量;
二.总体思路
依据《宜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全市形成“市域中心—片区中心—镇域中心”的3级城镇职能地位结构,空间组织模式为“一片一轴”,即东部中心片区,西部“官林—徐舍—张渚”城镇发展轴。其中,和桥镇为市域东北部的片区中心。
和桥镇域空间利用应体现优化发展的原则,使空间又好又快的发展。对于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阶段的和桥镇,结合宜兴市总体规划对和桥镇的发展要求,规划对镇域作一元化空间规划。首先,集中优势力量发展镇区,引导人口和二、三产业向镇区集中,发挥城镇集聚效益,促进镇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其次,控制农村居民点的分散建设,结合《和桥镇镇村布局规划》形成7个农村居民点(包括滆湖农场),节约土地的同时为农业发展留有足够空
6、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和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突出地方特色; 7、由原集镇转化的农村社区,禁止发展工业,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容纳公共设施,并控制居民点规模。
(二)居住人口测算与居民点规划 1、村庄居住人口测算
据镇域人口规模及城市化水平预测,至规划期末(2020年),村庄居住人口约2.2万人。 2、农村居民点规划
《宜兴市和桥镇镇村布局规划》规划形成6个农村社区,见下表。
COMPREHENSIVE PLANNING FOR HEQIAO TOWN OF YIXING COUNTY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