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 复习题 下载本文

第一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一、选择题

1. 机会成本( )

A.由自己支付,而与他人无关

B.对劳务而言是零,因为劳务不会持续太久;对物品而言是正的,因为物品具有长久性 C.是为了进行某一选择而放弃的评价最高的选择 D.是为了进行某一选择放弃的所有选择 2·沿着外凸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向下移动时,随着一种物品产量的增加,生产该物品的机会成本将会( ) A.保持不变 B.增加 C.减少 D.无法确定 3.沿着外凸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向下移动,那么随着其中一种产品的产量增加,则另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将会( )

A.保持不变 B·增加 C.下降 D. 无法确定 4·在开放的条件下,贸易后一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和生产可能性边界( )。 A.相切 B.相交 C.不确定 D.不相切 二、辨析题

1.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决定了单个厂商的均衡。

2.贸易条件为进口价格与出口价格之比。

1(×)解:对单个生产者来说,其均衡状态即为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而这就是由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来决定的。

2(√)解:一国的贸易条件等于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比,即一定量的出口商品所能够换得的进口商品的数量。

三、简答题

1. 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贸易条件说明一国一定量的出口能够换回多少进口商品。贸易条件改善意味着一定量的出口商品能够换回更多的进口商品,所以出口国能够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而贸易条件恶化意味着一定量的出口商品只能够换回较少的进口商品,此时,进口国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

2.发生在大国和小国之间的国际贸易,贸易后的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答:按照经济学的规范,小国通常是价格的接受者而非价格的制定者,所以在与大国的贸易中,小国通常会接受大国国内的价格,所以,贸易后的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 3·两部门模型下,导致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凸的原因?

答∶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的是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按照规模收益不变的假设,由于边际成本递增规律的存在,在两部门模性型下,要素投入比例不同时,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凸。原因在于要素投入比例不同意味着一种产品产量持续增加使得另外一种产品度量的成本增加,即随着一种产品产量的增加,所以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上升,所以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凸。

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

二、辨析题

1、比较优势原理只能应用于两国模型,不能应用于多国模型。

2、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为曲线时,两国能够通过比较优势实现完全专业化。 3、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都是从劳动生产率差异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

(x)解:比较优势理论不仅可以解释两国间的国际贸易,也能扩展到多国模型。

(x)解:只有当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时,才有可能实现完全专业化,即每种产品都完全由在该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来生产。

(√)解: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认为价格差引起国际贸易,而价格差是由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引起的。

三、单项选择题

2.如果一个中国工人能够生产3 单位棉布或1 单位电视机,而一个韩国工人能够生产4 单位棉布或2 单位电视机,则( )

A.韩网在棉布和电视机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中国没有优势。 B.中国在棉布和电视机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韩国没有优势。

C.韩国在棉布和电视机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中国在电视机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D.韩国在棉布和电视机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中国在棉布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3、能够促进中国和韩国进行贸易并能够使双方都受后的国际交换价格是( )。 A.3单位棉布换1 单位电视机 B.4单传棉布换2 单位电视机 C.5单位棉布换2 单位电视机 D.3单位棉布换2 单位电视机

2答案:D 3 答案:C

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二、辨析题

1、H一0定理关于贸易基础的观点与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一致的。

2、从罗伯津斯基定理可以推测要素积累必定会引起本国贸易条件的恶化。 3、根据里昂惕夫悖论,工业化国家之间比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更加容易发生国际贸易。

(X)解:H一0定理与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都是从供给面来分析贸易基础的,但H一0定理强调要素禀赋差异带来的生产成本的差异,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强调劳动生产率差异带来的生产成本的差异。

(X)解:不一定,需要满足某些条件后,要素积累才会造成本国贸易条件的恶化。 (X)解:里昂惕夫悖论无法解释产业内贸易问题。

三、单项选择题

1、如果一个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国家与另一个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进行国际贸易,那么将出现()趋势。 A.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国家的工资水平相对上升 B.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国家的工资水平相对下降 C.两国的工资水平都会上升 D.两国的工资水平都会下降

