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六版. 下载本文

教学授课计划 序号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授课题目 绪论 目的要求 重点难点 组织教学 总结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 )分钟 提问:1、

2、 3、 4、

教学方式、手段、媒介

1

授课计划( 75 分钟) 一、人类认识和使用材料的各个阶段 1.石器时代 距今6000至4000年左右,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人类只会采用敲打而成的石头作为简单的工具;新石器时代,人类已学会通过磨制的方法将石头制成工具,后期还学会用泥土来制作陶器 2.青铜器时代 青铜时代约从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初年,希腊、埃及始于公元前3 000年以前,中国始于公元前1 800年。青铜器时代标志着人类开始学会冶炼和使用金属材料 铁器时代 世界上最早锻造出铁器的是赫梯王国(今土耳其境内),距今约3400年。由于铁器比青铜器的硬度高4倍,所以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钢铁时代 18世纪的工业革命使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产生了重大突破,人类掌握了炼钢的方法。钢铁时代的到来和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的生产力有了空前的发展,人们不再简单的使用工具,而开始使用真正意义的机器,这标志着工业时代的来临 4.人工合成材料时代 20世纪初酚醛树脂的合成标志着人类进入到了人工合成材料时代。目前,传统合成材料已有几十万种,而新材料的数量正在以每年约5%的速度增长;世界上现有800多万种人工合成的化合物,而且还以每年25万种的速度增长,其中相当一部分将成为工业化生产的新材料,为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服务 5.金属——由单一元素构成的具有特殊的光泽、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的物质,如金、银、铜、铁、锰、锌、铝等。 合金——由一种金属元素与其他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通过熔炼或其他方法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 金属材料——金属及其合金的总称,即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并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金属材料——金属及其合金的总称,即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并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二.课程主要内容: 1.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主要介绍金属的晶体结构及变形的相关知识 2.金属的性能主要介绍金属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3.金属学基础知识主要介绍铁碳合金的组织及铁碳合金相图 。 4.金属材料及其应用 主要介绍碳素钢、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及硬质合金等金属材料的常用牌号、成分、组织、性能及用途,并介绍了国外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和新型工程材料的相关知识。 5.热处理的基本知识 主要介绍热处理的原理(钢在加热、保温、冷却时的组织转变)、热处理的工艺(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表面热处理等)及常用材料的典型热处理工艺。 备注 总结巩固新课 ( 5 )分钟

2

布置作业 ( 5 )分钟 参考资料

教学后记

编写日期 年 月 日 教师 签字

教学授课计划 序号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授课题目 第一章 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1-1 金属的晶体结构 目的要求 重点难点 组织教学 总结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 )分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