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勇于作为担当 下载本文

《当干部就得在状态》系列学习材料之二

领导干部要勇于作为担当

一、学会不糊涂保持清醒

“难得糊涂”是清朝乾隆年间“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给别人书写横幅的一个题词。意为劝说人们不要在小是小非问题上过分认真,以免纠缠不清,惹是生非。

按说,“难得糊涂”这句话的本意是不错的。所谓“难得糊涂”其实是包含了这样三层意思:第一,该糊涂时糊涂,但是不该糊涂时绝对不能糊涂,正所谓“大事不糊涂”;第二,善意的糊涂并不是虚伪的表现,而是一种智慧的运用;第三,糊涂的最高真谛是不糊涂,糊涂的最高境界是大智慧。在工作中,糊涂和精明同样有它的作用,掌握糊涂的原则其实就体现了一种领导的艺术。

近些年来,有些领导干部特别喜欢将郑板桥的“难得糊涂”的匾额悬之壁上,有的将其置于案头,甚至经常挂在嘴上。可忧的是,一些为官者却不会“糊涂”,真的把“糊涂”哲学作为从政要诀、处世箴言,并落实在行动上,让人忧从中来。我们只要认真观察社会,就不难发现官僚主义与“糊涂”哲学有着“血缘”关系。在一些领导班子中,大家都装“糊涂”“井水不犯

1

河水”,只要不触犯个人利益,就听之任之,不去多管“闲事”;有的领导喜欢报喜不报忧,下属单位事故隐患早已暴露,他却“糊里糊涂”给他们挂上“文明”或者“安全”的牌匾,让“一俊遮百丑”;某些干部徇私舞弊,声名狼藉,他的顶头上司却佯装不知道,不但不处理,甚至让他平步青云,易地升迁。某地或某人出了问题,群众反映、举报了,可往往到领导那儿就没事了,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或石沉大海,了无音信。这种群众谓之官“了”主义的做法,是官僚主义在作怪,“糊涂”哲学在作祟。他们奉行“糊涂”哲学,确实“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得很好,而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却被他们“糊里糊涂”损害了。

做为一名领导干部一定要善于处理好情形与糊涂的关系。“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郑板桥说的“难得糊涂”,是清醒前提下的糊涂,是大智若愚,不是真糊涂,而是大聪明。领导干部要正确决策,宏观把握,搞好团结,有效推动工作,就要做到该清醒时清醒,该糊涂时糊涂。清醒首先是政治上的清醒,是对于大局的审视,对于历史现实未来发展趋势的感知和把握。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头脑清醒,特别是政治上的清醒,是一种必备的政治素质和政治品格。很显然,“难得糊涂”至多算是一种领导艺术,万万不可成为领导干部的座右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则是领导干部之本分,岗位之基本要求。而要

2

保持清醒头脑,不仅需要知识、理论和信息,需要正确的立场和判断是非能力,而且需要从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警戒个人欲望干扰判断的能力,影响头脑清醒。

要保持清醒,就要坚定目标和方向。大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小到一个单位、一个人,要发展,首先要有正确的目标和明确的方向,并且沿着这个目标和方向不断前进。否则,就是稀里糊涂、浑浑噩噩、随波逐流,哪里还能谈得上有什么进步。中国这艘大船之所以能乘风破浪地前行,就在于我们在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方向上始终保持了头脑清醒、保持了脚步坚定。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讲政治、懂政治,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必须具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必须模范地遵守党的政治纪律。

要保持清醒,要求用权行政须清明。党的各级领导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在行使人民赋予权利的时候,必须公平公正,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尽职尽责,来不得半点敷衍塞责和粗心大意。办事公道正派,既讲原则性,又注重工作方法,记得自己有几斤几两;带头遵纪守法,“讲大节”“拘小节”,不可忘乎所以。领导干部在用权或决策时,一定要“清醒”,不要“糊涂”,当然,对于无关宗旨的小事,则可以“难得糊涂”,做到“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有损于个人利益的事糊涂,有损于国家、人民利益的事不糊涂,这样才能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