2、用里昂惕夫悖论的经验研究结果是()。

A.美国虽然资本丰富,但美国出口产品比进口产品的劳动密集度更高 B.美国的长期出口增长速度远远低于GDP的增长速度 C.贸易减少了而不是增加了美国居民的福利

D.美国主要与其他工业化国家而非发展中国家进行国际贸易

1答案: A。因为国际贸易造成的产品的流动间接地反映了要素的流动,在劳动力相对充裕的国家,国际贸易会间接地造成劳动力的流出和资本的输入,因此,随着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供给量的变化。劳动力的相对价格自然会上升。 2 答案:A

第四章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二、辨析题

1、在微观经济学中,供给面的分析通常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种,主要以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作为划分标准。 2、如果某一商品的价格上升,将会导致该商品生产部门的劳动需求曲线向上移动。

3、短期内,如果劳动是可流动要素,那么某一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该部门的资本—劳动比上升。 4、短期内,如果劳动是非特定要素,那么某一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该部门的资本边际生产力下降。 5、短期内,国际贸易会导致贸易国国民收入在部门间的重新分配。 6、短期内,国际贸易一定会造成劳动力实际报酬的上升。

1、√。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是微观经济学中对长短期的划分标准。

2、√。因为劳动需求曲线的位置则取决于商品价格,商品价格上升就会带来劳动力价格的上升,从而劳动需求曲线向上移动。

3、 x。某一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劳动力流入该部门,而资本的数量不变,所以会导致该部门的资本—劳动比下降。

4、 x。某一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劳动力流入该部门,而资本的数量不变,所以会导致该部门的资本的边际生产力上升。

5、√。这就是短期内国际贸易带来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6、x。 不一定,要根据劳动力的消费偏好,如果偏好出口商品,则实际收入会下降,如果偏好进口商品,则实际收入会上升。

1 .在特定要素模型中,一国经济在贸易后达到新的均衡时应该满足()。

YMPLY A.wX?PXMPLX且wY?P B .r X ? P X MP KX且rY?PYMPKY

C.w?PXMPLX?PYMPLY D . r ? P X MP KX ? P Y MP KY 2·如果X、Y 两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同样的幅度,则名义工资和劳动力在两部门之间的分配情况应当是()。 A.名义工资上升,劳动力从x 流向Y。 B.名义工资上升,劳动力从Y 流向x。 C.名义工资上升,劳动力的分配不变。 D.名义工资下降,劳动力的分配不变。 3·下述哪个因素会导致两部门的产出水平同时提高()。 A.某部门特定要素量增加 B.某部门特定要素量减少 C .某部门产品价格上升 D.劳动供给量增加

4.如果一国进口和出口部门各有一种特定要素,而劳动力是可流动要素,那么进口关税一定会提高以下哪个利益集团的实际收入()。 A.进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 B.出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 C.进口部门劳动力

D.出口部门劳动力 5·如果一国资本相对充裕,短期内进口部门和出口部门分别是用资本作为特定要素,则贸易开始后在短期实际收入低而长期实际收入逐渐提高的群体是()。 A.出口部门特定资本所有者 B.进口部门特定资本所有者 C.出口部门特定资本所:

D.进口部门劳动力

1 答案:C 2 答案:C 3答案:D 4 答案:A 5 答案:B

四、简答题

1.试述短期和长期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及原因。

答:在短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按部门划分的,而长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按要素所有者区分的。在长期情况下,国际贸易通过商品价格的变化,将促使两个部门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朝着相同的方向变化,即对于资本丰富的国家来说,国际贸易会同时降低出口部门、与进口相竞争部门的资本—劳动比。于是两个部门的相同要素的实际报酬也会按相同方向变化。在短期情况下,由于资本是特定要素,两个部门的资本使用量都无法调整,所以国际贸易将导致两个部门的资本—劳动比例朝相反方向变化,于是两个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的变化也是相反的。 五、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