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分,共 2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6岁心里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纵向研究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即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 。
3、实证研究法研究者必须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应变化,从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来。
4、横向研究 在同一时间对某个人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加以观察 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 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代表的值加以比较。
二、填空题(每小题2 分,共44 分)
1、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 开放的 、 不断积累的 过程。
2、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的研究者称为 主试 , 把被研究者称为 被试 .
3、母亲年龄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 年龄偏大 与 年龄偏小 。
4、遗传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 自然前提 。
5、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 社会条件 。
6、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
学习水平 更为妥当。
7、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 特定的发展阶段 组成的。
8、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 观察法 、 调查法 、 实验法 三种方法。
9、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
发展的普遍性 。
10、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 发展速率特色 、 发展速率风格 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11、调查法包括 谈话法 、 问卷法 、 测验法 和 产品分析法 四种。
12、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实证研究法 和 理论研究法 两大类。
三、简答题(每小题18 分,共36 分)
1、应当如何理解“关键期”的概念?
答:关键期概念的由来; 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学习水平更为妥当。
2、试述横向和纵向研究的优缺点。
答:横向法的焦点在同一时刻的大规模样组的行为上,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同一年龄或几个年龄组被试的大量数据,比较节省时间和精力。大规模样组的数据比较有代表性和稳定性。但这种方法由于时间较短,难以寻找发展的连续性和转折点,也难以分析出儿童早期经验对当前反映的影响,如果研究者在组织样组时控制不当容易形成抽样误差,造成虚假结果 纵向研究倾向于对一个人或一个组人的发展作连续的观察和说明。它的优点在于可以使研究者随着时间的进程,直接测出个体变化的速率,取得发展的第一手资料。纵向研究对于探索某种心理现象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和发展快慢是必不可少的,但这类研究耗时费力,对象有时缺乏典型性,且难以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二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 分)
1、直觉行动思维是儿童在动作中进行思维。这种思维的进行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
2、具体形象思维 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
3、记忆策略 是指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自身记忆活动的友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
4、自传体记忆 是指婴儿对发生在自已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
5、记忆恢复指学习某种材料相隔一段时间后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之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
二、填空题(每小题1 分,共39 分)
1、具体形象思维的特征是 具体性和形象性 、 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 。
2、复发性中耳炎是导致儿童 听力 的普遍原因。
3、对于婴儿来说 身体 和 心理 的分离是引起痛苦的重要原因。
4、视敏度就是视觉辨别的精细程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视力 。
5、美国心理学家范茨专门用 视觉偏爱 的方法研究了婴儿对形状的辨别和偏好。
6、婴儿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叫 自传体记忆 。
7、直觉行动思维一方面使儿童的动作 得以协调 ,一方面把客体从时间和空间上 组织起来 。
8、儿童情绪的调控能力和调控方式与 气质 有重要联系。
9、具体形象思维主要表现在 幼儿期 。
10、尽力减少环境中的 噪音 是保护儿童听力的重要保障。
11、由于整体心理水平的有意性较低,幼儿的记忆以 无意识记忆 为主。
12、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按 直觉行动思维 在先, 具体形象思维 随后,抽象逻辑思维 最后的顺序发展起来的。
13、多通道知觉主要指 听觉-视觉 、 触觉-视觉 、 动觉-视觉 之间的联合。
14、颜色视觉方面的一个重要缺陷是 色盲 。
15、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设计的视崖装置是 视觉研究 中的一个经典实验装置
16、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 先 上下 , 再 前后 , 然后是 左右 。
17、婴儿的情绪和情感表现为易 变换 、易 冲动 、易 感染 、易 暴露 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