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该化合物的类型是(A)。
A.酮类; B. α,β-不饱和酮 C.酯类; D.α,β-不饱和酯
29. 某化合物在220-400nm范围内没有紫外吸收,该化合物可能属于以下化合物中的(D)累。 A.芳香族化合物; B. 含共轭双键化合物; C.醛类; D.醇类 30. 表示红外分光光度法通常用(C)。
A.HPLC; B. GC; C.IR; D.TLC 31. 红外光谱是(A)。
A.吸收光谱; B. 发射光谱; C.电子光谱; D.线光谱 32. 红外光可引起物质的能级跃迁是(C)。
A.分子的电子能级的跃迁,振动能级的跃迁,转动能级的跃迁。 B. 分子内层电子能级的跃迁。 C.分子振动能级及转动能级的跃迁。 D.分子转动能级的跃迁。
33. 红外光谱给出分子结构的信息为(C)。
A.相对分子量; B. 骨架结构; C.官能团; D.连接方式 34. 应用红外光谱法进行定量分析优于紫外光谱法的一点的是(B)。 A.灵敏度高; B. 可测定的物质范围广; C.可以测定低含量组分; D.测定误差小 35. 红外光谱解析分子结构的主要参数是(B)。
A.质荷比; B. 波数; C.耦合常数; D.保留值 36. 下列化学键的伸缩振动所产生的吸收峰波数最大的是(D) A.C=O B. C-H; C.C=C; D.O-H 37. CO2分子的平动、转动、振动自由度为(A)。
A.3,2,4; B. 2,3,4; C.3,4,2; D.4,2,3 38. H2O在红外光谱中出现的吸收峰数目为(A)。 A.3; B. 4; C.5; D.2
39. 在下列分子中,不能产生红外吸收的是(D). A.CO; B. H2O; C.SO2; D.H2
40. 在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分析中,出现在4000~1350cm频率范围的吸收峰可用于鉴定官能团,
这一段频率范围称为(C)。
A.指纹区, B.基团频率区, C.基频区, D.合频区。
41. 在红外光谱中, 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出现的波数(cm)范围是(A)。
-1
C=O -1-1
-1
A.1900~1650; B. 2400~2100 C.1600~1500; D.1000~650 42. 确定烯烃类型的两个谱带是(B)。
A.1680~1630 cm和1300~1000 cm B.1680~1630 cm和1000~700 cm
C.2300~2100 cm和1000~700 cm D.3000~2700 cm和1680~1630 cm 43. 确定苯环取代类型的两个谱带是(C)。
A.2000~1667 cm和1600~1500 cm B.3100~3000 cm和1600~1500 cm
C.2000~1667 cm和900~650 cm D.3100~3000 cm和1300~1000 cm 44. 酯类化合物的两个特征谱带是(A)。
-1
-1
-1
-1
-1
-1
-1
-1
-1
-1
-1-1-1
-1
A.1760~1700 cm和1300~1000 cm B.1760~1700 cm和900~650 cm
C.3300~2500 cm和1760~1700 cm D.3000~2700 cm和1760~1700 cm
45. 某化合物在紫外光区270nm处有一弱吸收。在红外光谱中有如下吸收峰:2700~2900 cm,1725 cm,
则该化合物可能是(A)。
A.醛; B. 酮; C.羧酸; D.酯
46. 某化合物在紫外光区204nm处有一弱吸收。在红外光谱中有如下吸收峰:3300~2500 cm,1710 cm,
则该化合物可能是(C)。
A.醛; B. 酮; C.羧酸; D.酯
47. 某化合物在近紫外光区未见吸收,在红外光谱上3400~3200 cm有强烈吸收,该化合物可能是(C)。 A.羧酸; B. 酚; C.醇; D.醚
48. 某化合物,其红外光谱上3000~2800 cm,1450 cm,1375 cm,720 cm等处有主要吸收带,该化
合物可能是(A)。
A.烷烃; B. 烯烃; C.炔烃; D.芳烃
49. 某一化合物在紫外光区未见吸收带,在红外光谱的官能团区有如下吸收峰:3000 cm,1650 cm。该
化合物可能是(B)。
A.芳香族化合物; B. 烯烃; C.醇; D.酮
5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下列数据中,(D)能包括CH3CH2COH的吸收带。
