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学(蒋展鹏第三版)期末试题整理题库大全 - 图文 下载本文

第四章 (1-3) 水处理工程系统与废水最终处置

1、排水工程系统:将污水、废水和城市降水系统有组织地排除与处理的一整套工程设施为排水系统。通常由管道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组成。

排水系统的体制:1)合流制: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套沟道内排除的系统,分为:直排式和截留式;2)分流制:将污水和雨水分别在两套或两套以上各自独立的沟道内排除的系统。分为:完全分流制(有污水排水系统,又有雨水排水系统)、不完全分流制(只有污水排水系统,没有完整的雨水系统)、半分流制(既有污水排水系统,又有雨水排水系统。在雨水干沟上设雨水跳越井可截流初期雨水和街道冲洗废水入污水沟道)。

第五章 大气质量与大气污染 1、大气结构:由下至上依次为

对流层:大气最接近地面的一层,平均厚度12km。大气总质量90%集中在这一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空气对流;温度、湿度等各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平流层:距地面高度为50-60km。总质量只占大气总质量的5%。35-45km处为同温层,35km以上气温随高度而上升。15-35km处集中了大部分的臭氧O3,可吸收太阳辐射。 中间层:距地面80-85km,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下降,几乎没有水蒸气和尘埃,大气透明度好。 暖层:中间层顶到800km的高度,气体密度低,呈电离状,对无线电通讯极为重要。 散逸层:位于800km以上,气体粒子以高速运动逸向星际空间。

2、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到大气中,呈现出足够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群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污染物种类:颗粒污染物 、气态污染物、一次大气污染物、光化学烟雾、细微颗粒物污染、酸沉降、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及浓度限值,采样与分析方法及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适用于全国范围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 4、废气排放控制系统

1)污染物的捕集:对工艺过程中散发的含污染物的气流进行收集。采用集气罩,按污染物位置、围挡情况及气流方向可分为密闭集气罩、半密闭集气罩、外部集气罩及吹吸式集气罩。 2)颗粒污染物的控制:机械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及湿式除尘器

3)气态污染物的控制:种类繁多,其控制方法和设备可分为两大类:分离法和转化法。

4)污染物的稀释法控制:采用烟囱排放污染物,通过大气的输送和扩散作用降低其“着地浓度”,使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到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

第六章 颗粒物污染控制技术 1、文丘里洗涤器:

除尘器系统的构成:文丘里洗涤器、除雾器、沉淀池、加压循环水泵

除尘过程 :含尘气体由进气管进入收缩管后,流速逐渐增大,气流的压力能逐渐转变为动能;在喉管入口处,气速达到最大,为50~180m/s;洗涤液 (一般为水)通过沿喉管周边均匀分布的喷嘴进入,液滴被高速气流雾化和加速;充分的雾化是实现高效除尘的基本条件。

第七章 气态污染物控制 1、燃烧转化类型及特点

直接燃烧:浓度高于爆炸下限的废气可在炉、窑中直接燃烧,并可回收热能。在石油工业和化工中,主要以“火炬”燃烧。将废气连续通入烟囱,在末端进行燃烧。安全、简单、成本低,但不能回收热能。 热力燃烧:分为三步:a.燃烧辅助燃料,供预热能量;b.高温燃气与废气混合达到反应温度;c.废气在反应温度下充分燃烧。据废气与火焰接触状态不同,分配焰燃烧和离焰燃烧两种。 催化燃烧:催化剂存在使燃烧反应温度较低。优点:温度低、燃料耗量小,减少回火和火灾危险。缺点:催化剂贵,需再生,投资大。预处理要求严格,不能用于使催化剂中毒的气体。

第九章 固体废弃物管理系统

1、固体废弃物:人类一切活动(包括生产与生活)过程产生的、对原过程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通称为固体废物。

2、危险废弃物,凡能引起或导致人类与动物死亡或严重疾病的废物称为危险废物(或有毒有害废物),具有易燃性、腐蚀性、化学反应性、浸出毒性、放射性与其它毒性 鉴别与标准: 1996年,我国开始实施《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 5085.1~5085.3)

3、减少固体废物产量的途径:

(1) 减少原料,延长产品寿命:产品设计改革与技术改进,不影响产品性能,适当降低单位产品材料用量,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如汽车寿命由10年↑12年,美国可节约钢材540万t/a (2) 废物回收:回收垃圾中可利用的成分,如废纸类、金属类与玻璃等。 (3) 提高产品用次:主要体现在城市居民生活中商品包装物的重复使用。如商品包装袋(盒)

第十章 城市垃圾处理技术

1、压实,是为了减小固体废弃物表观体积、提高运输与管理效率的一种操作技术。 压实机械分为:水平压实器、三向垂直压实器、回转式压实器。

2、破碎,是减小垃圾的粒度,使之质地均匀,从而降低孔隙率、增大密度的过程。意义:破碎可使垃圾密度增加25%~60%,且易于压实,还可减少臭味,防止鼠类繁殖,破坏蚊、蝇滋生条件。对于大规模运输,物料回收、最终处置及提高城市垃圾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分选技术的分类

