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共读体验式“和大人一起渎”的区域实证研究-精品 下载本文

共读体验式“和大人一起渎”的区域实

证研究

《和大人一起读》是部编义务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部编教科书”)中体现课外阅读的新编栏目,是本次教科书改革的一大亮点,因而备受教学工作者的关注。将“课外阅读纳入课程”,以“教读”“自读”“课外阅读”重新构建三位一体的语文阅读体系,这无异于明确地指出了“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的分内事,不是选做题而是必做题。不过,相应的教学疑问也随之而来。将“课外阅读”纳入课程,课程实施的主体是谁?学校和教师在这部分课程中承担什么任务?《和大人一起读》作为新编栏目,教师应如何设计具体教学方案等问题自然也成为了当前教学中的难点。

一.问题思考

从编写的角度来看,部编教科书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特别是吸收了新时期语文课程改革的经验,大胆创新,并能对教学弊病起到纠偏作用。因此,只有把部编教科书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人教版教科书”)进行比较和分析,思考教科书中变与不变背后的大智慧,才能准确把握部编教科书中的教学理念,守正创新。

(一)从目标到结果倒追责任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求学生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1]人教版教科书和部编教科书都是以此为依据编写的。不同的是前者没有体现课外阅读,似乎课外阅读理所当然是课外的事。因此导致了各种课外阅读研究大兴,然而大多都兴而不盛,效果远够不着标准。我们不得不承认,课外阅读从不缺少认同者,但缺少行动者和合作者。后者以新增《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强调课外阅读,这不仅能让教师明确课外阅读目标,也能让家长和学生关注课外阅读目标。这一栏目的增设让所有

人明确了,课外阅读并非课外的事,而是语文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分内事;课外阅读不等同校外阅读,应在课堂上有所作为,课堂可以是课外阅读的始发站,那么,教师和家长就是课外阅读岗位上的第一责任人。

(二)从调研数据分析过程策略

从家长和教师访谈中笔者了解到,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没有时间或不知道怎样给予孩子扶持,他们往往只是给孩子买书,或督促、命令孩子自己读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提不起阅读兴趣,读不下去。据调查数据显示,在学生“只是偶尔课外阅读”和“没有课外阅读”的原因中,“识字不多,阅读困难”的占55%,“没有游戏有趣”的占

26%。阅读困难、阅读无趣是一年级学生读不进去、读不下去的重要原因。学生的识字情况、阅读经历、阅读情绪都各有不同,他们迫切需要在课外阅读中获得具有个性化的关注和扶助。可见,学生的课外阅读不仅需要陪读,更需要共读。因此,共读策略的研究是有效实施《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的关键。

一、实证研究

我们首先邀请了广州市越秀区部分语文教师,以访谈形式了解学生和家长的家庭阅读现状,并简单了解我区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由此得知,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存在“五缺”:缺能力(识字),缺氛围,缺读伴,缺兴趣,缺时间。本学期我区尝试以课程形式整体规划、系列设计“和大人一起读”的,力求以“共读体验式”的阅读手段影响学生、家长和教师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兴趣、习惯,并以过程调研和阶段问卷调查的形式反馈课外阅读落地情况。

(一)明确课程目标:培养兴趣,量化提升

《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是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这既是课内阅读目标,同时也是课外阅读目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则从阅读量上提出了明确要求。在部编教科书的“教师教学用书”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因此,《和大人一起读》这一栏目的课程目标可以从两方面人手。一是培养课外阅读兴趣,初步形成课外阅读习惯的雏形;二是人人课外阅读,以教科书中八篇课外阅读为保底基本目标,上不封顶,量化提升。 温儒敏教授强调,课外阅读要提倡“无压力阅读”,一年级阅读习惯的养成要关注起点和基础性。我们认为有坚持的课外阅读行为(包括

和大人一起读或自己阅读等各种形式的课外阅读)就是课外阅读习惯的雏形,在周期内重复频率越密,习惯越明显。其他阅读技能习惯可暂不做要求。关注起点和基础性的目标定位有利于保持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定位课程形式:立体规划,整体设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说明了规划的重要意义。系列规划是指具有整体性的时间比较长的一种计划,是在现状与目标之间架起的一座桥。《和大人一起读》作为新的课程栏目,代表了大方向和目标,而具体规划实施的各种策略和途径,就是落实课外阅读的桥梁。因此,我区对一年级上册八次“和大人一起读”活动进行了包括学校、家长、学生在内的三维立体规划和共读整体设计,既指导学生又指导家长,从亲历、感受,到分享、总结,最终走向运用实践、形成习惯。

(三)丰富阅读体验:体验共读,个性伴读

阅读首先是一种感受活动,然后发展成为更复杂的思维活动,如联想、评价、想象等。那么,“体验式”的共读也应该成为“和大人一起读”的重要策略,让学生、家长、教师都亲历阅读、感受阅读,在分享阅读过程中总结阅读经验并运用阅读经验再阅读,从而在阅读中体会阅读乐趣,在阅读中培养阅读习惯,在阅读中达成海量阅读。

在一年级的“和大人一起读”活动中,我们以家庭作为亲子阅读主阵地,以课堂共读体验为指导,以求上好“体验阅读三堂课”。

1.师生共读体验课

师生共同亲历共读。学生感受共读的快乐,学习共读的方法;教师了解学生在阅读中的各种困难和情绪变化,学习在阅读中陪伴和扶持学生的具体方法。

2016年9月由东山培正小学古凤岚老师设计和执教的儿歌《小兔子乖乖》课外阅读课在全区展示。针对体验目标,为保证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个性化阅读关注,也使教师能更加全面地深入总结陪伴和扶持的具体方法,该课大胆创新课堂模式——“一班多师进课堂”。东山培正小学一年级组语文教师(七人)合作组成教师伴读小组,一人组织,六人分到六个小组为学生伴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