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下载本文

第21章 生命的发生和发育

第一节 生命的起源

一、 讨论地球上的生命是怎样发生的

1、神创论:生命是由神或上帝创造的。如女娲造人和上帝造人

2、自然发生论: 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随时自发地发生的.(腐草化萤、腐肉生蛆) 3、生生论:

(1) 雷迪实验:

(2) 巴斯德实验:A实验过程、B结论: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 4、化学进化论:认为生命是在漫长的宇宙进化中发生的,是宇宙进化到某一阶段的产物。 紫外线 CH4 X—射线 可见光 NH3 H2O H2 原 始 海 洋 原始地球模式图 化学进化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非生命物质通过化学途径演变为原始生命的过程。 (1)原始地球: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火山喷发,熔岩横流。

(2)原始大气: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没有氧气。

现在大气:水蒸气、氮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氧气。 (3)米勒实验

米勒和他的实验装置 电极(提供能量) 模拟原始大气(没有氧气) 米勒的实验证明: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可以形成有机小分子。 冷凝装置 冷却水 模拟原始海洋 沸水 (模拟降雨) 含有有机小分 子的溶液 (4)推测原始生命出现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已得到证实)

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 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 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即

宇宙射线、紫外线

随水流入

原始大气 有机小分子 热能、 闪电

原始海洋

有机高分子 多分子体系 原始生命

原始海洋—生命诞生的摇篮

生命发生的开端―――有机小分子的形成 5、宇宙生命论: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或构成生命的有机物,来自其他宇宙星球或星际尘埃. 6、其他学说

热泉生态系统学说:热泉喷口附近的环境要以为生命的出现以及其后的生命延续提供所需的能量和物 质.关于生命的起源与进化问题一般认为经历了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阶段和生命发展的生物进化阶段。

第二节 生物的进化

一、生物进化的化石记录

1.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最有力的证据) 2.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

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而低等; 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而高等。

3.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4. 在地层中还发现了一些中间过渡类型的化石,揭示了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如始祖鸟和古鸟化石证实,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动物。 5. 生物进化的历程:

植物:原始生命体→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动物:原始生命体→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软体、节肢动物

鸟类

→棘皮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哺乳类

生物进化是指生物与生存环境的相互作用,一代又一代发生改变的过程。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有共同祖先,有着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

二、地球上的生命史: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① 前寒武纪时期:开始出现了细菌、蓝藻等原核生物。蓝藻的出现改变了地球大气的成分(氧气产生),此时

期,出现了原核生物,并发生了从异养到自养,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由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的进化过程。即原核生物 单细胞真核生物 多细胞真核生物。

② 古生代:早期出现三叶虫(三叶虫时代)等无脊椎动物类群和高等藻类植物类群;中期出现了海洋鱼类和

陆生的裸蕨类植物;后期动物出现了两栖类和有翅昆虫,植物出现了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蕨类植物繁盛和两栖类动物的发展,表明生物完成了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阶段。

③ 中生代:出现裸子植物和恐龙等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和鸟类开始出现。

- 1 -

④ 新生代:被子植物开始出现;哺乳动物和鸟类繁盛,人类出现。

三、达尔文和他的“自然选择学说”

1、 达尔文的环球航行和考察 2、 大自然的选择

达尔文-----《物种起源》(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关系:过度繁殖提供了更多的变异和选择材料,加剧了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前提; 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过程,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和手段; 遗传和变异是基础(内因); 适者生存是结果.

①过度繁殖:既是生存斗争的前提,也使出现大量变异成为可能。由于生物的过度繁殖造成食物短缺,生活空间狭小,必然激发生存斗争;而生物大量繁殖后代,也会不断产生变异,其中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 ②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也是自然选择的途径。生存斗争包括同种生物之间的斗争,不同种生物之间的斗争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存斗争有胜有负,就会优胜劣汰,生存斗争推动着生物的进化。 ③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生物的变异有的是有利变异,有的是不利变异。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去,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被淘汰,这便是自然界的选择。所以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原始材料。有利变异通过遗传逐代得到积累和加强,最后形成新的物种。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④适者生存:是生存斗争的结果。自然选择通过生存斗争实现。

生物进化的原因:内因是生物能产生各种变异并能遗传,外因是生物生存的各种环境条件。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环境的定向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即内因:遗传和变异(基础),外因:环境变化】

3、自然选择: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应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叫做自然选择。生

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4、人工选择:根据人类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选择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叫做人工选择。

人 工 选 择 自 然 选 择 选择因素 选择结果 所需时间 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都是定向的。

人类 产生满足人类需求的新品种 较快 自然环境 产生适应环境的新物种 十分缓慢 第3节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一、 现代类人猿(长臂猿、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与人类有极为相似的特征

1、 外部形态:类人猿颜面扁平,两眼在一个平面,无尾,身体比猴大,外形与人接近。

2、 身体结构:骨骼与人相似;乳头一对,位于胸部,单子宫;大脑遮盖了小脑。与人相似。 3、 面部表情:大多有喜、怒、哀、乐等多样表情,和人的面部表情相似。 4、 行为表现:善于模仿;懂得交流;会使用枝条作工具等。 5、 其他:喜欢群居,有的有家庭生活;可勉强直立行走。

二、 猿向人的过渡

1. 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人类的进化过程:

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

并使用工具、最后进化成人类。

一部分生活在草地 进化 进化

地球环境发生变化 人类的最早祖先 现代人类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