第十一章 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与最终处置

1、堆肥化处理是指生活垃圾中有机废物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有控制地降解作用而转化为腐殖质的生物化学处理技术。堆肥化制得的产品叫堆肥。 原理:在一定的人工控制条件下,通过生物化学作用,使垃圾中的有机成分分解转化为比较稳定的腐殖肥料的过程,其实质是一种发酵过程。

分类:1)好氧(气)堆肥:在有氧条件下,通过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使垃圾中有机物发生一系列热分解反应,最终转化为简单而稳定的腐化质的过程。2)厌氧(气)堆肥:在与空气隔绝条件下,进行堆积发酵。分为酸性发酵与碱性发酵两个阶段。

优点:城市垃圾堆肥化处理,既对垃圾实施了稳定化与无害化处理,又实现了资源化,既经济,又简单,通常称为“天然处理过程”。

意义:堆肥法是一种充分利用有机物资源的好办法,依靠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作用,使可生化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物质,这种处理实现了生活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支援了农业,促进自然界物质的良性循环,是一种较好生活垃圾处理方法。

2、焚烧技术:焚烧是一种对城市垃圾进行高温热化学处理技术。将垃圾作为固体燃料送入炉膛内燃烧,在800-1000℃的高温条件下,垃圾中的可燃组分与空气中的氧进行剧烈的化学反应,释放出热量并转化为高温的燃烧气和少量性质稳定的固体残渣。焚烧技术是固体废物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有效手段。

主要优点:减容效果好:可使垃圾体积减少80%-90%;彻底消毒:彻底消灭细菌和病毒,分解恶臭气体;有利于垃圾资源化:垃圾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被废热锅炉吸收,可由于供热或发电;处理效率高:焚烧场占地面积小,可以靠近市区建厂,节约用地又可缩短运输距离。 主要问题:焚烧设备一次性投资大,占用资金周期长;焚烧尾气的处理需花费较大的代价,即使如此仍不能解决其对大气的污染,尤其是二恶英问题。二恶英是剧毒致癌物,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据估计,在英国30-50%的二恶英是由固体废物焚烧炉排出;焚烧后的残渣占原始量的10-20%,仍需填埋处置。

发展:早期垃圾焚烧主要采取露天方式;19世纪末,英、美首先开展了垃圾集中焚烧处理;20世纪初,欧美建立现代化垃圾焚烧炉系统;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适合于国情的城市垃圾焚烧技术,现已用于中小规模垃圾焚烧系统,对某些特殊垃圾已有较多应用。 3、卫生填埋:作为城市垃圾的最终处置手段,卫生填埋法是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处置技术,20世纪30年代起源于英国,被称为控制堆放法。卫生填埋由最初的简易填埋逐步发展起来,满足环境卫生工程要求,具有防渗漏系统、集排水系统、导气系统和覆盖系统。 优点:处理能力大,初期投资较低,运行费用也能够承受。 干燥地区填埋场操作方法:1)地面堆埋法 :此法适于地形、地质条件不宜开挖的平原地区。起始端先建土坝为外屏障,于坝内沿坝长方向堆卸垃圾,形成堆埋单元,覆土邻近采集。 2)开槽填埋法:此法适用于地面有足够浓度的可采土壤且地下水位较深的地区。典型沟槽开挖长度在30~120m,深1~2m,宽4.5~7.5m。

3)谷地(沟壑)填埋法:此法适于有天然或人为谷地与沟壑地区。若谷地较平,第一层填埋可采用开槽式操作,上面各层则用地面堆埋法操作。填埋完成时,封场高度应稍高于谷口上沿,以免积水。

潮湿地区填埋场操作方法:沼泽、潮汐洼地、水塘、采土与采石场都可作为湿地卫生填埋场。设计时需特别注意地下水污染与结构稳定性。需设地下水抽提、排泄系统与气体收集系统。 卫生填埋的发展趋势:从发展方向上看,填埋法有下降成为辅助手段的趋势,成为一切不能再利用的物质的最终消纳场。原因有:1)垃圾中可燃成分的增加给焚烧奠定了物质基础,在能源不足的情况下,填埋大量可燃物显然是一种浪费。2)占地面积大,选择合适的场地困难。城市附近的填埋场趋于饱和,远距离的填埋势必增加运输费用。3)填埋场要求防渗、防漏、导气管,技术要求较高,稍不注意,就造成污染。随着环保标准的提高,其初期投资和填埋运行费用越来越高。

《环境工程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COD;

2. 厌氧生物处理法; 3. 泥龄; 4. 好氧硝化; 5. A/A/O法; 6. 反电晕; 7. 二次扬尘; 8. 电场荷电; 9. F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