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墙护坡施工方案 下载本文

一、工程概况

大塘镇位于佛山市三水区西北部,分别与广州市花都区、清远市和四会市接壤,北江流经境内,广四线、清龙线以及即将动工建设的珠外环高速公路惯境而过,全镇总面积98.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8万人,下辖7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居委会,自然村99条。

望岗涌是海仔口进水闸引水的另一支,由南蛇吐珠经望岗,最后在新涌闸出九曲河,全长约14.0km。望岗涌为排灌两用的涌道,一方面北接大塘涌引水,另一方面担负望岗涡、上村涡以及莘田涡等地14km2的排涝任务,涝水以新涌站排至九曲河。

本标段工程整治长度为3+357~13+400,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河道清淤、边坡修整、护岸、绿化种植。

工程整治项目具体为:

1)3+357~3+648段河涌地块根据城镇规划改造成市政公园,地块中布置景观湖与河涌上、下游连接;沿湖岸叠砌景观石或铺植物生长砖护坡到4.00m高程;沿湖景观岸边布置3m宽小径;景观湖在3+357及3+648处采用砼U型结构现有桥涵连接;景观湖与原有城区支涌之间建造砼涵洞连接。

2)3+648~13+400段河涌进行河涌清淤。

二、水文地质条件 2.1地表水

场地内地表水主要为农业灌溉用水,为场地内主要的地表水;场地中部及南部各有一条引水沟渠从场地内通过,水量较少。现已被填平。

2.2地下水

场地内地下水有上层孔隙水和岩溶裂隙水,前者赋存于区内近地表的红粘土裂隙内,水量小,季节性明显,无统一自由水位线,呈零星分布,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后者为场地内主要地下水,分布于基岩裂隙及溶蚀沟槽中,具承压性,水量小,无统一自由水位线,呈零星分布,补给来源主要为上游地下水及上层孔隙水,向下游低洼地带渗透排泄。

勘察期间正值枯水期,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未测得有地水。灰岩层的渗透系数主要受节理裂隙及溶蚀的控制,根据前期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场地内地下水的涌水量为1.09L/s.m。

根据室内渗透试验结果,红粘土渗透系数为3.06×10-6cm/s。

2.3场地稳定性评价

场地原有地形起伏较大,经过场平后,场地内地形平坦、开阔,场地内未见有断层通过,场地整体稳定性好。

三、毛石挡墙、护坡工程施工

1、浆砌石护面坡、浆砌石骨架人字网护坡

1.1 包括内容:浆砌片块石护坡、网格护坡及基础有关的施工作业。 1.2 砌筑用片(块)石强度为MU30以上,砂浆强度为M7.5。 1.3 所用砂石、水泥等材料质量必须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各种材料必须按规定取样试验合格方可使用,砂浆应严格按试验配合比,严格计量施工。

1.4 在施工区域内,应按图纸所示整修成坡度整齐的新鲜坡面,坡面不应有树桩、有机质或废物,坡面修整后应立即进行护坡底脚铺砌。

1.5 砌筑之前必须将基面或坡面夯实平整后,方可砌筑。 1.6 砌体外露面的坡顶,边口应选用较平整的石块并加以修整。 1.7护坡及锥坡坡脚应挖墙,使基础嵌入槽内,基础埋置深度应按图纸规定或监理工程师指示进行。

1.8各砌体护坡及片石网格骨架施工,应先清理施工场地,修整边坡,使砌筑地带的标高和边坡高度与图纸要求相一致。然后,按图纸所示的地点进行施工放样。

1.9检查砌筑地带的标高和边坡坡高度与图纸要求相一致,要求整齐、顺直、无凹凸不平现象。

1.10经必要的养生后,将砌筑材料的残留物清除干净,同时不得损坏已成的网格,如有松动或脱落之处必须及时修整。

1.11 浆砌片(块)石护面墙的修筑,砌筑前应测量放样,施工时应立杆挂线或样板控制,并要经常复核验证,以保持线形顺适,砌体严整。

1.12 护面墙砌体应自下而上逐层砌筑,直至墙顶。砌筑多级墙壁时,上墙边坡清刷完后,可先砌上墙,以利于施工安全和进度。

1.13 质量检查,见下A、B表

护坡、护面墙检查项目(表A)

