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掌握写景抒情散文写法。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拟人、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3.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教学设想
1、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结构安排、写景的层次和运用语言的技巧上。
2、本文语言精美,写景状物传神,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自然地受到感染,体会文章的韵味。 3.引导学生体味本文描写景物的特点,从中领悟寄寓的思想感情。
4.通感的修辞方法学生很少接触,可以结合练习题讲一点知识,必要时可扩展一些练习。
教学内容与步骤 ] 一、分析高考
现代文阅读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并且占的比例非常重,我们全国卷这几年都是占22分,散文阅读是最受欢迎的,散文有写人的如《背影》《谁是最可爱的人》,写事的《一件小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景的《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状物的《白杨礼赞》,说理的《漫话清高》。特别是写景抒情散文受欢迎,如07年《总想为你唱支歌》08《阳关古道苍凉美》09《彩色的荒漠》。散文有写人的如《背影》《谁是最可爱的人》,写事的《一件小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景的《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状物的《白杨礼赞》,说理的《漫话清高》。高考散文阅读设置题目类型:修辞手法类,表现手法类,行文段落类,形象物象分析类,人称表达类,理解句子词语类。
王国维先生说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抒情,客观事物往往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 今天我们就让我们再次跟随朱自清先生的脚步,去看一看他给我们留下的这一篇优美的散文《荷塘月色》,看一看他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月色下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二、解题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我们来看一下“荷塘月色”这个标题,本文属于写景散文,即“荷塘”和“月色”,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 提问:如果把题目改为“荷塘的月色”和“月色的荷塘”,好不好?
明确:不好,因为“荷塘的月色”突出的是月色,而“月色的荷塘”突出的是荷塘,然而此文突出的是二者。拓展:如“航天英雄”“英雄的航天员”的区别,“北京的秋天”与“秋天的北京”的区别。
三、学习赏析写景散文的艺术手法,品味精美语言。
1、从课题知道,本文属于写景抒情散文,重点写“荷塘”和“月色”之景,课文主要是哪些段落描写这两种景物的?
明确: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是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 2、这几段描绘了哪几幅图景?
明确:月色下的荷塘 荷塘上的月色 塘边杨柳月影 3、讲读第4段:
⑴请同学朗读第4段
⑵讨论:写景的手法,这是高考常考查的内容。写景的手法主要有: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由上到下、又下到上(空间),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视听嗅触多种
1
感官结合。
提问方式:这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怎样描写? 解题思路:①明确写法②具体分析写法③意境或情感
⑶[提问]:作者写月色下的荷塘依次写了哪些景物?怎么写?请具体分析写法及其效果。(让学生分析)
明确:先总写荷塘,再写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定点观察,远→近,上→下,静→动。写荷叶、荷花是远写,荷波和流水是近写。写荷叶、荷花是写上,写荷波和流水是下,写荷叶、荷花是静写,写荷香、荷波是动写。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 ⑷[提问]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提问方式:①这段话(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②请分析这段话(这句话)? 解题思路:第一步,明确修辞手法;第二步,指出修辞手法的作用;第三步,揭示修辞对句子表意的作用。
①先是写了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比喻)亭亭的舞女的裙有一种尽力舒展的动态美,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动人的姿态,洋溢着情趣。②接着写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色,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和比喻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出荷花含苞待放状。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荷花生命力和情感。这是拟人手法。又把盛开的和含苞欲放的白花分别比喻成“明珠”“星星”,从色彩和光华上写荷花晶莹剔透之美。“刚出浴的美人”既写出了纤尘不染,使人想到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又使人想到水中月雾中花,灯下看美人那种朦胧美的意境。③其次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像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似有似无,时断时续,轻淡飘渺。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荷香本是嗅觉形象,作者却把它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形象,这种把一种感觉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感觉的形象的写法,在修辞学上称为“通感”或“联觉”。 通感,就是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运用这种修辞方法,可以启发读者更加广阔深远的想像和联想,让读者从各自的生活经历和文化素养出发,去领会作品内容。④“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本是人的神情,用来写水,把水人格化了。⑤本段还用了叠词:“曲曲折折”“田田”“亭亭”等叠字的运用,有一种能增加作品音乐美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清脆悦耳的效果,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音节和谐。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音韵美。 ⑸[提问]:通感这种修辞手法以前的课也出现过,试举些例子。
明确:①“……他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绿》)视-触
②“……绿茸茸的草板,象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长江三峡》)视-听 ③红杏枝头春意闹。将视觉中的“红杏”与听觉和视觉中的蜂蝶在花丛中起舞,嗡嗡嘤嘤的声音沟通了,因此,用“闹”将春天的景物写活了。这里将视觉与听觉沟通的情景。 ④甜甜的笑容、嗓音很甜(听—味)
⑤风来花底鸟生香(听—嗅)、抛软语丸丸落(听—视)
(由近及远,由上而下,动静结合,塑造清幽恬静,幽雅淡远的意境)
2
叶 亭亭(美)
[板书]: 田田(多) 静态美 荷 花 如明珠、如星星(光洁、明净) 袅娜、羞涩(态)
塘 香:缕缕—仿佛渺茫的歌声(若有若无) 动态美 像闪电(快) 荷波 凝碧(色)
清幽恬静,幽雅淡远 流水:脉脉(态) 静态美
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小结:在这一段里,作者没有提及月光,但不管是静止画面还是动态景象,处处都存在着淡淡的月光,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过观察之后的具体描写之中。那叶子、花朵的情态,以及为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轻淡月色映射下形成的。这正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高妙写法。
(常见修辞有: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夸张、反复、对偶等)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拟人作用是:化物为人,亲切自然,富有情趣,新颖别致,生动形象。它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具体感。 通感作用:有绘声绘色、情状逼肖,如临其境、沉浸其中的独特效果。
4、讲解第五段
⑴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五段,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如何写荷塘的月色?
明确:正侧结合、虚实结合、静态动写(以动写静)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侧面进行衬托,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在这里作者还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衬托、以动写静)
⑵[提问]: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 明确:泻、浮、洗、笼、画。
⑶[提问]: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试分析这几个动词的妙处。
明确:①“泻”字,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
②“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③“洗”写出“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乳白色而又鲜艳如滴的状态,从侧面反映月光的柔和与洁净。
④“笼”字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的轻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纱”。“画”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
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⑷[提问]:“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的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句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通感,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月的光华和阴影,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优美,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