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背景下苏州工业园区的现状与发展 下载本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产业集群背景下苏州工业园区的现状与发展

作者:谈丹

来源:《市场周刊》2017年第02期

摘 要:中国的产业集群星罗密布,但大部分集群质量却乏善可陈,苏州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独具一帜除了依靠其自身优势外,还有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高质量FDI的持续引进、多元协作化的集群治理模式等。通过调整R&D的投入结构,让更多中小企业引入竞争机制,这对园区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产业集群;苏州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2-51 -03 一、苏州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现状

作为我国园区发展模式的杰出代表,苏州工业园区始建于1994年,由中国和新加坡共同参与建设。工业园区覆盖近三百平方公里,2015年,全年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70亿元。全区超过600家外资企业,投资来源于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涵盖16个行业企业,包括:电子、医疗、信息化、新能源等。

相比于我国部分地区的产业集群,苏州工业园区的集群质量有明显优势。这是由三方面的原因形成:第一,地理优势。苏州地区地处我国长三角经济发展带,经济基础牢靠,这里的气候适宜,水源丰富,靠近中国最大的港口上海港,物流资源丰富;离沪仅百公里,是上海直接的经济辐射带。第二,人才供给充沛。到“十二五”末,苏州中等职业教育合格学历已达到97.42%,居民文化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且江苏、上海地区高校密集,每年都向这里输送大量的优秀毕业生,为园区内人才发展提供新鲜血液。第三,积极的政策刺激。苏州园区从建立规划以来一直得到政府部门的充分支持,从积极落实与新加坡政府关于园区建设的战略合作,到地区规划设置,再到为园区单独设立的众多职能部门,为外资企业在园区的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

正是由于这些优越的条件,园区才牢牢吸引着大批量的高质量外资投入。现已有近1/3世界500强企业在园区落户。据统计,园区累计吸引外资项目超5550个,实际利用外资超283亿美元,全区投资上亿美元项目149个,其中10亿美元以上项目7个,在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方面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7%。可见,虽是以生产制造业为主体,园区内的集群产业相比基础制造业,价值含量更高。 二、苏州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成功之道

目前,中国的产业集群星罗密布,但大部分的但集群质量却乏善可陈,苏州产业集群的成功除了依靠其自身优势,还离不开以下三点要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的升级能够推动地区产业链的发展,增强地区产业竞争优势。在当前环境下,区域发展应主动把握经济新常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高端制造能力。

过去十年,苏州工业园区的工业总产值成倍增长。2005年,全区工业总产值581亿,其中服务业占GDP比重为24.5%;自2005~2009年,短短四年,工业总产值已经翻了一翻,与此同时,服务业占比达32.5%;去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070亿元,实现连续十多年的快速增长,服务业占比也以年均2%的水平递增,达到42.5%。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内服务业发展迅猛,金融、电商、服务外包行业发展日趋成熟,第三产业规模日趋扩大。 与此同时,园区内的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2000年,区内高新技术产值约575亿元,占规模上工业产值比为22.6%;2005年,这一占比跃增力近10%,达到了31.1%。从2006年开始,苏州工业园开始了以内涵增长为特征的产业转型升级、综合商务新城建设。全年高新技术产值2461亿元,占比规模上工业总值一举上升到59.4%。在整个十三五规划中,园区保持高新技术的产业投入比,积极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加速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至2016年初,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上工业产值达到了68.4%,占比区内超三分之二的工业产值。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增速明显,利润总额分别为40.2%、37.2%、80.5%;新兴产业加快成长,以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型产业增速也达到了30%。 产业结构的升级直接带动了区域产业集群的升级,拉动了地区经济增长,为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保证。

(二)高质量FDI的持续引进

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DI)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FDI的持续流入,增加了我国的资本积累,带动了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并迅速地促进当地产业水平的提升。

自苏州工业园区开园以来,一直主打创造最佳亲商环境、大力引进外资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近二十年来,园区累计外资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苏州工业园区实际利用外资82.2亿美元,占江苏省的50%以上,园区的外资资本规模雄厚。另一方面,全区引入外资结构也进一步优化,近年1~5月份园区共引进外资项目156个,新增外资注册金额1.36亿美元,涵盖医疗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金融等领域,投资范围广泛。

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内大多以垂直型FDI为主,即跨国企业将生产制造与研发销售在地理上进行剥离,前者转移至发展中国家,生产制造的产品供给国外及制造国本地。随着园区内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外资企业在国内设置了研发和销售基地。例如,德国西门子集团在园区内分设三了家子公司,涵盖了信息系统、听力技术、物流与装配设备;而韩国三星在园区内更是设立了五家子公司,涵盖了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与整体销售。由此可见,许多跨国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业在苏州的产业链不仅仅停留在生产制造环节,产业链已经明显延伸到了价值链的上游,将企业信息处理和研发等具有高价值的产业向园区内拓展。这象征着园区内FDI整体水平较之前有了较大提高。

高质量的FDI能够促进提高区域内行业水平,推动高质量产业集群的形成。 (三)多元协作化的集群治理模式

产业集群是介于科层和市场之间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且具有科层企业和竞争市场所不具备的优势,但同时也具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劣势,如治理机制的主体缺失、制度缺位和管理低效等。因此,缺乏合理的集群治理机制,集群的资源优势和创新能力将会不断减弱。 目前我国的产业集群治理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种模式,即:自组织型、中心领导型和多元协作型。自组织型治理模式中,集群中很少存在层级治理的元素,地方政府、公共机构和行业协会等特殊主体。由于自组织型的集群治理缺乏规范化的管理机制,难以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我国浙江地区的中小型产业集群治理即为典型的自组织治理模式。中心领导型的治理模式即以少数或几个大型龙头企业为中心领导,其他中小企业进行配套性生产和创兴的集群管理模式,这类集群中存在专业化程度较高的金融、技术和商业服务资源,但一般为龙头企业所主导或控制。

而目前,园区内的集群治理模式则偏向于第三种模式,即多元协作型集群治理模式。较前两种集群治理模式,多元协作型治理模式下的产业集群组织结构是具有较大弹性,集群内部、包含的主体涉及到各种规模的企业、地方政府代理机构、公共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大学及其它知识型机构、公共-私人联合管理实体等等。园区内,地方政府和相关机构对地区集群企业、各类知识型机构以及群外主体的深度交流与战略协作起到了正面积极对引导作用。园区多元化的治理方式刺激了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有利于当地知识产权的保护。

为更好地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园区进行了更好的经济活动区域划分。目前,形成了六大发展区域,其中以三期高新产业和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为创新技术高地,以中新生态科技城为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区,而金鸡湖中央商务区、综合保税区、阳澄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则以服务业增产带动整个地区的产业增值。合理的区域治理与划分,能够刺激经济和文化的多元化的发展,促进当地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当前,国家对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也相当重视。近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12个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地区,苏州更是位列其中。

此外,苏州园区内的各项行业协会之间的互相交流、沟通,对整个行业对规范治理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外资企业协会吸纳了近600家企业,为外资企业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网络,不断地促进企业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