项次 1 检查项目 砂浆强度(Mpa)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在合格标准内 ±50 30 不陡于图纸规定 不小于图纸规定 ±50 检查方法 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附录F检查 每50M用水平仪检查3点,不足50M时至少3点 用2M直尺检查,护坡每50M3处,每个锥坡3处 每50M用坡度尺抽量3处 每100M检查3处 每50M用水准仪检查3处 2 顶面高程(mm) 表面平整度(mm) 4 坡度 5 厚度(mm) 6 底面高程(mm) 3 浆砌片石骨架护坡检査目(表B)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 砂浆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JTJ071-98)附录E检查 用尺量每50M量3点,不足50M至2 网眼尺寸(mm) ±100` 少3点 3 坡度 不陡于图纸规定 每50M用坡度尺抽量3处 用网眼边长直尺检查,每50M抽量4 边棱直顺度(mm) ±50 3处 5 表面平整度(mm) ±30 用2M下尺检查,每50M量3处 6 嵌入度(mm) ±50 用尺量外露部分,每50M量3处 外观鉴定

表面平整,无垂直通缝; 勾缝平顺,无脱落现象; 泄水孔坡度向外,无堵塞现象; 沉降缝整齐垂直,上下贯通; 2、浆砌石挡土墙施工方法

熟悉图纸,根据工地特点、工期要求及施工条件,结合自己的设备能力,做出各种原材料的试验检验工作,根据实际原材料情况,做出可行的施工配合比,在开始砌筑前28天报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开始砌筑。

1.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片(块)石强度为C30以上,砂浆强度为M7.5。 2. 施工前,应做好测量定位,复测工作,确认该挡墙位置无误后,方可放线施工,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3.砌筑时,应对操作做好认真细致的交流工作。逐层收坡,内面线可大致适顺。在砌筑过程中应经常校正线杆,检查砌筑质量,确保砌体各部位尺寸和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图纸及质量规范要求。

4.挡墙基础直接置于天然地基上时,应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同意后,方可开始砌筑,当有渗透水时,应及时排出,以免基础在砂浆初凝前遭遇水浸害

5.挡墙基础为软弱土层,不能保证图纸要求的强度时,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采用加宽基础或其它措施,浸水的挡土墙基础的设置深度,应符合图纸规定,且不小于冲刷线以下0.5M 。

6.当挡土墙基础设置在岩石的横坡上时,应清除表面风化层,并做成台阶形,台阶的高宽比不得大于2:1,台阶宽度不应小于0.5M。 7.沿挡墙方向地面有纵坡时,应沿纵向按图纸要求做成台阶。 8.砌筑基础第一层时,如基底为基岩或砼基础,应先将其表面清洗、湿润、坐浆砌筑。砌筑间断后再进行砌筑时,应将砌层表面加以清扫和湿润。

9.砌筑体应分层坐浆砌筑,砌筑上层时,不应振动下层,不得在已砌好的砌体上抛掷、滚动、翻转和敲击石块。砌体砌筑完成后,应进行勾缝。 10.工作段的分段位置宜在伸缩缝和沉降缝之处,各段水平缝隙应一致。 11.墙基槽的开挖和回填应符合图纸和相关的规范要求。

12.挡墙每20米长为一个单元,两单元之间留3㎝宽变形缝,变形缝侧面必须垂直。

砌筑砂浆必须严格按配合比通知单要求拌制。

13.石砌体采用的石材应质地坚实,无风化剥落和裂纹。挡墙表面的石材,尚应色泽均匀。

14.毛石挡土墙,中间部分丁砌料石伸人毛石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200mm。

15.泄水孔应均匀设置,在每米高度上间隔3m左右设置一个泄水孔,泄水孔按品字形设置;

16. 泄水孔与土体间铺设长宽各为300mm、厚200mm的卵石或碎石作疏水层。

17.挡土墙内侧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填,分层松土厚度应为300mm。墙顶土面应有适当坡度使流水流向挡土墙外侧面。

18. 毛石挡墙的组砌方法为:内外搭砌,上下错缝,拉结石、丁砌石交错设置;毛石挡墙拉结石每 0.7m2墙面不应少于1块。

19.挡墙的面石长度不能小于25㎝,厚度不小于25㎝,上下层错缝不小于12㎝。

20.挡墙出土部份面石的加工高度为31㎝~32㎝,每层砌筑斜面高度34.3㎝,挡墙垂直高度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