-1-1-1-1
-1-1-1-1
-1-1
A.3000~2700 cm,1675~1500 cm,1475~1300 cm B.3300~3010 cm,1675~1500 cm,1475~1300 cm C.3300~3010 cm,1900~1650 cm,1000~650 cm D.3000~2700 cm,1900~1650 cm,1475~1300 cm 51. 某化合物在1500~2800 cm无吸收,该化合物可能是(A)。 A.烷烃; B. 烯烃; C.芳烃; D.炔烃
52. 羰基化合物(1)RCOR、(2)RCOCl、(3)RCOH、(4)RCOF中,C=O伸缩振动频率最高的是(D)。 A.(1); B. (2); C.(3); D.(4)
53. 芳香酮类化合物C=O伸缩振动频率向低波数位移的原因为(A)。 A.共轭效应; B. 氢键效应; C.诱导效应; D.空间效应
54. 在醇类化合物中,O-H伸缩振动频率随溶液浓度增加而向低波数移动,原因是(B)。 A.溶液极性变大; B. 分子间氢键增强;C.诱导效应变大;D.易产生振动耦合
55. 酰胺类化合物C=O伸缩振动频率多出现在1680~1650 cm范围内,比醛酮C=O伸缩振动频率低的原
因是(B)。
A.诱导效应和形成分子间氢键; B. 共轭介效应和形成分子间氢键; C.诱导效应和形成分子内氢键;; D.共轭效应和形成分子内氢键; 56. 一种能作为色散红外光谱仪的色散元件材料为(D)。 A.玻璃; B. 石英; C.红宝石; D.卤化银晶体 57. 在透射法红外光谱中,固定样品一般采用的制样方法是(B)。 A. 直接研磨压片测定 B. 与KBr混合研磨压片测定 C. 配成有机溶液测定 D. 配成水溶液测定 58. 下面分析方法不属于分子发射光谱法的是(A)。 A.UV-Vis; B. 荧光分析法; C.磷光分析法; D.化学发光分析法 59. 关于荧光效率,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D)。
-1
-1
-1-1
A.具有π→π*跃迁的物质具有较大的荧光效率; B. 分子的刚性和共平面性越大,其荧光效率越小; C.具有苯环的分子比没有苯环的分子效率高; D.芳香环上的取代基位置不同,对荧光效率的影响也不同。 60. 芳香族荧光物质中,稠环数目最多的化合物的荧光(B)。 A.最弱; B. 最强; C.中等; D.无法判断 61. 某大环共轭化合物是具有刚性结构的分子,则(B)。 A.不发生荧光; B. 易发生荧光; C.无法确定; D.刚性结构消失时有荧光
62. 2, 2’-二羟基偶氮苯的结构式如右图所示,它的两个羟基可以和Al离子配位结合形成稳定的1:1
配合物,与原化合物相比,其荧光强度将(C)。 A.减少; B. 不变; C.增强; D.无法判断
63. 8-羟基喹啉-5-磺酸是一种常见的荧光试剂,其结构如右图所示,它的羟基氧和环上的氮可以和二价
镁离子发生配合。与原化合物相比,其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将(C)。 A.减少; B. 不变; C.增强; D.无法预测 64. 苯环上的吸电子基,如-Cl,使荧光(A)。
A.减弱; B. 增强; C.无法判断; D.不变 65. 苯环上的给电子基,如-NH3,使荧光(D)。
A.减弱; B. 不变; C.无法判断; D.增强 66. 通常情况下,增大溶剂极性,共轭芳香族荧光物质光谱(C)。 A.向短波方向移动; B. 不变; C.向长波方向移动; D.无法判断
67. 荧光物质2-苯胺基-6-萘磺酸的水溶液和乙腈溶液相比,其荧光光谱将(A)。 A.蓝移; B. 红移; C.无法预测; D.不变 68. 荧光物质,随溶液的温度降低,其荧光量子产率将(C)。 A.减少; B. 不变; C.增强; D.无法判断 69. 下列各化合物中,荧光效率最低的是(D)。 A.苯; B. 氯苯; C.溴苯; D.碘苯 70. 下列关于荧光发射光谱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发射光谱的形状与激发波长无关;
B. 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任何情况下都呈对称镜像关系; C.发射光谱位于激发光谱的左侧; D.发射光谱是分子的吸收光谱 71. 荧光分光光度计常用的光源是(B)。
