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求索真理的历程(含答案) 下载本文

1.真理的特点

特点 内涵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由于人客观性 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方法论 真理是客观的,我们要坚持真理,真理是具体的、相对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的,我们要随着历具体性 条件性

2.追求真理的过程(认识发展的过程)

认识过程 认识的 反复性 认识的 无限性 认识的 上升性

考向1 真理及其特点

典例1 (判断)(2017·杭州市学军中学模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真理不是唯一的。( ) 答案 F。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体现认识的主体差异性,认识不同于真理,故题中观点错误。 考向2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典例2 (判断)(2017·建人高复月考)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 答案 T。

内涵 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方法论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史条件的变化,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

1.(判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真理不具有客观性。( )

答案 F。“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2.随着对抗战历史研究的深入,人们在不断纠正、改变历史的看法,努力做到趋向真实的历史。由此可见( )

①任何真理都具有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 ②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③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认识具有反复性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翻已有认识的过程 A.①③ C.①④ 答案 A

解析 ②④表述错误。

3.由于采集指纹对于警方破案十分重要,人类一直没有间断过对指纹采集技术的研究。近日,日本早稻田大学发现人类的指纹上的油脂和氨基酸的成分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它们对光的反应也会随之变化,因此他们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发明了一个指纹鉴别装置,不仅能识别重叠的指纹,而且还能了解指纹留存的时间。该装置预计于2017年运用,为警方破案带来便利。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相关知识,说明指纹采集技术不断进步的原因。 (2)人类指纹采集技术的发展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哪些特点?

答案 (1)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在不断进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对指纹采集技术的真理性认识不断地超越自身。(学生从认识上升性角度回答,也可)

(2)①由于指纹采集技术对于警方破案十分重要,人类一直在这方面不断研究,这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②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了指纹的成分对光的反应,在揭示本质的基础上发明装置,这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B.②③ D.②④

课时训练

一、判断题

1.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 答案 F。前半句表述正确,但是后半句表述错误。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实践是个人获得认识的途径。( ) 答案 F。获得认识的途径包括直接经验(实践)和间接经验,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3.科学家发现从“神十一”带回的蒙牛菌种发生重大变化,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答案 T。

4.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一种观点,因为真理性的认识中往往包含谬误的成分。( ) 答案 F。真理与谬误有着严格的界限,所以后半句表述错误。

5.长征五号遥二火箭飞行出现异常,发射任务失利,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 答案 T。 二、选择题

6.“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当雾霾污染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不能承受之痛,我们更深刻体会到发展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的道理。这说明了实践具有( ) A.能动性 B.社会历史性 C.客观物质性 D.主观性 答案 C

解析 当前我国出现的雾霾天气是因为没有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导致的,这体现了人的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故C入选。

7.我国在贵州巨型天坑中建造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的投入使用能帮助科学家搜寻到更多的奇异天体,提供更好的观测统计样本,更可靠地检验现代物理学理论。这表明( )

①实践活动是有目的能动性的活动 ②认识发展取决于认识工具的进步 ③改造世界是为了进一步认识世界 ④实践会影响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A.①② C.③④ 答案 D

解析 ②夸大其词;③颠倒了二者的关系。

8.当地时间2017年5月23日15时59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的首次下潜(总第143潜次)。本次下潜为工程下潜,调查区域为世界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北侧,最大下潜深度4 811米。这表明( )

B.②③ D.①④

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特点 ②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 ③思维都能正确认识存在,二者有同一性 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A.②③ C.①③ 答案 D

解析 材料表明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特点,①当选;②不选,实践才是认识的目的;③不选,思维不一定都能正确认识存在;④当选,材料说明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故选D。

9.有人说,社会进步是由懒人推进的。懒得爬楼,于是他们发明了电梯;懒得走路,于是他们制造出汽车、火车和飞机。这里蕴含的哲理是( )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C.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D.实践为人们提供了认识工具 答案 C

解析 材料体现出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故C项表述正确入选;A、D两项强调的是实践,与题意不符;B项在题目中体现不出来。

10.下面漫画《耍几下给我看看》体现的哲理是( )

B.②④ D.①④

A.实践是主观对客观的能动反映 B.实践锻炼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答案 D

11.德国思想家、文学家莱辛曾说,人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是否掌握真理,或者自认为真理在握,决定人的价值的是追求真理的孜孜不倦的精神。下列对真理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③真理是

永恒不变的 ④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③错误,真理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①②④正确。 12.从1980年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到1984年提出在农村适当放宽生育两孩的条件,然后是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的通过,再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全面放开二孩的决定,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一直处于动态调整的“进行时”。这说明( ) A.认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历史 B.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依赖客观 答案 B

解析 历史是客观的,认识要不断超越自身,但不能超越历史,A错误;C不符合题意;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D错误。故选B。

13.课本里的知识告诉我们,平面光波的振动方向一直是横向的。但奥地利科学家们在原子物理实验中发现,在瓶子那样的微共振腔内的光拥有一种独特属性,其振动方向是纵向的。这一发现说明( )

①真理突破历史条件而发展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真理和谬误可以无条件转化 ④追求真理是无止境的 A.①② C.②④ 答案 C

解析 真理是有条件的,也是具体的,①错误;真理与谬误有着严格的界限,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才可以相互转化,离开一定条件,真理与谬误难以转化,③错误。

14.“是否自主招生”一直是我国教育界争论的焦点,专家、教师、家长等各持己见,莫衷一是。从认识论角度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

①不同认识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②真理总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A.①② C.②④ 答案 D

B.②③ D.③④ B.③④ D.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