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下载本文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2.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特点,并积累这样的成语。 3.能根据语意表达的需要,读出句子的重音。

4.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 5.朗读、背诵古诗《所见》。 重点

1.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特点,并积累这样的成语。 2.能根据语意表达的需要,读出句子的重音。 3.朗读并背诵古诗《所见》。 难点

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2.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 教学策略:

1.词句积累

“交流平台”积累具有新鲜感的语句,引导学生联系本单元的课文学习,在课内外阅读时,要关注有新鲜感的语句,注重积累,知道要抄写这样的语句。

“日积月累”中的古诗《所见》,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由清代诗人袁枚所作。教师帮助学生感受诗歌描写的情境和诗句大意,重在朗读、背诵。

2.语言运用

“词句段运用”包含3个方面的内容:发现成语特点、朗读句子、给兴趣小组取名字。 “发现成语特点”部分编排了两行具有新鲜感的形容人的并列式成语。

“朗读句子”部分列举了课文中的3个句子,通过朗读练习和交流,学会抓住关键词读好句子,学习运用恰当的语气朗读。

“给兴趣小组取名字”部分先出示了5个有创意的兴趣小组名字,再提示学生取名字的方法——既要体现出活动的特点,又要加入有个性的词语,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相吻合。

1

学前准备: 1.预习提纲

(1)借助资料对“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词语的意思进行了解。 (2)熟读诗歌《所见》,解决诗歌的读音问题。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2.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特点,并积累这样的成语。 3.能根据语意表达的需要,读出句子的重音。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课件出示“交流平台”中的句子,学生自读。

1.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2.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2.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这些句子有些什么特点?你喜欢这些语句吗? 3.学生交流汇报。

生1:我觉得这些句子非常新鲜,树枝、鸟儿、蝴蝶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把树枝、鸟儿、蝴蝶都当成了人来写。

生2:好奇特的人啊,居然想当一名更夫,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4.小结:我们平时在读书时读到一些有新鲜感的词句,应该摘抄在积累本上,并多读几遍。相信经过这样的练习,你们一定会积累很多好的词句。

设计意图:

2

借助课本中的句子,让学生围绕有新鲜感的词句展开交流、讨论,不仅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梳理,还能培养学生在课内外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的意识。

二、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成语:

摇头晃脑 披头散发 张牙舞爪 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 手忙脚乱 眼疾手快 口干舌燥 (1)指名读,齐读。

(2)说说自己对哪些成语不理解,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3)说说这些成语都有什么特点,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生1:这8个成语都和身体部位有关。

生2:都和人物有关:有的描写人物动作,如摇头晃脑、张牙舞爪、手忙脚乱、眼疾手快;有的描写人物外貌状态,如披头散发、面红耳赤、口干舌燥;有的描写人物心理,如提心吊胆。

生3:每一个成语的前两个字组成的词和后两个字组成的词结构是一样的,是并列的。

生4:第一行成语的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意思相近;第二行成语的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意思相近。 (4)学生再次齐读成语,想象成语所描写的人物情态。 (5)想一想自己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成语,教师补充,课件出示: 眉飞色舞、垂头丧气、手舞足蹈…… 2.练习句子的朗读。

①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②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③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1)平时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怎样读才能更好地表达出句子的意思呢?(边读边想象画面、把部分字词的读音加重。)

是啊,强调部分字词的朗读重音,无疑是突出句子意思的重要方式。

(2)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这三段话,想想怎样朗读才能准确表达出句子的意思。试着根据自己的理解练习朗读。

(3)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发现:第一段话中的“真的”“地下”、第二段话中的“一点儿”、第三句中的“不懂就要问”分别是朗读时要强调的重音。

3