A.空心阴极灯; B.氙灯; C.氘灯; D.硅碳棒 72. 一般要在于入射光垂直的方向上观测荧光强度,这是由于(B)。 A.只有在与入射光垂直的方向上才有荧光;
B. 荧光是向各个方向发射的,在垂直方向上可减小透射光的影响; C.荧光强度比透射光强度大; D.荧光发射波长比透射光波长长。
73. 荧光分析法是通过测定(C)而达到对物质的定性或定量分析。 A.激发光; B.磷光; C.发射光; D.散射光
3+
74. 激发态分子经过振动驰豫和内转化回到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后,经体系间窜越转移至激发
三重态,再经振动驰豫降至最低振动能级。然后发出光辐射跃迁至基态的各个振动能级,这种光辐射称为( B )。
A.分子荧光; B. 分子磷光; C.瑞利散射光; D.拉曼散射光
75. 几种常用光源中,产生自吸现象最小的是 ( (2) ) (1) 交流电弧 (2) 等离子体光源 (3) 直流电弧 (4) 火花光源
76. 用发射光谱进行定量分析时,乳剂特性曲线的斜率较大,说明 ( (3) ) (1) 惰延量大 (2) 展度大 (3) 反衬度大 (4) 反衬度小
77. 原子发射光谱是由下列哪种跃迁产生的? ((4) ) (1)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激发 (2) 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激发 (3) 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激发 (4) 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激发
78. 当不考虑光源的影响时,下列元素中发射光谱谱线最为复杂的是 ((4) ) (1) K (2) Ca (3) Zn (4) Fe
(1) 光栅色散率变大,分辨率增高 (2) 光栅色散率变大,分辨率降低 (3) 光栅色散率变小,分辨率降低 (4) 光栅色散率变小,分辨率增高
80. 发射光谱定量分析选用的“分析线对”应是这样的一对线 ((3) ) (1) 波长不一定接近,但激发电位要相近 (2) 波长要接近,激发电位可以不接近 (3) 波长和激发电位都应接近 (4) 波长和激发电位都不一定接近
81. 用发射光谱进行定性分析时,作为谱线波长的比较标尺的元素是 ( (3) ) (1)钠 (2)碳 (3)铁 (4)硅
82. 测量光谱线的黑度可以用 ( (3) ) (1)比色计 (2)比长计 (3)测微光度计 (4)摄谱仪
83. 原子发射光谱与原子吸收光谱产生的共同点在于 ( (3) ) (1)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产生跃迁 (2)基态原子对共振线的吸收 (3)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跃迁 (4)激发态原子产生的辐射
84. 发射光谱分析中, 具有低干扰、高精度、高灵敏度和宽线性范围的激发光源是 ((4) ) (1) 直流电弧 (2) 低压交流电弧 (3) 电火花 (4) 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85. 电子能级差愈小, 跃迁时发射光子的 ( (2) ) (1) 能量越大 (2) 波长越长 (3) 波数越大 (4) 频率越高
86. 原子发射光谱仪中光源的作用是 ((1) ) (1) 提供足够能量使试样蒸发、原子化/离子化、激发 (2) 提供足够能量使试样灰化 (3) 将试样中的杂质除去,消除干扰 (4) 得到特定波长和强度的锐线光谱 87. 下列哪种仪器可用于合金的定性、 半定量全分析测定 ( (3) ) (1)极谱仪 (2)折光仪 (3)原子发射光谱仪 (4)红外光谱仪
88. 低压交流电弧光源适用发射光谱定量分析的主要原因是 ( (3) ) (1) 激发温度高 (2) 蒸发温度高 (3) 稳定性好 (4) 激发的原子线多
89. 下面哪种光源, 不但能激发产生原子光谱和离子光谱, 而且许多元素的离子线强度大于原子线强
度? ((3) ) (1)直流电弧 (2)交流电弧 (3)电火花 (4)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90. 下面几种常用激发光源中, 分析灵敏度最高的是 ( (4) ) (1)直流电弧 (2)交流电弧 (3)电火花 (4)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91. 下面几种常用的激发光源中, 最稳定的是 ((4) ) (1)直流电弧 (2)交流电弧 (3)电火花 (4)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79. 以光栅作单色器的色散元件,光栅上单位距离的刻痕线数越多,则: ( (1) )
92. 下面几种常用的激发光源中, 背景最小的是 ((4) ) (1)直流电弧 (2)交流电弧 (3)电火花 (4)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93. 下面几种常用的激发光源中, 激发温度最高的是 ( (3) ) (1)直流电弧 (2)交流电弧 (3)电火花 (4)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94. 在原子发射光谱摄谱法定性分析时采用哈特曼光阑是为了 ( (1) ) (1) 控制谱带高度 (2) 同时摄下三条铁光谱作波长参比 (3) 防止板移时谱线产生位移 (4) 控制谱线宽度
9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光源辐射的特征谱线通过样品蒸汽时,被蒸汽中待测元素的( D )吸收。 A 离子 B 激发态原子 C 分子 D 基态原子
96. 关于多普勒变宽的影响因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 随发光原子的摩尔质量增大而增大 D 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97. 在导出吸光度与待测元素浓度呈线性关系时,曾作过一些假设,下列错误的是 ( D ) A 吸收线的宽度主要取决于多普勒变宽 B 基态原子数近似等于总原子数
C 通过吸收层的辐射强度在整个吸收光程内是恒定的 D 在任何吸光度范围内都合适
98. 空心阴极灯的主要操作参数是 (A )
A 灯电流 B 灯电压 C 阴极温度 D 内充气体的压力 99. 空心阴极灯中对发射线半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D ) A 阴极材料 B 阳极材料 C 内充气体 D 灯电流 100.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于氧化物熔点较高的元素,可选用 (D ) A化学计量火焰 B 贫燃火焰 C 电火花 D富燃火焰
101.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于碱金属元素,可选用 (B ) A化学计量火焰 B 贫燃火焰 C 电火花 D富燃火
102. 为了提高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灵敏度,在测量吸收信号时,气体的流速应( C ) A 增大 B 减小 C 为零 D 不变 103.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单色器( B )
A 位于原子化装置前,并能将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与邻近谱线分开 B 位于原子化装置后,并能将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与邻近线分开 C 位于原子化装置前,并能将连续光谱分成单色光 D 位于原子化装置后,并能将连续光谱分成单色光
104. 已知原子吸收光谱计狭缝宽度为 0.5mm 时,狭缝的光谱通带为 1.3nm,所以该仪器的单色器的倒线
色散率为:(A )
A 每毫米 2.6 nm B 每毫米 0.26 nm C 每毫米 26 nm D 每毫米 3.8 nm
10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检测器是 (C ) A 光电池 B 光电管 C 光电倍增管 D 感光板
106. 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与单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相比,其突出优点是(D ) A 允许使用较小的光谱通带 B 可以采用快速响应的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